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帝内经365》--077.太阳施政
 

·黄帝内经365·

·第二章  五运六气·

·第七节  六气施政·

 

二、太阳施政(077

 

从本篇开始,将详细论述六气施政(司天之政)的各种物象灾变情况,可与《素问·五常政大论》互参(详见前“五运三纪”节)。

 

帝曰:太阳之政奈何?

岐伯曰:辰戌之纪也。

太阳,太角,太阴:壬辰、壬戌。

其运风,其化鸣紊启拆;其变振拉摧拔;其病眩掉目瞑。

太角(初正)、少徵、太宫、少商、太羽(终)。

 

太阳寒水司天施政是在岁支辰年及戌年,正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干支纪年规定,阳干与阳支相配,阴干与阴支相配。地支辰、戌均属阳,分别与十天干中的五个阳干相配纪年,共十年:壬辰、壬戌、戊辰、戊戌、甲辰、甲戌、庚辰、庚戌、丙辰、丙戌,均为阳年。阳年岁运太过。

“太阳,太角,太阴:壬辰、壬戌”句谓:壬辰、壬戌之年,太阳寒水司天。岁干壬年化木运,壬为阳年为“太”,木应角,故壬辰、壬戌之年行太角之运,表示木运太过。太阳寒水司天则太阴湿土在泉。古时文字从上至下书写,可把“太阳、太角、太阴”看成上、中、下三个位置,太阳在上,居司天之位;太角在中,处中运(岁运)之位;太阴在下,居在泉之位。以下各段同此。

木运之气为风,其正常的气化是风声流利,物体开启散拆;其反常变化是大风呼号,振拉摧折;发病多为头晕目眩,视物不明。在《素问·五常政大论》中,将木运太过之纪称为“发生之纪”,其描绘发生之纪的物象灾变与此略同:“其德鸣靡启坼”,“其变振拉摧拔”,“其动掉眩巅疾”。肝应木,故病变与肝有关。“鸣紊”:风过隙而鸣。紊训纹,借指缝隙。

“太角(初正)、少徵、太宫、少商、太羽(终)”句,列出这二年的客运五步与主运五步:初之运为角运,值年太过则为太角。太角后括号内的“初正”表示壬辰、壬戌二年客运与主运之气相同,气得“正化”。太少相生,其余四运依次为:二之运少徵、三之运太宫、四之运少商、终之运太羽。主运五步与客运相同,起于太角,终于太羽。逢岁干壬年,客运与主运五步,以及五步之太少相生完全一致。此外,在十干化运中,逢岁干丁年,客运与主运五步太少也完全一致。因为丁壬化木,角音属木,建于初之运,所以主客同步,太少一致。

辰戌之纪其它年份的论述与此相仿,我们仅作一些词义的解读。

 

太阳,太徵,太阴:戊辰、戊戌同正徵。

其运热,其化喧暑郁燠(yu四声,温热),其变炎烈沸腾,其病热郁。

太徵、少宫、太商、少羽(终)、少角(初)。

 

戊辰、戊戌之年,仍是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岁干戊年化火运,戊为阳干,故值年行太徵之运,《五常政大论》称为赫曦之纪。火运太过,受到司天之寒水的克制,太过被抑,则等同于火运平气,叫做“同正徵”。这里的“正”,相对于太过不及而言,表示“平正”,指五运平气。心应火,故病变与心有关。

值年行太徵运,故客运五步依次为:初之运太徵,太少相生,则二之运少宫,三之运太商,四之运少羽,终之运太角。

主运可按太少相生逆推,生太徵者少角(木生火),故主运初之运为少角,太少相生,则二之运太徵,三之运少宫,四之运太商,终之运少羽。“少羽(终)、少角(初)”句括号内的“终”与“初”,就是指主运而言,少角为初之运,少羽为终之运。下同。

 

太阳,太宫,太阴:甲辰岁会(同天符)、甲戌岁会(同天符)。

其运阴埃,其化柔润重泽;其变震惊飘骤;其病湿下重。

太宫、少商、太羽(终)、太角(初),少徵。

 

甲辰甲戌之年,太阳寒水司天,则太阴湿土在泉。岁干甲年化土运,甲为阳干,故值年行太宫之运,《五常政大论》称为“敦阜之纪”。岁运的五行属性与当年地支(岁支)的五行属性相同,称为“岁会”。甲年岁运为土,十二地支中辰戌亦属土,故甲辰甲戌均是岁会之年。同天符的概念是,岁运与在泉五行同气,阳年叫做“同天符”,阴年叫做“同岁会”。甲辰甲戌二年,均是阳年,岁行土运,与在泉之太阴湿土同气,故为“同天符”。脾应土,故病变与脾有关。

值年行太宫运,故客运五步依次为:初之运太宫、二之运少商、三之运太羽、四之运少角,终之运太徵。主运按太少相生逆推,生太宫者少徵,生少徵者太角,故主运五步初起于太角,终止于太羽。

 

太阳,太商,太阴:庚辰、庚戌。

其运凉,其化雾露萧;其变肃杀凋零;其病燥,背瞀胸满。

太商、少羽(终)、少角(初)、太徵、少宫。

 

岁干庚年化金运,庚为阳干,故值年行太商之运,《五常政大论》称为“坚成之纪”。肺应金,故病变与肺有关。

值年行太商运,故客运五步依次为:初之运太商、二之运少羽、三之运太角、四之运少徵、终之运太宫。主运按太少相生逆推,生太商者少宫,生少宫者太徵,生太徵者少角,故主运五步起于少角,终于少羽。

 

太阳,太羽,太阴:丙辰天符、丙戌天符。

其运寒,其化凝惨冽;其变冰雪霜雹;其病大寒留于溪谷。

太羽(终)、太角(初)、少徵、太宫、少商。

 

岁干丙年化水运,丙为阳干,故值年行太羽之运,《五常政大论》称为“流衍之纪”。岁运与司天之气五行相同的为“天符”。这二年岁运为水,太阳寒水司天,故均为天符之年。肾应水,故病变与肾有关。

值年行太羽运,故客运五步依次为:初之运太羽、二之运少角、三之运太徵、四之运少宫、终之运太商。主运按太少相生逆推,生太羽者少商,生少商者太宫,生太宫者少羽,生少羽者太角,故主运五步起于太角,终于太羽。

 

凡此太阳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先天,天气肃、地气静。寒临太虚,阳气

不令,水土合德,上应辰星镇星。其谷玄,其政肃,其令徐。寒政大举,

泽无阳焰,则火发待时。少阳中治,时雨乃涯。止极雨散,还于太阴,云朝

北极,湿化乃布,泽流万物。寒敷于上,雷动于下,寒湿之气,持于气交。

民病寒湿发,肌肉萎,足萎不收,濡泻血溢。

 

上述壬辰、壬戌、戊辰、戊戌、甲辰、甲戌、庚辰、庚戌、丙辰、丙戌十年,

皆是太阳寒水司天。凡太阳司天之政,五运气化一般都是先于天时而至,其运、其化、其变、其病,多表现为岁运太过的征象。这一段作了一些具体描绘,可与《五常政大论》及《气交变大论》的相关论述互参。

    太阳寒水司天,天之气(客气)肃杀而凛厉,地之气(主气)慑于淫威,相对较为沉静而安谧,故司天之政“肃”,在泉之政“静”。太虚之中寒气大行,则阳气不得施展身手。太阳寒水在上施政,太阴湿土在下行令,上下相互发挥作用,称为“水土合德”。上见辰星(水星)与镇星(土星)星光较强;在五谷则应于黑色与黄色之类。寒水之政肆行,则水温清凉乃至寒冷,湖泽之上不见阳气升腾,这是因为阴中之阳遭到抑制,伏而不升;火热之气须待其主令之时方能舒发。

    “少阳中治”的少阳,是指主气少阳相火。主气少阳相火固定在主气六步中间的“三之气”上,故曰“少阳中治”。今主气三之气上加临了客气太阳寒水,水火相争,所以应时之雨水止而不降。“涯”的原意是水之边界,在此借以表示雨水有停止之时。雨水止则层云散,主气由三之气交于四之气。主气四之气为太阴湿土,故曰“还于太阴”,而太阳司天之年恰值太阴湿土在泉,故阴云向北极迁移,归于雨府。北极,王冰注“雨府也”。当此之时,湿气乃得布化,方能滋润万物。

    太阳寒水司天,寒水之气敷布于上,郁火如雷滚动于下,寒湿之气持续流连于天地之间的“气交”之中,即人生活的区域,故多见寒湿类疾病。

接下来讨论值年客气主气加临出现的物象灾变情况。为方便阅读,兹将太阳寒水司天之年(辰戌之纪)客气主气加临列表如下:

 

六气六步

初之气

二之气

三之气

四之气

五之气

终之气

客气

少阳相火

阳明燥金

太阳寒水

厥阴风木

少阴君火

太阴湿土

主气

厥阴风木

少阴君火

少阳相火

太阴湿土

阳明燥金

太阳寒水

 

表077-1  太阳寒水司天之政客主加临表

 

初之气,地气迁,气乃大温,草乃早荣,民乃厉,温病乃作,身热、头

痛、呕吐、肌腠疮疡。

 

太阳寒水施政之年,初之气,从大寒节经立春、雨水、惊蛰交于春分节。主气厥阴风木,固定不变;客气为少阳相火。上年在泉之地气迁移退位,客气与主气加临呈现五行相生关系:木生火,主生客,故温气大行,草木早荣,木为风,风火相搏,易发疫疠,多见温热病。

 

    二之气,大凉反至,民乃惨,草乃遇寒,火气遂抑,民病气郁中满,寒

乃始。

 

二之气,从春分节经清明、谷雨、立夏交于小满节。主气少阴君火,固定不变;客气为阳明燥金。客主加临呈现五行相克:火克金,主胜客;主胜客(下胜上)为逆,逆则清凉之气反而大行。可见气候凄惨之象;草木遭遇非时而至的寒凉之气,影响生长;火气受到抑制,寒气开始生发。多见心火被抑,脾阳不运一类疾病。

 

        三之气,天政布,寒气行,雨乃降,民病寒,反热中,痈疽注下,心热

    瞀闷,不治者死。

 

三之气,从小满节经芒种、夏至、小暑交于大暑节。主气少阳相火,固定不变;客气为太阳寒水。客主加临呈现五行相克:水克火,客胜主,客胜主(上胜下)为从,主气顺从客气,司天之气布其政令,故寒气大行,雨水下降。多见伤寒发热、火郁等证;寒水侮阳,热郁于内,心神久郁不治则阳绝神亡。

 

    四之气,风湿交争,风化为雨,乃长乃化乃成。民病大热少气,肌肉萎、

足萎、注下赤白。

 

四之气,从大暑节经立秋、处暑、白露交于秋分节。主气太阴湿土,固定不变;客气为厥阴风木。客主加临呈现五行相克:木克土,客胜主,客胜主为从,主气顺从客气,则风气胜,风湿交争,则湿化为雨。(《素问释义》认为“乃长乃化乃成”六字为衍文,可从。后面有此六字。)木生火,故病大热;木克土则脾受伤,多见脾运不健之证。

 

    五之气,阳复化,草乃长,乃化、乃成、民乃舒。

 

五之气,从秋分节经寒露、霜降、立冬交于小雪节。主气阳明燥金,固定不变;客气为少阴君火。客主加临呈现五行相克:火克金,客胜主,客胜主为从,主气顺从客气,故阳气重又施化,草木又得生长化育成熟。人们感觉身心舒畅。

 

    终之气,地气正,湿令行。阴凝太虚,埃昏郊野,民乃惨凄,寒风以至,

反者孕乃死。

 

终之气,从小雪节经大雪、冬至、小寒交于大寒节。主气太阳寒水,固定不变;客气为太阴湿土。客主加临呈现五行相克:土克水,客胜主,客胜主为从,主气顺从客气,且在泉之地气得其正令,故而湿气大行,复因司天阴寒之气凝聚太空,尘土飞扬,搅得天地阴沉昏蒙,凄凉之感油然而生。若湿气行令之时寒风骤起,风能胜湿(木克土),则脾土有妨,故曰“反”。人为倮虫,倮虫应于土,由土所化,反则土不化,故不孕不育。

 

      故岁宜苦以燥之温之,必折其郁气,先资其化源,抑其运气,扶其不胜,

无使暴过而生其疾。食岁谷以全其真,避虚邪以安其正。适气同异,多少制之,同寒湿者燥热化,异寒湿者燥湿化,故同者多之,异者少之。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有假者反常,反是者病,所谓时也。

                       (以上《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第七十一》2/20)

这一段阐述太阳司天之政的治疗原则和饮食调理。

从上述分析可知,太阳寒水司天之年的致病机理,不外湿、寒及郁火三端。所以治疗的基本原则是以燥治湿,以温治寒;苦味五行属火,即苦由火化,故苦能疏泄郁火,苦又兼具温燥之性,故治疗用药首选味苦之品。太阳寒水司天,火不得升明而自郁;太阴湿土在泉,水不得流衍而自郁:郁成为太阳司天之政发病的主要病机,“折其郁气”的意思是,火郁则折减寒水之气,水郁则折减湿土之气也即折减胜气。

所谓“资其化源”即资助其生化之源。生火者木也,火失其养,则资其肝木;生水者金也,水失其养,则资其肺金。同时要及时抑制中运与司天的太过之气,如泻与运气太过相应之脏;扶助被其克制的不及之气,如补与运气所克之气相应之脏,以截断致郁的根源,使得运与气不因突然太过而发病。

饮食方面,要挑选与岁气相应的谷物食用(如上文“其谷玄黅”之类),这样可以保全天地自然之气(真气),有利于安定人体正气,提高免疫能力,避免虚邪之气的侵袭。

“适气同异,多少制之”句:适,斟酌、适用;气,司天在泉之气;多少,指药食性味的多少;制是制方原则。意思是根据中运与司天在泉之气五行属性的异同,确立制方用药的适用原则。在太阳寒水司天的这十年中,有些年中运与司天之气同属寒,有些年中运与在泉之气同属湿,这个时候就要使用燥热所化之品治疗,燥以治湿,热以治寒;有些年份运与气的寒湿属性不同,可只用燥性之品化治,因为燥可制在泉之湿气,而湿土又可制司天寒水。所以,运与气同者,其气胜,可多用制胜之品;运与气异者,其气微,可少用制胜之品这就是“同寒湿者燥热化,异寒湿者燥湿化,故同者多之,异者少之”。

“用寒远寒”:使用寒性药物,必须避开寒气当令之时。“远”即远离,引申为“避开”。后文“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同理。饮食调理也需要遵循这个原则。

“有假者反常,反是者病,所谓时也”句:假同借。许多时候,六气违背时序,借巢而居,如夏当热而反寒,冬当寒而反热,是为反常,大多表现为主气不及,客气太过。遇到明显的反常气候,上述原则就不一定适用。总之,无论气候是常是变,药食调理都必须与当时的气候条件相适用。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制方用药,深得个中三昧,若能仔细探究,必将受益无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6)》学习笔记四十五
中医五运六气,五运六气基础,五运六气培训,王松华五运六气,五运六气入门,什么是五运六气,内经五运六气,王松华
[转载]《黄帝内经》五运六气基本知识及其运用
陈春林|五运六气的推演方法
六元正纪篇第七十一之二十八第五个十年的五运之气和岁气
五运六气:如何排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