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元璋曾给地主刘德放牛,当上皇帝衣锦还乡后,刘德是什么下场?

他出身贫寒,少年时吃尽苦头,为了活命曾给地主刘德放牛,即便如此,刘德对他依旧不留情面。然而,天道轮回,当上皇帝后,朱元璋衣锦还乡,此时刘德是什么下场呢?

生长在苦难里

对于儿时的朱元璋来说,降生在这个世上就是来吃苦的。

朱元璋生于元朝末年,当时的社会问题极大,蒙、汉贵族、官僚、地主以及寺院等权贵们大肆吞并土地,朝廷腐败,追加徭役赋税,使得当时的农民生不如死,民不聊生。朱元璋家就属于这样的贫农之家。

原本祖籍沛国相县的朱家祖先为了到金陵句容去淘金赚钱便迁移到了那里。然而,几年下来,朱家的淘金生意毫无收益,迫不得已,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和哥哥朱五一只好从顺着长江来到泗州北部当起了农民。

可是,又过了几年,朱五四家还是没有富起来,反倒是生活越来越艰难,朱家兄弟为了可以活着,开始了四处搬家。最后终于定居在今天的安徽省凤阳。

到达安徽后,朱五四开始给地主当佃户,为了补贴家用他还外出打工。

根据史料记载,朱五四已经育有三男一女,朱重四还娶了亲,加上夫妻俩,一共七口人要吃饭。

按照当时的社会情况,佃户种田要将一半多的粮食交给地主抵租,剩下的才是家里的口粮,仅够糊口。如果遇见灾年或者地主临时加租,佃户往往会入不敷出。

所以,当1328年10月21日,朱元璋呱呱坠地的时候,朱家没有为新成员高兴,反而换来了一片愁云。原本只有一间破草屋的家,在朱元璋十一岁那年遇到了地主无故夺佃,朱家不得不举家再次迁移。

为了有耕种土地的机会,朱五四带着一众儿女搬到了太平乡的孤庄村居住。就是在这里,少年朱元璋认识了地主刘德。

俗话说的好,“近搬穷三天,远搬穷三年”,更何况是朱元璋家这么折腾。再加上他二姐出嫁、大哥娶亲,一家的日子甚是艰难。

《明太祖实录》中就有记载,那时候,朱元璋家已经到了“取草之可茹者杂米以炊”的地步。

为了减少家里的人口,二哥、三哥相继去别人家里当了上门女婿,此时的朱元璋也开始给地主刘德家养牛放羊。

要说,眼看朱家日子比以前好了不少,偏偏恰逢淮河发生旱灾,朱元璋二哥的儿子病死,大姐一家七口全部死光。

在旱灾、蝗灾、瘟疫的三重夹击下,除了朱元璋和二哥外,朱家亲属全部病亡。别说坟地了,朱元璋手上连粒米都拿不出来。

因此,兄弟二人不得不到地主刘德家磕头哀求,希望他能可怜可怜他们,给块地让他们埋葬亲人。

虽然朱元璋家为刘德家种地多年,从未曾拖欠过租子,朱元璋也把他家的牛羊照顾得很好,但是视财如命的李德哪里有那般好心。他非但没有给朱元璋坟地,还因为他们来求自己大发雷霆,将他们臭骂一顿。

幸好,刘德的哥哥刘继祖比较有人情味,念及与朱家是邻居,朱五四生前跟他的关系较为亲密,遂让出一小块地给朱元璋,草草葬了父母。

出家为僧立志勤学

父母过世,人还是要活着。已经失去一切依靠的朱元璋不得已只好跑到附近的皇觉寺里给人当小行童。

所谓小行童,就是指在寺庙里帮忙打扫佛堂、上香添油、敲钟、做饭洗衣服干杂活的童工,对于穷苦人来说,这个工作比给人当长工都不如。

平时,朱元璋除了要干这些繁杂的工作,偶尔干不好,还要被长老骂。寺庙也从来不给钱,只能管个饭。

所以,出家的生活实属是不得已为之。可,即便是这样的日子,朱元璋也没能过得长久。

在寺院里待了不到两个月,皇觉寺的住持就以寺庙没有足够的吃食为由遣散了僧人。

朱元璋唯一的落脚地也没了,只好学着说些佛教用语云游四方,到处化缘。说的好听是化缘,难听点就是沿街乞讨。

当时,朱元璋听说南边和西面的灾情不大,生活要好些,便一路敲着木鱼,唱着佛号往那一带走。

幸运的时候他能讨要到点钱米,晚上就在农家或者破庙中居住。饿了就把要来的米弄熟充饥,实在是没有吃的东西,他就找些野果野菜果腹。

在化缘为生的三年里,朱元璋走遍了皖豫地区的县城,体会了人间冷暖,人世沧桑。

当然,流浪的过程中,也让他见识到了国家的山河大川,各地的风土人情,使得朱元璋的眼界大开,对世界也有了新的认识。

特别是当他在淮西一带遇见了白莲教,让他对黑暗的社会、百姓的疾苦有了深层次的认识,彻底树立了新的人生观。

与此同时,因为是社会底层,朱元璋结识了很多江湖朋友,身上也逐渐形成了江湖习气。

很多人认为,就是在这段艰苦的流浪生活,才培养了朱元璋的坚毅与勇敢,也养成了多疑好猜忌的性格。

朱元璋的命运转折在1348年,他重返皇觉寺。由于接连的灾害,社会经济还没有复苏,皇觉寺欲蹶不振,和尚少之又少。

由于朱五四生前将朱元璋送到过廉价的私塾上了几个月的学,因此朱元璋认识写字。

恰巧,寺院中有几个无家可归的老和尚闲来无事喜欢教朱元璋写佛经,所以一有时间,朱元璋就在老和尚的教导下认识了更多的字,知识水平也水涨船高。

《皇朝本纪》上说,这段时间对朱元璋后来夺取大位有着深远的影响,是他开始立志勤学的阶段。

至于后来的事情,就不用我们多说了,朱元璋凭借自身的能力,推翻了元朝,建立了大明王朝。而他功名成就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

那时,刘德已经年事已高,得知朱元璋回来,吓得不轻。哪曾想,朱元璋一回来就点名要刘德出来说话。刘德见他马上跪地求饶,希望朱元璋能留他一命。

可是出乎刘德意料的是,朱元璋不仅没有取他的性命,反而将他搀扶起来,对当年刘德可以将地租给自己家的事感谢了他一番。

同时,想到死去的父母,不忘询问了刘继祖的近况。可惜,那时,刘继祖早已过世,引得朱元璋唏嘘不已。

为了感谢刘继祖当年的帮助,朱元璋追封他为仪慧侯,子孙后代都享有公侯的待遇,而欺负过朱元璋兄弟的刘德也连同受封了30亩田地。

作为一国之君,朱元璋对于刘德的仁慈或许多半是因为他刚当上皇帝不久,国家不稳定,需要万民与群臣的拥护。可是,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朱元璋的成大事者,不纠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元璋曾给地主刘德放牛,朱元璋携妻儿回乡祭祖时,地主早已吓得魂飞魄散,瑟瑟发抖
儿时放牛长大称帝,朱元璋衣锦还乡后,如何对待欺负他的地主?
朱元璋曾给地主刘德放牛,他当皇帝后,刘德是什么下场?
朱元璋父母去世,向地主借地安葬双亲被拒,称帝后那地主结局如何
给地主刘德放牛的朱元璋,当上皇帝衣锦还乡后,如何对待刘德?
朱元璋成为皇帝后,他是怎么对待他以前给放牛的地主刘德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