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市井杂谈】柳骨
《河南工人日报》(2014年06月05日 04版)□ 佟晨绪
我自小就开始练习书法。这一爱好源于父亲,他当时为了让我有一技之长,就让我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向,没想到这一选择一直延续到今天。
初学书法,最先接触到的便是柳体。刚开始时,只觉得柳体不过是一种很普通的书体,但时间一长,竟然从中读出了许多东西。
唐代楷书的成就达到了一个高峰。其中最有名的书法家便是颜真卿、欧阳询和柳公权。颜体的形成时间最早,其后便是欧体,柳体的形成已至唐末。柳公权创作柳体时,曾借鉴过颜体与欧体。我认为,颜体字形质朴大方,浑厚有力,较为圆润,却显出一点不能轻易察觉出的呆板;欧体字形险峻,写来字体看似摇摇欲坠,最后一笔却又使整个字趋于平坦,可谓有惊无险,但在笔画功夫上却稍有欠缺。
柳体有集二者大成的感觉。笔画遒劲有力,藏锋得当,字形不平不险,却透出一股难言的秀气。不过于圆润平直,也不过于铤而走险,只觉得字中露出铮铮骨气。常说“颜筋柳骨”,这四个字的比喻简练而得体,正体现出柳体独到的特点:虽然骨硬,却不脆,柔韧的那一部分默默支撑着整个骨骼,使字体变得刚柔相并,质硬结实。我惊叹于如此柔软的手笔,竟能写出如此阳刚的字体。或许就是因为它的阴柔才能让字变得坚硬而灵活。
人们常说,字如其人。我觉得,在自然情况下写出的字,不仅能反映人的外在风貌,更能看出一个人的内在品德与修养。古代文人对于书法十分崇敬。若一个人在书法上有所成就,并且人格端正、谦逊,定会名留青史,成为一代宗师。我想,柳公权是一个谦虚好学、坦荡大方、品格端正的人,不然,他的书法未必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品格体现在字中,“柳骨”的美称便由此得名。
当初与我一同学习书法的朋友大都练习行书。当他们问我为什么不转练行书时,我并未想出答案。我也曾尝试过练行书,但写时总觉得心烦气躁。改写楷书,顿觉舒畅。我想,也许柳体能磨炼人的心吧。我练字并不是单纯为了字好看,而是,将“柳骨”立在自己的心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晚晴“字圣”,将颜体、柳体、欧体书法融合到一起
晚晴的一位“字圣”,将颜体、柳体、欧体书法融合到了一起!
书法教学视频—颜体、柳体、欧体、行书、草书、篆书等技法
楷书四大家,初学者学哪一家入手呢,答案在这里播
书法之颜体技法 柳体技法 欧体技法
我觉得唐朝除了诗歌璀璨,书法也称得上一骑绝尘,柳体、欧体、颜体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