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和公公一起带娃 2 年,崩溃又好笑,原来婆媳关系不是最难的
年糕妈妈2020-12-21 10:58:19

糕妈的话:

今天想给大家一期好哭又好笑的“妈妈故事”。

故事的讲述者小白,在过去的两年里因为种种原因,跟公公一起带娃。在这段稍显特殊的家庭关系中,不出意料的以孩子为中心,发生了一些鸡飞狗跳的育儿冲突。

其实这是我们绝大多数家庭都会面临的问题:两代人,明明都很爱孩子,但无法就爱的方式达成共识。

另一方面,人们往往过多关注婆媳关系,而忽视了家庭中的男性成员也在育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小白的公公就是这样,他非常爱孩子,却无法拿捏恰当的表达方式,导致了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问题产生。

在这样的错综复杂的家庭关系之中,我们能找到平衡的方式吗?

希望今天的妈妈故事,可以给大家一点有价值的启发。

本期妈妈故事讲述者:小白 ,职场妈妈


经常有人问我,你家为啥是公公带娃?

我只能说,作为一个不想全职的中年妈妈,在生活面前,我哪有选择。

老公被派到外地,病歪歪的老妈和伺候着 90 岁老人的婆婆顾不上我,最后辛苦一个享受退休生活的东北老头儿千里奔袭到南方,也是权宜之计。

公公愿意来搭把手,我已经感激涕零了。

可那时我还想不到,请公公带娃的直接后果是: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下班回家,只想在车里多坐一会儿。不想上楼。

因为还没人教过我,怎么搞定一个在育儿上用力过猛的 50 后倔老头儿。

1

不知道别人家爷爷带娃啥样,反正我家爷爷的精致严谨远远超出预期。

开始我还蛮惊喜,毕竟一个工程师老头为了带好 5 岁的孙女,天天刷抖音、火山小视频学育儿,这件事儿本身就够感人了。

但是从孩子吃饭这事儿上,我逐渐感觉事情不妙。

首先爷爷对娃吃饭的执着,让人害怕。

我家冰箱的菜色,基本就是闺女的口味说明。她爱吃排骨,排骨又贵,爷爷就跑遍了家附近的超市和菜市场,找到了性价比最高的排骨,塞满冰箱,天天给做。

因为闺女说秋葵好吃,土豆涨了 2 毛都嫌贵的爷爷,40 块的秋葵也能买下手,自己不舍得吃一口。

每天陪娃吃晚饭,是爷爷的专属仪式感。

先把饭凉到温度刚刚好,娃开吃,爷爷就在旁边布菜。这个有营养,那个助消化,五星级服务。但是闺女不能说不要,否则爷爷就会以取消动画片、爷爷生气了相威胁。甚至嘴上说着“那就不吃了”,手上把一勺子菜再塞进孩子嘴里。

孩子都有叛逆情绪,有次被爷爷喂饭喂得泪汪汪,周末回家的老公看不下去:“爸,让你这么喂,我饭都吃不下去。就让孩子自己吃,不行吗?

我不吃,我看她吃完再吃。”老公再多说,爷爷就不乐意了。

这是更让人焦虑的地方——孩子的吃饭情况,直接决定了爷爷的情绪好坏。

每天下班回家打开门,我就能从客厅氛围得知闺女的晚餐表现:

要么爷孙情深欢笑晏晏。这说明晚餐孩子表现不错,大概率按爷爷的要求吃了蔬菜和餐后水果,那么老头儿脸上的褶子都会咧出一朵花,干啥都高兴;

如果气氛压抑搭配闺女的眼泪婆娑……那么完了,肯定是闺女闹了幺蛾子,不好好吃饭、吃少了或是没完成蔬菜水果配额。老头儿整晚上必然是愁眉不展唉声叹气,以肉眼可见的心情烦躁拉低整个房子的气压,让人喘口气儿都难。

所以那段时间,我晚上能不能轻松愉快的吃一顿晚饭,都要看闺女吃饭的表现!

闺女如果不好好吃饭,那当妈的一进门,就得立即切入当天工作的下半场——家庭情绪管理。

先哄孩子再哄老头儿……为防家里的傻狗子呜嗷乱叫,被气儿不顺的爷爷打,我还要把它拉到厨房,喂根火腿肠。

被爷爷看见,也要忿忿地骂它两句:“吃!你倒一点儿不少吃。”

2

不仅吃饭,在闺女学习的问题上,爷爷更体现出惊人的高标准严要求。

幼儿园中班要求孩子学拍球。老师在班级圈里说,有小朋友能拍 100 多个。但是我闺女还在 10 个以内徘徊。

爷爷一看就不乐意了,拍球有什么难的,练啊!于是搞了 2 个不同手感的球,督促着孩子在小区里练。没两周还真练会了。

更神的是,邻居家妈妈客气了一句:“叔叔啥时候把我儿子也教会。”

爷爷就相当认真的把邻居小男孩从玩耍里喊回来,硬是逼着拍了一晚上球,拍到 300 多个。孩子说手都练麻了

那之后邻居家妈妈见我就说:你家爷爷厉害,有办法!这要是将来给娃辅导作业,肯定也没问题啊。

呵呵。我心想,用不着以后,现在就在家辅导作业呢啊!

老公给娃报了数学思维网课,本意是慢慢启蒙。谁想陪娃上课的爷爷比谁都着急上火,每当闺女掰着指头数半天才能答老师的问题,爷爷恨不得冲过去拎着耳朵教一遍。最严重的一次,孩子听课心不在焉,爷爷当着我的面就要一巴掌打下去。

这事儿把我惊了。当时几乎是本能的拍着桌子吼:在我们家,不许打孩子!

老头儿因此气得几天没跟我说话。

那天我也开始反思,从吃饭到上网课到生活中的许多小问题,因为知道老人是爱孩子的,所以我天真地觉得,有些问题并不算问题。

可事实上,我早发现闺女每次做数学思维课后练习,没得 100 分就会非常惊慌,因为爷爷会生气。再加上这次爷爷情绪失控要动手,我想我已经找到了最近闺女情绪焦虑、缺乏安全感的原因。

把这事跟老公说了,他只能在电话那边跟着我叹气:“我早知道会这样。

爷爷是个要强也脾气暴躁的人。老公说自己得到的很大一部分父爱,都和今天的闺女一样,虽然有温暖但也让人压抑。

我们都不希望孩子再经历一遍这种感受,决定想想办法,改善爷爷的情绪状态。

3

老公的办法不算高明,他开始每天在家庭群里发耸人听闻的教育鸡汤文,标题都吓人到一批:《聪明的孩子是如何变笨的?》《家长的一个动作,影响孩子一生》《被压抑的童年,无法言说的痛》……

我尴尬癌都要犯了。但是老公非常自信,他说“放心吧,爷爷这岁数最相信'专家’。

思来想去我觉着老人最大的苦闷其实是生活里只有孩子,在这边又无亲无故。所以我去给爷爷办了张健身卡,让他有个游泳放松的地方,转移一下注意力总该好了吧?

好是好了点。能感受到,爷爷也怕自己的行为让孩子受伤害。

所以那之后闺女再上数学思维课,他只拿着小板凳坐在书房门口。

早上催孩子吃饭,也不再用吼的,改成了小雅讲故事开到最大声。

可一辈子的行为模式,哪那么容易改?

数学课下课,爷爷还是忍不住总结闺女的“不良行为”:“上课扭来扭去”,“等分问题你怎么不会”,“课后练习第三题为啥做错了”……

我惊讶于 60 多岁老头的超强记忆力,同时也对闺女产生了巨大的同情。到底为了什么,让 5 岁娃人生如此艰难啊?

接下来轮到我背锅。

娃早上不起床,爷爷整个早上都在念叨“天天睡那么晚,能起来才怪”,言外之意就是我让孩子睡晚了;闺女不好好吃饭,爷爷就会把矛头直指我给娃设置的零食柜,“吃乱七八糟还能吃饭吗”;闺女便秘拉不出屎,爷爷的结论是“光吃肉不吃菜,别跟妈妈学”……

我~想反驳也知道讲不清,只能一放假就领着娃出去疯玩,尽量避免冲突和负面情绪给孩子的影响。

可家庭中的很多问题是避无可避的,它们都会在孩子身上显现——

某个周五,我回家正看见爷爷追着让闺女吃芒果,不吃就不给讲故事。孩子却忙着玩玩具,死命要把爷爷推开,拧着眉头用小拳头打爷爷,喊着“你走你走”,冲突中芒果也打翻了。

老头火了,吓唬孩子说“我回老家,不管你了”。女儿一听爷爷要走吓哭了,高喊着“爷爷别走,爷爷抱抱我。

我当时感觉头都要炸了,先把孩子按住让她为打爷爷道歉,之后进卧室让她讲讲为什么要打人。

在孩子断断续续的语句中,我渐渐听出复杂的情绪:既享受爷爷无微不至的宠爱,又恐惧无处不在的压抑。孩子虽然还小,也明白吃了芒果爷爷才开心,得了 100 分爷爷才开心……那盘芒果是爷爷有条件的爱。

无形中,打人成了她焦虑情绪的出口。

当妈之后,我也看过几本儿童心理学的书,明白我的孩子说的都是真的。是我们大人没有理清的问题,最后成了孩子的问题,造成了她的压力。

那天晚上老公回来,听了晚上发生的事,也心疼的要命。抱着睡梦中的女儿想了好久。

最后他说:明天我跟爷爷谈谈吧。

4

第二天我有事出门,回家就觉得客厅气氛不对。

我问老公“怎么了”。他和爷爷异口同声回答:“没怎么。”

之后闺女就回房间告诉我:爸爸和爷爷吵架了。爸爸让爷爷“回去吧”!

果然,下午老公就跟我说:“我们也不能指望老人都这岁数了,还能改了脾气。这样对孩子也不好,就让他回去吧。

其实我心里也有数。公公这人,当年东北下岗潮,40 多岁硬是重新捡起书本,学专业课学英语,考了工程师的职业资格,靠的就是这么一身硬脾气。可是婆婆也不止一次抱怨过,公公的性格太直太钻牛角尖,经常好心办坏事。

我跟老公一合计,回去就回去吧。孩子每天上幼儿园,我们这边就给家务阿姨加点工资,晚上接一下放学,也不是不行。

不过怕伤了爷爷的心。我们决定先缓缓,找合适的契机再跟老头儿说。

意料之外的是,1 个月之后,老家就出了事儿:老公的奶奶住院了。

爷爷匆忙收拾赶去飞机场,临走前抱着孙女亲了又亲,爷孙俩都都搞得有点伤感,孩子哭了好几场。

不过爷爷一走,我和闺女都感受到一种久违的自由。

孩子问我饭能不能“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我说行,只要你不饿就行。但没想到的是,孩子没人逼她吃饭反而吃的更好了,还主动要求让我给她买水果。也不乱发脾气了。

更神的是,没了爷爷全天候的跟在后边收拾玩具,闺女居然开始自己整理……

我的情绪压力大大减轻,每天把娃哄睡之后还能窝在沙发上看个电影。

就连我家那平时大气不敢出的狗子,都敢上沙发晒太阳,吼阿姨要火腿肠了……

可也不能不说,家里少了个人,有点冷清。闺女有时候会念叨“想爷爷”。

我也不得不在每天下班时间着急忙慌往家赶。要利用午休时间去超市买菜,吃完饭也得自己洗碗,闺女自行车坏了只能等老公周末回来修~

这种时候,我们想起爷爷之前每天里里外外的忙活,还在阳台上给我们种好大葱和青菜……我跟闺女说无论如何,你知道爷爷是很爱很爱你的吧?闺女说“我知道啊,我也很爱很爱爷爷的。”于是我们就想着给爷爷打个电话。

爷爷接到孙女的视频特别开心,寒暄了几句就开始问“最近几天拉一次屎”,“上课有没有走神儿”……闺女对这些习以为常,还问爷爷“你咋不问我有没有好好吃饭”。

爷爷说:“爷爷通过摄像头看着你吃饭呢呀,知道你吃的棒。但你昨天看电视从 4:10 看到 5 :03,时间太长了,怎么一点不自觉啊?

闺女猛然望向客厅里的摄像头,我只能以眼神对她表示同情和无奈。是的,爷爷每天通过摄像头关注着孙女的一举一动,就在前一天还微信叮嘱我“阿姨给孩子夹菜节奏太快了,让她慢一点儿”!

爷爷最后跟娃说:“你等着爷爷啊,我过段时间就回去啦!

我和闺女一时静默,不知道是喜是忧。

月底给阿姨发工资,我有点肉痛。跟闺女说:“我们周末不要吃料理了,吃个面得了。

闺女问:“妈妈你为啥要给阿姨那么多钱?

我想了一会,跟闺女说:你长大就懂了,这是自由的代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说说长辈深度掺合的婚姻,各种闹心
不在孩子面前说他人的坏话,就是最好的教育
闺女说找到了老公,公公把头都摇得飞起
母亲的养老问题让我身心俱疲……
将心比心,婆婆也是妈
小顾姑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