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洪洞县的大槐树和老鹳窝
曹世忠
孩提时代,上年纪的人常说:“咱是山西洪洞县老鹳窝底下的人,这可不能忘。”长大了又听到有人唱“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才知道数百年来,这首歌谣在整个河南、山东、河北、安徽,乃至大半个中国妇孺皆知,被祖辈代代相传。
自宋朝灭亡后,中原地区接连发生水、旱、蝗、疫四大灾害,以致“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明太祖实录》)。到了元末,虽结束了多年来的兵灾,但天灾却使中原之地“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墟”。于是,统治者不得不把许多州、府降格,开封就由上府降为下府。明洪武十年,河南等布政司所属州县“户粮多不及数”,“凡州改县者十二,县并者六十”。劳动力严重不足,土地大片荒芜,财政收入锐减直接威胁明王朝统治。“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 朱元璋迅速采纳萄州苏琦、户部郎中刘九皋等人的奏议,实施了移民屯田的战略决策(《见明太祖实录》、顾炎武《日知录》等)。
也许是地理位置的因素所致,元末明初的兵乱及各种灾疫很少波及山西,故那里的大部分地区社会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再加上邻省难民不断流入,使其人丁兴旺,而当时的洪洞县又是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于是,它自然就首当其冲,成了统治者向中原地区移民的必选之地。
据山西《洪洞县志》以及洪洞县《大槐树志》史料记载,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间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涉及十八个省的四百九十多个县市的八百八十二个姓氏。明永乐年间,当地官府曾七次把泽、潞、沁、汾和平阳没有土地的农民以及人多地少的百姓集中在大槐树左侧的广济寺,把他们迁往中原一带。当权者制定出“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 同姓同宗者还不能同迁于一地的条律,致使好好的一家人(移民)被拆得七零八散。为了能和亲人迁到一处,好多人不得不改姓氏。迁徙途中,有的移民因恋家而半路逃跑,被追回后要受到割去耳朵,或在脸上用刀划成标记的严厉惩罚。
广济寺旁有一棵汉槐,树身数围。官府人员在大槐树下为迁徙者办理手续,登记造册,按所去地点编队,并给予一些耕牛、种子和路费。尽管如此,依然给当时的移民造成极大的精神创伤,几十年甚至以后的几代人心中都难以愈合……
被迁者拖儿带女,恋恋不舍地离开家乡时,凝眸古槐,耳闻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鹳不断地发出凄楚的哀鸣,想着自己这一去再不能返回故土了,触目生情,不禁潸然泪下。为了让子女永远记住自己的家乡,老人就指着大槐树和上边的老鹳窝对孩子们说:“以后若能回到家乡,忘了咱村庄的话,就先找这棵筑有老鹳窝的大槐树,然后再慢慢找自己的老家。”
又说:“记住到了任何一个新的地方,只要是从这大槐树的老鹳窝底下出去的人,都是一家人,要互相照顾!”中原地区少见老鹳而多见老鸹,后来就把“老鹳窝”说成了“老鸹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涉县人的小脚趾甲分两瓣,WHY?
一棵大槐树50年10余次强制迁出812姓氏,可能你的祖先也来自那里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到底流放出来多少个姓氏?
出山西记
明初山西移民原因
虢国论坛---明初官方移民史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