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文晓‖倾听故乡蟋蟀鸣

《烟台散文微刊》2019第77期

(总第314期)



                       主办烟台市散文学会 

                 协办:烟台市作协散文创作委员会


                    主   编綦国瑞

                     执行主编刘学光


                    本期执编刘学光   于里杰

 倾听故乡蟋蟀鸣

◎赵文晓

童年时,每到暑气将尽秋风微凉的时节,我经常在吃过晚饭或是和小伙伴们玩累了之后,一个人在黑魆魆的夜色里,坐在老家的门口的园子旁边,一边听着大人们的海阔天空,一边静静地听百草园子里各种秋虫的鸣叫。不同的音色,各异的节奏,每每让我大饱耳福。我也曾打着手电,循着声音,掀开石板,捉到过一只蟋蟀,并用刺槐叶子的长梗编制了一个还算精致的小笼子,让那只蟋蟀笼里安家。晚上睡觉的时候,就放在我的枕边,这样,每晚伴我入眠的不仅有老座钟的滴答声,还有这位秋虫天籁般的歌唱。偶尔喂它几片青草叶子,却从没发现它吃过。几天后,妈妈说,你仔细听听,他的叫声和在园子里自由自在的叫声不一样呢,它这是在呼喊,在园子里才是歌唱呢。你看它跳的也无力了,叫的也不太响了,还是放了它吧。现在刚过中秋,又不冷,晚上我们睡觉也不关窗户,你还能听到他们唱歌呢。我细细辨别后,看着有气无力的这只蟋蟀,听从了母亲的建议,忍痛割爱放了它。

风霜雨雪,斗转星移。四十多年倏忽而过。我求学,工作,结婚,生子,父母故去,城里安家,子女长大成人……从一个懵懂少年踏入了两鬓斑白的老年。世事沧桑巨变,家里的老屋子则原封不动,周围的邻居也早已人去房空。当年园子里还有父亲种的各样农家蔬菜,父母去世后,没人管理耕种,现在真正变成了百草园了。我住在城里,自从父母去世后,很少回老家,更没在老屋子里过过夜,只是偶尔回去一下,清除一下院子里的杂草,开一开门窗,透透新鲜空气让阳光晾晒一下近乎发霉的家具。

久居城里,听惯了来往汽车喇叭的尖叫,听腻了广场舞的高音,听烦了工地上机器的轰鸣,天长日久,也就习惯了日日在喧嚣中入眠。甚至偶尔到了一个十分安静的地方竟然睡不着觉。有一天,手捧《诗经》,心随文驰,渐入佳境之时,突然读到“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诗句,心底里蒙尘已久的那根琴弦猛然被拨动了——我多少年没领略乡野的安静了?又有多少年没聆听蟋蟀的奏鸣了?我突然意识到,我的耳朵其实已经失聪若干年了呢,自己早已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不能聆听自然音响的聋子了。于是决定,再回老家,过夜老屋,重温童年,倾听虫鸣,让耳朵复苏。甚至天真地期盼,如果运气好的话,还可能遇到童年的那只蟋蟀呢。

于是,在一个秋日的清晨,我独自驱车百余里,回到老家。经过了一个白天紧张收拾,只等夜晚来临与故乡的蟋蟀相约。

终于入夜了,我走出老屋,凉风习习,倍感清爽。仰首看天,但见满天繁星闪烁,那么明亮而清澈,啊——多少年没见牛郎织女了!多少年没见北斗七星了!城市里只有五彩炫目的霓虹,哪有这乡村夜空星罗棋布的美丽?禁不住反省起自己无聊的忙碌的世俗生活来。闲庭信步,顺街而行,偶见几位乡亲街头纳凉。薄扇轻摇,想必仍在重复诉说着我童年听过的故事吧。不知不觉来到村子最高处,只见零零星星几处屋子灯光泻出。几声犬吠,几声蝉噪,更显乡村自然的幽静,全然没有了城里的嘈杂。还好,我耳朵开始复苏,因为我分明听到了鸡仔回窝倦鸟归巢的声音了。

转了一圈,回到了自家园子旁,再次坐在小时候玩耍过的石板上。头顶是浓密的香椿树叶,朦胧的星光偶尔从随风微动的树叶缝隙间透下,有几只萤火虫不时地飞来飞去点缀着晴朗的夜空。一场秋雨刚过,村边秋庄稼的气息随着晚风扑鼻而来,沁人心脾,全然没有城市汽车开过时的尘土飞扬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感觉。我开始侧耳倾听老朋友们的呼唤——“喓喓”、“嘁嘁”、“嗞嗞”、“嚯嚯”、“唧唧”、“聒聒”……此时,我深感自己词汇的贫乏,因为再丰富的象声词也描绘不出那动人夜曲的美妙,我屏住呼吸,不想错过这乐曲的每一个音符,甚至不想让自己的心跳干扰这大自然的合唱,我极力地分辨着不同的音色,搜寻记忆中的蟋蟀、蝈蝈、金铃子、油葫芦、秋娘儿……

夜深了,我蹑手蹑脚回到老屋,轻轻脱鞋,慢慢躺下。闭上眼睛,细细品味,尽情享受这久违了的夜的静谧。然而,我却难以入眠,也许是这份安静来得太陌生,太突兀了吧,让我多年受虐的耳朵好像一下子难以适应这大自然的赏赐。就像一个饥肠辘辘的人突然遇到了一桌丰盛的美食,竟然不知从何下口了。我知道,不能贪婪,还是慢慢地细细地享用吧。

调整呼吸,抚平怦然的心跳,在一切熟得不能再熟的老屋子的土炕上,渐入童年的梦境,似乎在遥远的天际听到了母亲的摇篮曲——“蛐蛐儿,叫铮铮,好似那琴弦声……”,也听到了奶奶那古老的童谣——“促织叫,懒妇惊……”。就在似睡非睡的当口,突然,耳畔响起了清越嘹亮的振翅鸣叫,仿佛在大合唱的背景下,一个高亢的声音开始独唱领唱,那么激越,那么肆无忌惮。我睁开眼睛,轻轻地打开手电,没敢直射,微微扭头,在手电的余光里,我看到了一只轻盈健硕的蟋蟀就落在我的枕巾旁,不时地抖动着翅膀,两只长长的触须前后摆动着好像在向我问候。那一刻,我眼中的泪水突然奔涌而出,啊——蟋蟀,你是我童年的那只蟋蟀吗?这么多年你一直在等我吗?你是听见了当年那个顽皮少年的呼吸重来寻找他的吗?对不起,老朋友,多年来,我奔波于尘世,忙于凡事俗务,早已将你忘记了。心死了,耳自然就聋了。今天,是你的鸣叫,让我重新找回了童年,找回了自我。我不会再用笼子给你安家了,我知道,百草园就是你最好的家,老屋子也是我最好的归宿,让我们再次一起玩耍好吗?让我们再次亲近好吗?

我关上手电,悄悄打开了手机的录音功能。我要把这大自然的音乐录下来带回城里。我要在城里那貌似富丽堂皇的钢筋混凝土之家中,营造出“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的原始夜景。

返回城里的路上,车载CD盘飘出了诗人流沙河那熟悉的诗句:

就是那一只蟋蟀
处处唱歌
比最单调的乐曲更单调
比最谐和的音响更谐和
凝成水
是露珠
燃成光
是萤火
变成鸟
是鹧鸪
啼叫在乡愁者的心窝——”

蟋蟀,故乡的蟋蟀,童年的蟋蟀,何年何月我们能再次相约,再来一次心有灵犀的邂逅?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优秀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签约作家】王友明|消失的老屋
第四届【散文精选入围作品】故乡的老屋与转世皇妃​II杨杨(河北省)
散文诵读《在没有父母的老屋,我只是故乡的客人》文章来源于网络
赏读散文《在没有父母的老屋 我只是故乡的客》,游子的乡愁催泪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赏析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