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莫言走进复旦!他与复旦师生谈了什么?
2023-05-19 19:31·上观新闻

近日,复旦大学相辉堂北堂座无虚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来到复旦,与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安忆,当代著名文学批评家、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陈思和,共谈文学与舞台。

从小说家到剧作家

2019年,莫言曾和作家余华、苏童一起参观莎士比亚旧居。莫言立下誓言:“我用我的后半生,要完成一个从小说家到剧作家的转变”。

莫言整个创作生涯的起点,是一部未发表的六幕话剧《离婚》,写于上世纪70年代末。二十年后,莫言延续对话剧的热情,创作了《霸王别姬》和《我们的荆轲》两部历史题材的话剧剧本。

近年,他创作了戏曲文学剧本《锦衣》《高粱酒》等,而他融入茂腔等戏曲元素的小说《檀香刑》也被改编为歌剧。

莫言将于5月底或6月初出版的新书《鳄鱼》是一部话剧剧本。14年前他就开始构思,“我自己比较满意的是,它看起来是一个反腐败题材的戏剧,但是我想它的根本还在于写人。我塑造的是一个复杂的、典型的人物形象。”莫言介绍,这部话剧打破了现实主义话剧的传统,将梦幻的乃至魔幻的一些因素融合进去,具有现代意识。

莫言的话剧正走向世界舞台。“戏剧,尤其是话剧,我认为是我们中国作家的一个必修课,我也认为,我们中国作家要改行写话剧,实际上是'当行本色’。因为我们中国的传统小说里面,看家本领是白描,用对话把人物性格写得活灵活现,这是值得发扬的传统。

最终是写人性

话剧跟写小说不一样,写小说可以藏着掖着,让读者有趣回味。我们这个戏台上的东西,要立刻让观众有反应,不要怕夸张。”王安忆说。

看了莫言的最新剧本《鳄鱼》,王安忆产生好奇:“莫言,你怎样处理舞台上有'鳄鱼’这样的动物?”莫言回答说,一种是用假的鳄鱼,“电子鳄鱼”,另一种则是演员扮演鳄鱼。王安忆赞成由演员扮演,就像英国话剧《战马》,“这就是艺术的感染力,由一种材质换成另一种材质。”

“建议最后一场由人扮,因为鳄鱼说话了。”陈思和笑着说。

莫言、王安忆与陈思和,两位当代文学举足轻重的作家与一位文学评论家,是多年的好友。陈思和认为,莫言和王安忆两人创作的不同之处在于莫言以前的作品多写乡村,这次写了城市生活环境中的作品;王安忆成长于城市,主要的作品场景在上海、在城市,写到乡村就格外出色。

写城市也好,农村也好,最终是落实到写人性。如果你对人性不了解,写什么都写不好。”莫言坦言,“只有了解了某一个群体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心理状态,才可以写得深入透彻。其实现在,乡土文学与城市文学的界限,变得逐渐模糊了。

与文学大师对话

复旦学子们有很多问题,想和文学大师交流。

当被问及《鳄鱼》出版之后,近期的写作计划,莫言透露,他会着手创作另一部话剧,“关于一个高密老乡的故事”。他还说,“不过,我的创作计划经常会变。

刚刚三位老师提到了这个城市与乡村的一个关系,其实我们现在大多数人都是出生在城市里,在现在的文学里,我们还能怎么去处理我们和故乡之间的关系?”一位复旦中文系研究生提问。

写你熟悉的、感兴趣的、有意义的东西。”莫言建议,锤炼语言,挖掘人物的特殊性,结合自己最强烈的、最真切的感受,不要管乡村和城市,想往哪里写就往哪里写。

一位理工科男生则提问了“ChatGPT与文学创作”的热门话题,莫言说,他曾试图用ChatGPT写七律诗等,但发现ChatGPT创作没有感情、没有原创性。

莫言曾多次来到复旦,最近一次是11年前。对目前在校的和即将入学的大学生们,莫言感觉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很亲切。“在校园里碰到一张张年轻的笑脸,就内心深处感觉发自内心的一种温暖,很高兴,祝福他们。

编辑:吴百欣

资料:复旦大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莫言来复旦与王安忆陈思和谈了什么?
阅读越来越成为奢侈之事
微博时代的文学与阅读
【论坛】小说“不好看”怪谁,脱离生活缺乏共情
不敢掏心掏肺,是文学家大忌
莫言刘震云毕飞宇王安忆谈读与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