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哲学命题之本体论 | “形而上犹曰形以前,形而下犹曰形以后”
中国清代哲学家戴震提出的一种本体论命题。在宇宙观上,戴震继承了张载、王夫之等人的唯物主义的气化论思想,反对宋明理学家的“以理为本”的唯心论。在其重要著作《孟子字义疏证》卷中,戴震针对程朱学派的“理是形而上,气是形而下”的论点指出:“形而上犹曰形以前,形而下犹曰形以后。”在他看来,气在没有形成具体事物以前的状态即所谓的“形而上”,气形成为可见的具体事物以后的状态即所谓的“形而下”。因此,“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的区别,并不如理学家们所主张的那样是理与气、精神与物质之间的区别,它们只是同一物质性的气的不同的存在形态。这样,戴震同王夫之一样,对中国哲学传统的“形而上”和“形而下”两个范畴在气一元论的基础上做了唯物主义的解释,并成为他批判程朱学派唯心主义的“理气之辩”的重要论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语言文字的产生机制对人类认知的基础性支撑
“太极阴阳图”与本体论
【陈来】朱子《太极解义》的哲学建构|儒家网
道统论2:中国哲学主干是什么?
中国武术“道·术”关系的身体哲学考释
成长之路(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