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保养善心
最近,一段小猫救母的视频在网络热传:一只小猫在母亲死后仍不离不弃,还不时舔舐母亲冰冷的身体,希望能唤醒母亲。小猫只有晚上才会离开母亲的尸体,去喝马路上的积水,去垃圾桶找食。好容易找到一块肉,小猫毫不犹豫地把肉块叼回,放在母亲身边给母亲享用。后来,小猫得到了好心人士救助,经B超检查发现,其肚内有许多石子、树枝。原来,小猫多日来竟是以这些东西充饥!

  无独有偶,在网友发布的另一个视频中:6月8日,义乌气温高达41.9摄氏度。餐厅玻璃窗外,一只麻雀中暑跌翻在地,另一只麻雀飞来,一边扇着翅膀送风,一边对它不停地踩压、掐啄,终于成功救活了中暑的同伴。两只麻雀结伴飞走。

  小猫对妈妈的孝心与人类的孝子相比毫不逊色,小鸟之间也能做到不离不弃、互相救助,此类动物之间真情流露的事件不胜枚举。人类是一种富有灵性和情感的动物,但毋庸置疑的是,与人类一样,动物也具有灵性和感情,而且同人类并无高低之别。一只羊面对屠刀时的恐惧感,并不比处在同类情境下的人类少;丧偶或失子的鸟儿,其悲伤也不见得比人类轻。只是它们不能用人类听懂的方式表达或是人类有意无意地选择忽略它们的情感表达,对它们哀怨的眼神和恐惧的叫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人类之所以忽略,不光是因为自大和傲慢,也是因为处在食物链的顶端自视甚高。这是人类的冷漠和残酷之处。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今中外,眼光远大、对人类前途持担忧之心的智者贤者,一直在教导人类应具有慈悲和怜悯之心,善意地对待动物,将虐待和滥杀动物的行为视为可鄙可悲,进行谴责。因为他们深刻意识到,人类如何对待动物就会如何对待同类。“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就深刻而隐微地揭示出人类之间的征战杀戮与对待动物的行为和态度是有直接关联的。对此,人类应充分重视并自省。

  凭借智力和创造力的优势,人类取得了地球霸主的地位,这使得他们很容易居高临下地对待其他动物,生杀予夺,随心使性。纪晓岚所著的《阅微草堂笔记》载一故事:某乡屠者买牛,牛不肯前行。屠户用鞭子狂抽,牛力气耗尽只能被强行牵走。路过一钱肆,牛忽然屈起两前膝冲门口跪下,眼里泪水涔涔而下。钱肆主人怜悯之心顿起,问明屠户是花八千钱买了此牛,便求屠户以原价赎给自己,加些利息也行。没想到屠户恼恨此牛性子倔强,坚决不卖,并扬言:此牛可恶,必得拿刀子宰了它才甘心,哪怕是给钱万贯也不卖!此牛听得此言,便挣扎着爬起来,随屠户而去。屠户将牛牵回,晚上杀牛煮肉,待到五更时去开锅,却一去不回。妻子去看视,发现屠户上半身投在锅里,腰以下的躯体已与牛肉一起炖烂了。

  就此故事,纪氏感叹:动物和人一样畏惧死亡,但人却不因为它们的畏惧而生怜悯之心,反由此而生恚愤之心。被虐杀的动物陡生一股戾气,人的报应很快就会来临了。把纪老先生的话放大就是:人心若是如此冷酷,天地间就会戾气充塞,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为害,人类社会就不会有和平幸福和安宁。

  道教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儒家用“仁、和、善”来规范社会伦理和政治秩序,佛教用因果和轮回警示世人,三家的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万物关系的定位,其核心是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强调人要善待万物,要保有一颗怜悯、善良之心。

  复兴传统文化,不应该单纯指学习经典和恢复礼仪,而更应该把重点放在“养心”“养性”上,使人人保有一颗慈悲善良之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推荐 || 张献党:说 鼠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第六单元 动物世界
林希:泪的重量
朱林兴:“母亲林”公园的鹳影
动物的眼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