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乔托 | 他重新发现了在平面上制造深度错觉的艺术。

Palestrina:Magnificat Tone4 来自中国油画院 02:29






乔托回到自然在观察大自然的现实中生动模仿,他开始摆脱以往拜占庭艺术和哥特艺术的呆板范式,画中人成了有血肉有情感的生动的活人。这也源于他从古代希腊、罗马的建筑、雕塑(尤其是浅浮雕)及绘画中重新发现了如何在平面上制造深度错觉的艺术。他用严谨的造型精心的画面布局(构图色彩、构成等)、理性的透视空间及自然的光色光线运用诉诸画面人物以历史真实感。而这些因素交汇组织成的画面将观者带入事件正发生的那一刻,仿佛你是作为事件的旁观者或亲历者,正目睹或经历它的发生




·

现代美术史家贝伦森(Berenson)曾说:“绘画之有热情的流露、生命的自白与神明之皈依者,自乔托始。

—— 傅雷《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Crucifixion

木板坦培拉

185 × 200cm

意大利·帕多瓦·斯克罗尼礼拜堂

~1305




Kiss of Judas

木板坦培拉

185 × 200cm

意大利·帕多瓦·斯克罗维尼礼拜堂

1304-1306




The Lamentation of Christ

木板坦培拉

200x185cm

意大利·帕多瓦·斯克罗维尼礼拜堂

~1305




The Flight into Egypt

木板坦培拉

200 x 185 cm

意大利·帕多瓦·斯克罗维尼礼拜堂

 1304-1306




·

乔托·迪·邦多纳成为一位师法自然的优秀画家。他完全抛弃了粗陋的希腊风格,使得按实际生活描绘人物的现代风格得以复活,已经有两百多年没有人做这样的事了……

—— 瓦萨里 《著名画家、雕刻家和建筑师传记》


Peruzzi Altarpiece

木板坦培拉

105.7 x 250.2 cm

美国·北卡罗来纳艺术博物馆

1309 -1315 



Peruzzi Altarpiece(局部)

木板坦培拉

美国·北卡罗来纳艺术博物馆

1309 -1315



Peruzzi Altarpiece(局部)

木板坦培拉

美国·北卡罗来纳艺术博物馆

1309 -1315 



Peruzzi Altarpiece(局部)

木板坦培拉

美国·北卡罗来纳艺术博物馆

1309 -1315 



Peruzzi Altarpiece(局部)

木板坦培拉

美国·北卡罗来纳艺术博物馆

1309 -1315 



Peruzzi Altarpiece(局部)

木板坦培拉

美国·北卡罗来纳艺术博物馆

1309 -1315 





Madonna Enthroned

木板坦培拉

325 × 204cm

意大利·乌菲兹美术馆

1310





Madonna and Child

木板坦培拉

86 × 62cm

华盛顿·美国国家艺术馆

1320-1325




Presentation in the Temple

木板坦培拉

44 × 43cm

美国·伊莎贝拉嘉纳艺术博物馆

1320-1325





Crucifixion

木板坦培拉

39 × 26cm

法国·斯特拉斯堡美术馆

1320-1325




·

乔托师从契马布埃,却在独立后超越了他的老师。

与乔托交好的但丁在《神曲》中有如下文字描述:

人类力量的空虚的光荣啊!

他的绿色即使不被粗暴的后代超过,

也在那枝头驻足得多么短促啊!

契马布埃想在绘画上立于不败之地,

可是现在得到喝彩声的是乔托,

因此那另一个的名声默默无闻了。

—— 但丁《神曲·炼狱篇》



The Stefaneschi Triptych (verso)
木板坦培拉
220 × 245cm
梵蒂冈艺术博物馆
1330




The Stefaneschi Triptych (recto) 
木板坦培拉
220 × 245cm
梵蒂冈艺术博物馆
1330



← 左 右 滑 动 观 看 →

The Stefaneschi Triptych (局部) 

木板坦培拉
梵蒂冈艺术博物馆
1330



The Stefaneschi Triptych - Martyrdom of Peter
木板坦培拉
梵蒂冈艺术博物馆
1330



The Stefaneschi Triptych - Christ Enthroned
木板坦培拉
梵蒂冈艺术博物馆
1330



The Stefaneschi Triptych - Martyrdom of St Paul
木板坦培拉
梵蒂冈艺术博物馆
1330




·

乔托重新发现了在平面上制造深度错觉的艺术。对于乔托来说,这一发现不仅自身就是一种可供夸耀的手法,而且使他得以改变了整个绘画的概念。他能够造成错觉,仿佛那些故事就在我们眼前发生一样,这就取代了图画写作的方法。

—— E.H.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


← 左 右 滑 动 观 看 →

Madonna and Child with Saints (Polyptych)

木板坦培拉

 91 × 340cm 

意大利国家画廊

1330-1335



Madonna and Child with Saints (局部)

木板坦培拉

意大利国家画廊

1330-1335




·

乔托的全部作品,都具有单纯而严肃的美。这种美与其他的美一样,是一种和谐:是艺术的内容与外形的和谐;是传说的天真可爱与画家的无猜及朴素的和谐;是情操与姿势及动作的和谐;是艺术品与真理的和谐;是构图、素描与合乎壁画的宽大的手法及取材的严肃的和谐。

——傅雷《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Baroncelli Polyptych
木板坦培拉
意大利·佛罗伦萨·圣克罗齐教堂
1334


← 左 右 滑 动 观 看 →

Baroncelli Polyptych
细节 放大




← 左 右 滑 动 观 看 →

Badia Polyptych
木板坦培拉
91 x 334cm
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 
1301-1302




·

乔托·迪·邦多纳(Giotto diBondone 1267-1337)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韦斯皮亚诺,父亲是农民,乔托自小生活在农村的自然环境中。青年时期师从契马布埃,后成为佛罗伦萨画派创始人,意大利著名画家、雕刻家与建筑师,被认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开创者,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




·

本文主要摘引自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作者:  傅  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去意大利,一定不要错过这十个博物馆
枯燥的美术史怎么学?看电影呀!强烈推荐5部
走马观花意大利
文艺复兴——拉斐尔作品欣赏(上)
意大利:走在佛罗伦萨街头,给人感觉是在博物馆,艺术就在身边
世界著名博物馆 | 意大利乌菲齐博物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