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乡村慢
乡村慢


♣ 曹春雷

那时的钟表,似乎总是不那么准时,大都是慢一些的。村里人家,多是挂钟,隔段时间要上弦,但人总是会忘,直到快要停了,这才恍然想起来,踩着椅子,随意拧上几圈。挂钟表面的图案,大多是海上飞着两只海鸥,或者是凭空绽开的一朵红牡丹。垂着的钟摆上,时光老人坐在上面,晃来晃去打秋千。到了整点,咣当当报时。

虽有钟表,但村里人还是习惯晚上看月亮、白天看日头,清晨听鸡鸣,大体判断时间。一个孩子赖床,母亲进来,就会絮叨:都日上三竿啦,还在被窝里。她大概不会看墙上的表,向孩子报出一个准确的时间来。孩子翻个身,好吧,起床,再不起床,窗外石榴树上的麻雀就会叽叽喳喳个没完:懒,懒!

街上,两个妇人对面遇到,大清早拉闲呱。直到东边的太阳伶伶俐俐地,从山下跃到山顶之上,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直到某一家的汉子在院子里大声吆喝自家娃的名字——其实是喊娃他娘,其中一个妇人大概就会哎呀一声,“还没打水呢”,急急挑起身边的水桶,吱扭吱扭,风摆杨柳,往老井而去。

汉子们吃过饭,扛上锄头,晃晃悠悠出了院门。家里那只大黄狗,摇着尾巴冲在前面。到了河边,芦苇青青,汉子起了童心,伸手扯下一截,做成苇笛,呜呜吹。如有孩子听到了,便奔跑着过来,央求他另做一些苇笛。

到了地头,如果恰好有棵柳树,那么必定是要在树下坐一会儿的。你看啊,柳叶依依,是邀请你先休息一会儿呢。别的汉子也来锄地,那么也坐下,递一颗自己卷的旱烟,抽几口,说说庄稼的长势,预计一下今年的收成。有时,也会在地上画方格,来几盘五子棋。至于锄地么,急什么呢,就让地里的草多活上一会儿吧。

孩子们在池塘边,挖蚯蚓,偷了家里母亲的针,烧红了,拗弯了,做成鱼钩。扯了柳条做成草帽,戴着,坐下来,钓鱼。往往一根也钓不上来。若看到蚂蚁拉虫子,孩子们就会头碰头,蹲在那里看,看蚂蚁浩浩荡荡的队伍,是如何将大青虫拖进洞里去的。等到再站起来时,都龇牙咧嘴——腿麻了。

那时候,有人家要盖房子,起码要个把月。不用找建筑队,亲戚和村人们纷纷来帮忙。帮钱的,帮工的,还有帮物的。“还缺一些石头?”“我家屋头有,你用就是。”大伙齐下手,筛沙的,砌石的,搬砖的……热热闹闹。女主人在灶房里,大铁锅支上,咕嘟咕嘟炖鸡,山上拾来的蘑菇,扔一些进去,香味四散,猫守在门口,喵呜喵呜叫。

今天垒一点,明天砌一点。不急。村人们谁有空谁来帮忙。房子就这样慢慢起来了。

人们喝酒,大碗倒,大碗喝。从日落,一直喝到月亮也打盹。你一言,我一语。话稠得很。拍着胸脯说的,都是掏心窝子的话。木心赞美“从前慢”,说“记得早先年少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 是一句……”谁说的话落在地上,都能砸出一个坑来。

从前慢,慢的仅仅是时光吗?不,那时人的心也慢,不会在尘世里慌慌张张地奔跑,有足够的时间,贴近另一颗心,诉说,或倾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孤独,孤独的我们
[黄石文坛]石显润的随笔《​我的家乡下石祥》
绘一幅女人享受的图画
我教孩子写作文之五:《乡村的黄昏》
杨中宇 | 乡村八月节
丰县乡村的初冬:这个时节,是老人们最悠闲安舒的日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