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时,慈禧召集各省勤王,张之洞等人为何拒不执行?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为什么要勤王?

早起义和团运动在山东闹起来的时候,张之洞这些地方大员就是主要剿灭的。

为什么?

因为义和团成分复杂,目的不一,其实就是拿着冷兵器的民众。

远的不要说,几年前甲午战争中,面对一个刚刚发展资本主义的小国日本,满清几十万拿着西洋武器的陆军,一支号称世界第七的北洋水师,被打的落花流水,惨败。

装备如此先进的清军,尚且不是最弱列强日本的对手,何谈依靠冷兵器民众去对付主要列强。

其实这是一个悖论。

即便当时的太平军,可以说是武装民众的超级升级版本。他们不但组织、纪律很好,有着优秀指挥官,也装备大量火枪火炮。

但就这样的军队,仍然在上海被洋人打的落花流水。

那么,义和团现在在山东杀洋人和教民,杀得其实主要都是洋人传教士。

因为山东内陆除了洋人传教士以外,根本没有洋人。

你杀传教士不难,他们本来就没什么抵抗能力。

但杀死宗教人士是犯众怒的事情,洋人一定会借此闹事开战。

而清军有打败洋人军队的实力吗?

当然没有。

既然打不过,就不要随便惹火烧身,这是基本常识。

然而,慈禧恼怒于洋人干涉他废除光绪帝,解决利用义和团给洋鬼子一些颜色看看。

结果就是,义和团在慈禧纵容下迅速发展。

然而李鸿章、张之洞认为这是慈禧和满清权贵的昏招,最终会玩火自焚。

其实,稍微有些军政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么做是胡来。

以袁世凯为例,他去山东担任巡抚并没有一开始就镇压义和团。

他认为如果义和团的邪术确实有用,能够对付洋人,还是可以扶持他们的。

结果,袁世凯让义和团大师兄表演刀枪不入。

他的卫兵一枪打过去,义和团大师兄胸口飙血,直接挂了。

这边,其他义和团还嘴硬,说大师兄没死,是升仙了。

袁世凯见状,把这群人全部赶走,随后开始镇压义和团。

现在的逻辑很简单。

比如我家有个小保姆,经常去找邻居一个黑社会分子的老婆孩子麻烦,吵架甚至打架。

黑社会分子是有过砍人杀人前科的,只是暂时忍住不和小保姆计较。

但如果你纵容小保姆继续去闹事,迟早把黑社会的老婆孩子打伤。那么,黑社会迟早会打上门来报复。

到时候,小保姆完全可以一逃了之但你走不了,要承担所有的后果,甚至还会被黑社会胖揍一顿。

当然,如果你很牛逼或者小保姆很牛逼,能够打得黑社会满地找牙,你们自然可以肆无忌惮。

但现在正好相反,小保姆加上你也不是黑社会对手。这种情况下,你纵容小保姆,岂不是自寻死路?

有这么蠢的人吗?

所以,对于庚子事变,张之洞等人早有预料,他们是不会插手的,慈禧是自作自受。

况且,就算插手又能怎么样?

八国联军有数万之众,已将将满清最先进的武卫新军打的落花流水。

当时全国的新军,只剩下张之洞手中自强军区区数千人。

这点人马去勤王,还不够八国联军一口吃掉的。

况且,如果你去打了,洋人说不定趁势乱来,将战场脱离河北的范围,而是遍及全国,到时候中国都要被打烂了。

所以,张之洞他们按兵不动,搞东南互保是必然的。

20世纪初期,西方各国联合出兵数万,以惩戒拳民,保护大使馆的名义出兵中国,从渤海登陆,兵锋直逼紫禁城。

面对西方列强的洋枪洋炮,武器落后,军纪涣散的清军和义和团拳民被打的溃不成军,大片领土相继失守。此时,作为清朝的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一面收拾金银财宝准备向西安逃跑,一面以皇帝名义下旨全国各地进京勤王。

面对来自朝廷的旨意,全国各地的封僵大吏以张之洞,李鸿章为首纷纷不予理会,不予出兵,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西方来势汹汹,非中国所敌。

当时是西方八个国家纠集数万大军,准备充分,蓄谋已久的一次大规模侵略,而中国内部却是一盘散沙,根本不能团结一致对外,再加上洋务运动的失败大大的削弱了中国的军事实力,武器装备相差太大,军事人员素质也不是一个档次,因此各地纷纷拒绝出兵勤王。

▲张之洞

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汉臣坐大。

早在鸦片运动以后,清政府自己的八旗精兵和绿营兵早已经糜烂不堪,到了太平天国运动时束手无策,只能让曾国藩等大臣自己筹备钱粮兴办团练来镇压起义,到了八国联军侵华时更是如此,各个封疆大吏犹如独立之诸侯,故面对旨意拒不出兵也是正常。

慈禧专制独裁,残酷无情。

本来在洋务运动早期由于慈禧的支持得以兴办,张之洞,李鸿章等人也是支持慈溪的一党,但是后来甲午战败,洋务运动被付之一炬。国家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光绪与新党主持变法却遭到慈溪的残酷镇压,毁灭了中国复兴的最后一次机会。这使得许多立志中兴的洋务大臣对她感到失望,于是在危难之时也就袖手旁观了。

▲江南制造总局的机房

保存洋务成果,留存复兴实力

在几十年的洋务运动中虽然因甲午战败而宣告失败,但是也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旧中国的面貌,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一点工业基础。若因为要进京勤王,和洋人作战,赢了还好,若失败的话,那中国社会又要倒退几十年。所以张之洞,李鸿章等人为了保存东南各省实力,为免百姓遭战火涂炭,与西方签订了东南互保条约,拒不勤王。

今天的我们看来,当时张之洞等人的做法无疑是正确的,保留了复兴的火种,为后来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个原因:

第一,想勤王勤不了。张之洞远在湖广,想调动部队到北京来勤王,你以为列强都是吃素的吗?他们不光在北京有军队,在上海也有,在长江沿岸也有。只要张之洞敢动,列强就敢直接消灭了他。



第二,想打打不过。抵抗八国联军的不光是刀枪不入的义和团,还有清朝斥巨资打造的新式军队武卫军。武卫军尚且被八国联军打得七零八落,张之洞的军队估计也不过如此。即便到了北京,也是送命。

第三,慈禧决策错误。慈禧发了疯,竟然想着报复列强,用义和团跟列强拼,只因为列强想让她归政于光绪,动了她的利益。当时稍微靠谱点的官员都认为义和团是一群乌合之众,只能惹事,主张将其剿灭,张之洞也是主剿派之一,所以坚决按兵不动。



第四,静观局势发展。在庚子期间,张之洞对慈禧的忠诚度到底有多高,这是个问题。晚清的地方督抚权力日益强大,这是一个趋势,他们之所以忠诚于慈禧,更多是因为他们同属利益共同体。而慈禧这次作祸,失败是必然,但列强究竟要如何惩罚慈禧,列强要不要就此推翻清政府,瓜分中国,这都是未知数,所以张之洞等不得不为日后考虑,静观局势发展。如果列强真的就此放弃慈禧和清政府,肯定要寻找新的代理人和合作者,张之洞如与列强交好于前,说不准会一举黄袍加身,这可不是天方夜谭。

第五,保住东南半壁。但无论是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还是尽力保住清政府的统治,都少不了东南半壁的和平稳定。东南地区作为晚清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一旦遭到战火摧毁,其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搞东南互保,也是为了保住东南半壁,为日后再图发展留下命脉。



综上所述,张之洞打死也不会跑去北京勤王,除非他没脑子,或者不要命。

首先得说明一下,张之洞在庚子事变的态度是十分值得玩味的!

张之洞与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被称为晚清四大名臣,庚子事变之时,曾国藩和左宗棠早已故去,这就导致李鸿章与张之洞之间其实一直存在着明争暗斗的情况。这一情形,更是让张之洞在庚子事变中扮演了许多中角色!

张之洞向慈禧表决心:臣等随时听候朝命,带兵北上御敌。

张之洞不同于李鸿章、刘坤一,他历来跟慈禧太后的关系十分亲密。虽然,他在自己的辖区内把义和团杀的干干净净,但是对正在重用义和团的慈禧太后还是十分恭敬的。李鸿章和刘坤一不一样,刘坤一历来对慈禧没啥好感,乙亥建储的时候就把慈禧怼的下不了台,这一次依然没给慈禧留面子,面对慈禧太后让他们北上勤王的命令,刘坤一直言“不愿以堂堂中国之兵队作此用也”;李鸿章玩的更绝,他直接说慈禧太后下的诏书是伪诏,“此乃伪诏,两广决不奉诏”。

当时张之洞其实也是不愿意北上勤王的,但是他还是上奏说:“臣等随时听候朝命,带兵北上御敌”。地方督抚拒绝服从朝廷圣旨的事儿,打清朝开国以来还没发生过,此次庚子事变,谁也不知道情形如何。作为官场老狐狸,张之洞选择一颗红心两手准备,看形势发展再说,所以他一面向慈禧表忠心,另一方面却主持策划了东南互保,无论哪一方得势,他都不吃亏!

东南互保:张之洞挑大梁,名利双收。

东南互保基本不用做过多介绍,这是一次南方督抚集体抗命的重大历史事件,其中挑头的就是东南三大总督:两广总督李鸿章、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稍后,李鸿章奉命前往北京与八国联军谈判,张之洞实际上成了东南互保的领袖,这为他日后的巨大的声望和实力奠定了基础!

张之洞提议清政府迁都湖北,意图取代李鸿章疆臣之首的地位。

八国联军打进北京之后,慈禧太后、光绪皇帝等一行人匆忙逃出北京,一路西行前往陕西西安避难。在此期间发生了一件事,从这件事上可以略微察觉到张之洞的野心!张之洞专折奏请,建议清政府迁都,迁到哪里呢?张之洞选择当阳这座城市,张之洞的解释是:此地比较吉利,太阳当空照,为大清帝国重兴之兆。

张之洞此举立刻被军机大臣荣禄识破,荣禄在当时的满人中绝对是佼佼者,他一眼看出张之洞建议迁都当阳是准备把朝廷放到他的地盘,因为张之洞是湖广总督,当阳是他的辖区。这样一来,张之洞不仅将取代直隶总督李鸿章成为新的疆臣之首,其次也能把清政府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一旦朝廷迁到了汉人实力强大的南方,那么满族统治被颠覆也就是时间问题了。

李鸿章对此看的十分明白,张之洞此举绝对会弄巧成拙,因为李鸿章深知满洲权贵对汉人从来没有放松过警惕之心,“不但太后自己不肯来,一般的旗人也不会放她到南方来!”毕竟这会儿已经不是乾隆下江南的时候啦,这时候汉族督抚们逐渐开始与朝廷离心离德了。

其实,张之洞之所以反复无常,态度暧昧,最终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向慈禧表忠心是,东南互保也是,上奏迁都等等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世界末20世纪初,中国北方乱成了一锅粥,清政府,义和团,帝国主义势力混乱搅和在一起。

但是反观中国南方,尤其是富庶的江南一带却稍显安定,很大程度上一个原因是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洋务派官僚在北方混乱之时选择不介入其中,采取了东南互保的决策。

东南互保之所以可以成形,简单来说可以总结为三个原因:

东南地区汉人地方势力主政,清政府对于东南地区的实际控制力减弱

随着晚清局势的不断恶化,原来被中央政府牢牢控制的地方督抚受到的制约也逐渐减小。在清代中前期,担任地方大员的往往是满族人,但是在晚清时期,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汉人的地方势力开始崛起,尤其是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为主的湘军淮军势力。

随着晚清政局的糜烂,地方主要军政长官逐渐落入汉人地方势力手中,地方势力逐步的正在摆脱中央的控制。

东南地区资本主义发展,新兴资本主义势力寻求稳定局面

由于江南地区良好的经济基础,所以当洋务派兴起的时候,组建的各种近代企业多是在东南地区安家落户。到义和团运动爆发之时,这一区域的中国近代企业规模已经不小。

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稳定的社会局面,所以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资产阶级的洋务派和维新派们都坚决反对清政府对外宣战的决定。

向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买办代表盛宣怀,就在东南地方势力和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穿针引线,支持东南互保,维持一方安定。

还有近代史上著名的状元企业家张謇,为了保证自己设立的工厂不受战火波及,极力反对满清政府拉拢义和团的行为,认为义和团运动和东汉末年的黄巾运动,还有北宋初年的王小波起义一样,但是农民暴乱。

帝国主义势力希望维持东南地区稳定

这时候帝国主义势力介入中国已久,各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东南一带均有投资,尤其是英国投资最多。

这是其帝国主义国家对于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国家地区进行的掠夺,更多的还是对原料的掠夺以及产品的倾销所带来的利益。尤其是美国提出门户开放之后,诸多帝国主义势力都介入了中国,尤其是原本就富庶的东南地区。

所以说中国东南地区实际上是帝国主义在中国获取利益的主要来源地,如果这一地区和清政府保持一致,掀起反对外来帝国主义势力的高潮,反而对他们来说是极大的不利。

所以东南地区保持稳定的局面,实际上也是帝国主义势力利益所在。


东南互保实际上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确实维护了那个混乱的年代,中国东南地区的稳定,不过这一事件背后也展现出了晚清时

要说张之洞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跟刘坤一等人发起“东南互保”而拒绝进京勤王,还得从慈禧太后发动的“戊戌政变”说起!

既然说到戊戌政变,就必须说说“甲午海战”前后的清朝政治格局。要说甲午海战前后满清朝廷的政治格局,又必须得说一说清朝镇压太平天国过程中,汉人官员进入满清朝廷的中枢。

那咱们就从清朝历史的开头说起吧。

清朝建立过程中,其主要依靠的还是满人,在前期,也有产生过重要作用的汉人,比如范文程,岳钟琪等人。虽然有些满清皇帝表面上表示,对于满汉官员,他们是公平对待的,然而,实际上,汉人官员并没有受到公平的对待。比如,在太平天国以前,汉人中,能做到总督一级的封疆大吏,据说只有岳钟琪一人,更别说在朝廷中枢之中了。

很多汉人知识分子,虽然也曾官拜大学士,然而并不掌握实权,特别是在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以后,连满人重臣的职权都大大削弱了。

直到太平天国时期,咸丰帝和慈禧太后面对八旗兵的不堪大用,不得已任用曾国籓搞团练,一大批汉人官员才真实地有一点地方上的实权。在此之前,清朝督抚一级的地方大员,绝大多数都是满人。

太平军和捻军被镇压下去的过程中,汉人知识分子和武人,逐渐形成了湘军集团,淮军集团,楚勇集团。这几个以汉人为主的地方势力,趁机也走向了清朝的政治舞台,很多有名的将领,做了总督巡抚提督等级别的地方封疆大吏,甚至李鸿章直接进入了满清朝廷中枢,成为慈禧太后倚重的肱骨之臣。

在地方动乱平息以后,满清朝廷还要面对其他的内忧外患,其内忧就是怎么解决内部的斗争,其外患就是怎么应付带着坚船利炮不断涌来的洋人。

于是,满清朝廷形成了两大派,顽固派和洋务派,这个历史课本上都讲过。

顽固派主要是以慈禧太后及满清贵族集团为主,洋务派主要以恭亲王奕忻和李鸿章、张之洞等汉族大臣为主。这两派的斗争经历了好几次,最后慈禧太后接连三次打压恭亲王奕忻,占据上风。然而,由于汉族知识分子在镇压太平天国过程中势力高涨,恭亲王倒下了,可是洋务派并没有倒下。

此时,汉族知识分子在中枢又有了翁同龢,在地方又有了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清朝中枢朝廷又进一步分裂出了帝党和后党。

帝党,就是支持光绪帝的,为首的是他的老师翁同龢,地方上康有为梁启超则寄希望于他。

后党,就是支持慈禧太后的,中枢以荣禄和奕劻等满人皇亲国戚为主。

其实,这时候的议题仍然是顽固守旧还是改革改制。是洋务运动的延续。帝党支持改制,后党顽固守旧。

这就催生了戊戌变法,由戊戌变法导致了戊戌政变。最后光绪皇帝被软禁,慈禧重新掌握大权。

在清朝朝廷中枢,李鸿章因为甲午战争失权,翁同龢因为戊戌变法失败失权,汉族知识分子被排挤出满清中枢。慈禧太后重新重用满清贵族,比如她的亲信荣禄,不但担任军机大臣,总理事务大臣,直隶总督,还掌握了北洋军。内政外交兵权一把抓。

然而,在地方上,各种封疆大吏,仍然是汉族知识分子的天下,特别是在东南地区,其首要人物,要么是湘军淮军的将领,要么是支持搞洋务的汉族大臣,比如张之洞。

慈禧太后对八国联军宣战,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

首先,慈禧太后重用满清贵族,而满清贵族又利用义和团搞事情,对付洋人,弄得整个北方山东河北平津一代鸡犬不宁,东南封疆大吏不愿意让这团火烧到东南。

其次,东南封疆大吏虽然对洋人表示很愤慨,然而,他们仍然要靠跟洋人打交道来治理地方,比如张之洞为了发展洋务,需要洋人的贷款、技术、设备,他不愿意跟洋人撕破脸。

第三,戊戌政变以后,满清朝廷实际上对清朝地方上已经失去威,当时,在东南官场,曾经流传过这样的话,说东南的府县一级官员,“只知有官厅,不知有朝廷”,意思是,东南地区低级官吏,只知道有总督巡抚,不知道有皇帝太后。

这个传统,是湘军淮军流传下来的。因为当初湘军淮军镇压太平军的时候,是私募的团练军队,湘军兵勇的饷银,是曾国藩胡林翼给他们发的,不是拿的朝廷的钱,所以他们只认曾国藩这个大帅,不认咸丰同治慈禧。

这也说明,东南地区本质上已经不受满清朝廷的直接统辖了。

因此,张之洞刘坤一李鸿章等人敢搞东南互保,敢给慈禧太后发电报说,不派兵,还是跟洋人和谈为好。

说实在的,东南互保这件事,原因是很复杂的,既牵扯到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又牵扯到满清朝廷内部各派对洋人的态度,还牵扯到满汉之间的权势争夺。

比如,在东南互保过程中,东南封疆大吏就直斥慈禧太后身边的刚毅载漪等人对洋人过于激进,就是这两个人说服慈禧太后利用义和团进京对付洋人的。

如果刚毅和载漪等人继续得到慈禧太后的信任,则义和团这团火就会烧到东南地区,而东南地区封疆大吏并不乐见跟洋人彻底撕破脸,他们之间是有很大利害关系的。

所以,东南封疆大吏们,一定想要把满清贵族们压下去,争夺在慈禧太后那里的话语权,而汉族知识分子在满清中枢朝廷失去话语权,就是因为李鸿章和翁同龢等人在戊戌政变以后失势。这又牵扯到了满汉之争。

这不,庚子事变以后,满清贵族被暂时压下去了,张之洞跟袁世凯进入中枢,掌握了朝廷一部分话语权。满清朝廷又开始跟洋人关系缓和,慈禧太后还派五大臣出国考察。

里面的事情太多了,张之洞也不会只考虑一端!

其实,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时候,张之洞依然在竭尽忠诚,因为 慈禧对张之洞有知遇之恩,张之洞也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对慈禧俯首贴耳;但张之洞是有家国情怀的人,慈禧向十一国宣战是盛怒之下的愚昧之举,综合大清国力讲,此举显然是蚍蜉撼树——自不量力之冲动行为,张之洞审时度势,通盘考虑,知道自己打不过八国联军,为什么要鳮蛋碰石头,作无谓的牺牲呢?


“东南互保”,彰显了东南各督抚对国际国内时局的准确认知与当即立断,还有为国止损的担当与勇气:也反映了东南督抚对清政府倒行逆施,妄自尊大,盲目挑衅的离心与沉默的谴责。中央政府的指令,下面的督抚想方设法予以变相抗拒,这是消极怠工的行为,这说明清政府已无力制肘地方的封疆大吏了,整个大清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甚至岌岌可危了。


张之洞洞若观火,实际上他也有自己的考虑,人们认为张之洞没有帝王梦,但自维新变法后张之洞个人对清政府态度确有变化,他是聪明睿智的,既然大清朝已经病入膏肓,随时面临灭亡,他就要在此危机存亡之秋,瞻前顾后、小心谨慎地走好每一步。


各国洋人们都在寻找本国在中国的“代理人”,而大清朝几乎为屈指可数的几个满清家族征召勤王义士,稍有头脑的人都懂得从利益角度来考虑问题;谁给我的利益大,我就会帮助谁;颇有政治经验的 慈禧太后也心知肚明。说真话,张之溃当时没落井下石,乘机独立,与中央分庭抗礼搞分裂活动,已经是忠君爱国了,也算仁至义尽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国联军侵华,李鸿章、张之洞对慈禧见死不救!为何没受到追究?
慈禧命地方督抚勤王,李鸿章为何敢说“恕不奉诏”? | 循迹晓讲
转型中国 37
东南互保,拒不奉诏!大清帝国的汉官,终于硬气了一回
八国联军撤退后,慈禧是怎么对待那些不进京勤王的东南各督抚的?
八国联军被谁打出中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