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拍摄南征北战 陈毅不准片中出现他的名字 战犯李仙洲则被对号入了座
userphoto

2023.05.03 河北

关注

读小学和初中正赶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特殊岁月,对“老三战”电影每部都起码看过十遍以上,尤其对《南征北战》印象深刻。

十几岁时对征战打杀充满了好奇,我们十多个男同学甚至模仿影片情节自己排演,有自称张军长的,有自称李军长的,有演敌参谋长的。还有人学演解放军师长,找一个土堆当坦克,站在上面挥手讲四川味话:“同志们,我们又打了一个大胜仗!我们的兄弟部队在西北战场上、东北战场上、华北战场上,晋冀鲁豫的战场上,在全国各个战场上,都连续取得了很大的胜利····”

至于影片中张军长和李军长的经典台词,诸如“看在党国的面子上,伸出手来拉兄弟一把”;“我也遭到共军阻击”;“请你再坚持最后五分钟!”;“看看共军的两条腿能不能跑过我的汽车轮子”等等,更是记得滚瓜烂熟。

在“老三战”电影中,1952年上映的《南征北战》的剧情比《地道战》、《地雷战》场面更大、更具气魄。无疑在红色经典电影中是排在首位的。

小时候不了解历史,看这部影片主要是看热闹,只能简单区分片中谁是“好伙的”,谁是“坏伙的”。

成年后又曾几次在电视中和电脑里重温这部影片,真是觉得越看越有味道,堪称国内战争影片的历史教科书。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革命电影事业起步阶段,在设备简陋、表演经验不足的情况下,能够拍摄出这样的上乘作品,实属不易。

影片的剧情,以解放军部队从苏北到鲁南一路大踏步后退切入展开。

国民党军的指挥部判断解放军是在败退,于是准备搞一次南北夹击,一举将“共军”消灭。于是,张军长在南,李军长在北,各自拉开架势。

我华东野战军在南线也做出决战架势,某部一团一营在大沙河阻击了张军长部五天五夜。主力部队则悄悄运动到北线包围了李军长所部。随后,一营奉命急行军赶到摩天岭阻击张军长的增援部队,以保证大部队一举歼灭李军长所部。

李军长所部覆灭,一营转而开始追击逃跑的张军长,战士们用双腿,跑赢了敌人的汽车轮子。最后在将军庙车站将敌军堵住,大部队及时赶上,将敌人全部消灭···。

《南征北战》取材于解放战争中华东野战军进行的莱芜战役。是比较典型的“示形于南,决战于北”的运动战歼敌范例。

影片通过战略退却、阻击、围歼、民兵配合、群众支援等情景,集中表现了毛主席运动战思想,在大踏步前进、大踏步后退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南征北战》上映数十年来,许多人喜欢围绕影片历史和片中人物进行对号。

有人说,影片中的解放军师长,实际就是陈毅元帅的化身,而且他一口四川口音。也有人说,师长的形象里有粟裕大将的影子。

电影中,解放军的指挥员只是限定到师长和师政委一级,并且只有职务没有名字,以致男主角一团一营的高营长,也是只有职务没有名字。还有刘团长、张连长等。

敌方将领同样是有职务称谓,没有具体名字,主要是是张军长、李军长、军参谋长这样的称谓。

这部影片筹拍时,陈毅元帅特地对编导提出了要求,他说,“剧本中有些对话,请你们务必修改,就是不要提我陈毅的名字。也不要提陈司令、陈军长。统统改成部队通用的首长称呼,好不好?这件事,我拜托你们了!”

陈毅说:“仗不是我陈毅一个人打的,我陈毅一个人能消灭敌人60万吗?胜利归功于毛主席伟大的军事思想,归功于全体指战员。个人在革命中所起的作用总是有限的,我陈毅不能贪天功为己有!”

编导们严格遵守了陈老总的要求,在片中刻意淡化了我军高级指挥员的表现,把浓墨重彩都给了部队中下层指战员和老区人民群众。

许多观众还对片中国军的张军长、李军长原型到底是谁津津乐道。

仔细分析来看,张军长是几个国民党军将领的综合化身。他以国军悍将张灵甫为基本原型,同时又有杜聿明、黄维的影子。因为史实中被俘后用石块砸破自己头部的是国军徐州剿总副司令杜聿明的举动;在坦克车里被俘虏,则是国军十二兵团司令黄维的经历。

影片中国军的李军长,有说是国军整编八十三师中将师长李天霞;有说是国民党徐州绥靖公署济南第二绥靖区中将副司令李仙洲;还有说实际是国民党新编第六军少将军长李涛等等。可见,这个艺术形象实际也是综合了几个人的特征。

影片中的敌军军参谋长的原型,据说原型就是国民党整编74师参谋长魏振钺。

查阅解放战争历史资料可知:1947年1月,蒋介石指示制定了“鲁南会战”计划,集中23个整编师53个旅共31万人的兵力,采取以临沂为目标,南北对进的部署,妄图逼迫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与其决战,妄图通过南北夹击,将华东解放军一举吃掉。

南线国军以整编19军军长欧震指挥8个整编师21个旅为主要突击集团,北线以第二绥靖区副司令长官李仙洲率领的3个军为辅助突击力量,还有其他12个整编师参与警备和策应。

我华东野战军遵照毛主席的战略部署,在陈毅、粟裕指挥下,针对南线敌人突击集团密不可分、而北线集团力量较弱的实际情况,以两个纵队在南线摆出决战临沂的假象,4个纵队昼伏夜出秘密北移,其他两个纵队也迅速靠拢参战。最终在莱芜将李仙洲部包围,只用了63个小时,就一举歼敌5.6万人,俘虏李仙洲以下将官23人,取得了一场重大胜利。

电影《南征北战》中展示因张军长救援不利而导致李军长所部覆灭的实际例证,实际是指我军歼灭国民党军整编69师的“宿北战役”。

1946年12月,在陈毅、粟裕指挥下,刚刚合兵一处组建的华东野战军,集中24个主力团,在宿迁以北地区,顺利歼灭敌整编69师大部2.1万人,其中敌师长戴之奇自杀身亡,副师长饶少伟被俘。这是解放战争我军第一个歼敌人数最多的经典战例。

“华东野战军”的称号,也是从这一战役开始使用的。

发生在是山东战场最经典的战役,应数消灭国民党军王牌主力整编74师的孟良崮战役。

这一战役,开创了在我军敌重兵密集并进的态势下,从敌阵线中央割歼其进攻主力的范例,被陈毅元帅誉为“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

战后,陈老总难以抑制兴奋心情,挥毫写下两首战地诗篇:

(一) 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

刀丛扑去争山顶,血雨飘来湿战袍。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

(二) 我军个个是英豪,反动王牌哪得逃。暴戾蒋朝嗟命蹇,凄凉美帝怨心劳。

华东战局看神变,陕北军机运妙韬。更喜雨来催麦熟,成功日近乐陶陶。

孟良崮战役中,国军整编74师中将师长张灵甫被解放军击毙,其参谋长魏振钺被俘虏。

魏振钺之后的生活与电视剧《亮剑》中的常乃超差不多,受聘为我军军事学院的军事教员。当年率部冲上孟良崮击毙张灵甫的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六纵特务团副团长何凤山,也如同《亮剑》剧里的李云龙一样。成了当年手下败将的学员。

在影片《南征北战》中饰演敌军军参谋长的演员白穆,为了演好角色,不仅到战犯管理所寻访被俘的国民党将军,了解当年的真实场景,还专门去拜访了他要扮演的敌参谋长原型魏振钺。

影片中那场精彩紧张的摩天岭阻击战,实际取材于1947年5月的黄崖山阻击战。进攻的一方并非张灵甫整编74师,而是国民党军整编25师黄百韬部。他所要救援的则恰恰是被围困于孟良崮的张灵甫部。

黄崖山位于孟良崮以西8公里处,是黄百韬前去增援面临的最后一道天然屏障。

夺取黄崖山,就可居高临下,掩护部队沿公路直达孟良崮。

因此,黄百韬直接派出2个营兵力去抢占黄崖山,以便接应74师突围。

此时,负责在张灵甫、黄百韬两部之间穿插阻敌的,是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但一纵已经陷入三面受敌的险境,根本无暇分兵黄崖山阻敌。

原本负责切断张灵甫74师后路的华东野战军六纵司令王必成,主动承担这一艰巨任务。

他派出16师48团从垛庄出发抢占黄崖山,下令不惜一切代价,坚决顶住黄伯韬整编25师的进攻。

黄崖山阻击战,真真切切为孟良崮战役的胜利争取了宝贵时间。

5月15日,经过几十里山路急行军,六纵48团开始由黄崖山东坡向山顶逼近;敌整编25师的先头部队从另一个方向朝着山顶攀登。

最后,竟然是敌军一个排抢先一步占据了山顶制高点。危急时刻,我军随后赶到了一个连。战士们甩出一顿手榴弹,硬是将敌军炸了回去。

随后,黄百韬也毫不示弱,在多次冲锋被打退后,直接派两个团赶到黄崖山,组织督战队连续发起猛烈进攻,并用无线电叫来飞机助战。

六纵16师官兵顽强阻击,危急时刻团长黄祖煌亲率特务连跃出战壕,与敌人展开白刃战,最终将敌人杀退,保住了现有阵地。

就在黄百韬部在黄崖山遇阻的同时,华东野战军集中五个纵队对被围在孟良崮的国军整编74师发起总攻,到5月16日终于将其全部歼灭。

此时的黄伯韬,只有望山兴叹的份了。

影片《南征北战》,当年由华东军区文化部副部长吴强全权负责筹备和组织拍摄,沈西蒙、沈默君、顾宝璋三位部队著名作家担任编剧。解放军军事学院战役战术教授会教员组组长王晓担任军事顾问团团长,成荫和汤晓丹担任导演,陈戈、冯喆,刘沛、张瑞芳、项堃、白穆、阳华、穆宏等众多知名影星出演。

电影剧本初稿很长,囊括了华东战场三年来的全部重大战役,以及重庆谈判等重大历史事件,设置了主力部队、敌后武装、地下工作三条主线。

后来,剧组虚心听取了陈毅、粟裕、林彪等将帅的意见,经历多次认真修改,最终呈现给观众的是以“运动战”为主线的一段故事。

影片的顾问,无疑是陈毅元帅和粟裕大将。主创们为电影取了个磅礴大气的名字:《南征北战》,可以说至今仍无法超越。

粟裕将军不仅抽出时间给编导们讲解了当年相关战役的细节,还对剧本中要炸掉大沙河河大桥的剧情提出建议。

当时,剧组已经选择在山东老区临沂、青州等地拍摄。粟裕认为拍片炸掉一座大桥损失太大,不如改成炸开河上的大坝,这样既能保证质量又可减少投资。

剧组立即采取了粟裕将军的建议,对剧本进行修改。为节省开支,他们还把当时残破的山东青州火车站作为日夜都能拍摄的重点外景。为了拍摄战场全景,摄制组还土法上马,自己制作了一架左右能摇摆,上下能升降的木制升降机。

影片拍摄,得到了解放军部队和山东临沂和青州老区人民的大力配合,真是要人出人,要物出物,要枪出枪,在中国电影史留下了不少佳话。

片中虽然有一些时代的局限性,但丝毫不影响《南征北战》这部影片的优秀。1952年10月它完成拍摄,一经上映,场面火爆,好评如潮。

多次看过这部电影的人,也许不会知道,影片中双方使用的枪炮都是真枪实弹,炸药是TNT,雷管是铜的。导演成荫的腿上,就意外被弹出的雷管碎片崩伤过。

拍摄期间,剧组一辆大卡车在途中爆胎,车辆翻到沟里,几个年轻押运员受伤不轻,幸号没有造成人员罹难。电影里出现的坦克,也是华东军区调来的真货。

1952年《南征北战》首映不久,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也组织在押改造的国民党高级将领进行观看。

当影片演到李军长在山洞里举手投降时,旁边有人故意问在场的李仙洲:“老李,这个李军长是不是你啊?”

李仙洲听了尴尬地笑了笑,说:“的确是我,但是我当时没有电影中那么狼狈····”

看过这部电影后,李仙洲也明白了电影是艺术加工,没必要较真。况且那场胜负早已尘埃落定,何必要自寻烦恼。

作为对莱芜战役刻骨铭心的记忆,特赦后回了山东老家的李仙洲,每年都要在2月24日来莱芜张家洼一趟,因为他就是在那一天当的俘虏。

在他去世前的1988年2月,自知时日无多的李仙洲还把儿子孙子带上,流连绕行张家洼古战场大半天。

不过,在李仙洲重返故地寻踪的过程中,很难再寻找到当年那个困守他的破旧的莱芜城,刻在他心里的战地已经变得陌生了。

当时在战场旧址上,一大批冶金企业陆续崛起。一个已经脱胎换骨的新莱芜,正在泰山脚下茁壮成长。

1984年,是黄埔军校成立60周年的日子。健在的黄埔军校同学再次聚首北京,参加纪念活动,李仙洲以90岁高龄出席其中。

他精神矍铁,心情大好,热情与各届老同学打招呼,高兴地说:“真像过节一样啊!90岁的人了,真没想到还有这一天!”

李仙洲在新成立的“黄埔军校同学会”中当选为理事,后来又任南京黄埔军校同学会名誉会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军师长聂凤智俘获敌军长,要审问时陈毅指示:别说名字马上放人
6万部队被困,他却只带警卫排成功突围,老同僚26年没搞清楚!
开国上将陈士榘回忆:莱芜战役歼灭运动中的敌人
1947年国军中将战场消失,李仙洲兵团被全歼,28年后才知他是卧底
李仙洲被俘12年后,主动交代一大“罪行”,周总理为何一直夸他?
粟裕的一支“隐形部队”,大破蒋军45万,毛主席:我都没想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