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台球基本技术:再谈台球的发力
我们都知道打台球大体上有三种发力方法
  
  (1)“推”,大部门的初学者所发的都是这种力,而高手在用推的时候,往往因为击点不同和推力的快缓而表现出的功力,则令人叹服;

  (2)“打”,说起这个“打”字,才是台球的精髓所在,“打”的发力是技术含量最高的事了,在这一击中所体现出的力度、速度、硬度是一个优秀选手一生都想去追求并做到完美的目标所在;

  (3)先打后推,也可以称其为“撮”,这种杆法是九球高手最常用的,如应用得当,它在强拉强塞上所表现出来的旋转是为所欲为的。

  下面我们谈一下打台球力的来源,实在每打击一次,你不自觉的就会用七个地方发出力来,大体上有大臂、小臂、手腕、虎口、手指、球杆、杆头。“亚洲球王”林正晃(台湾)老先生曾说:“假如这七种发力你能够充分把握好五种以上,你就是世界级高手。”

  我们再谈回到前面说的三类发力:
  
  (1)“推”,大体上是用小臂带动手腕,手腕顺势推出。戴维斯先生曾经在他的讲座中指出:尽量用底部推和早发力还有中高顿杆去代替普通推杆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2)“打”,大体上是小臂带动手腕,手腕冲在前面,手腕的速度要快于小臂的速度,杆头的速度要快于母球的速度。无论杆出的深浅,杆头的尾劲都不能“飘”和“散”。这里夸大的是腕力,一个不善于使用腕力的球手,永远都是普通球手。这个腕力发杆的手法和怎样在杆和杆头上所表现出来的详细办法,以及怎样把它训练的尽善尽美都是一环接一环的。
  
  “打”的每一击要做到完美,就要把力度、速度、硬度这三度协调到最佳;其中力度大部门是小臂给的,速度和硬度大部门来自于手腕和手指(只是大部门),细微之处只能自己细心体会,小臂和手腕的配合至关重要。所以要形成“动力定型”就要有相对不乱的几个环节:拉杆的是非、发力的迟早及出杆的深浅,要做好这些必需要有系统的、准确的针对性练习,所以就有了诸多的训练方法,如司诺克中的蛇彩,九球中的L型等等,但是这些训练方法巨匠级选手是这样练的,我们也是这样练的,为什么效果大不相同呢?那是由于出杆发力的方法题目,要知道我们训练台球时所做的一切,包括:上位、站位、站姿、手的握法、运杆、节奏等等基本功都是为了发杆这一击,往往我们凭自己的大脑和聪明及悟性又或者道听途说了一些所谓的台球秘诀,自认为境界很高,不断的重复错误,进出一个个的误区,使自己永远在迷途中徘徊。所以古人有云:古之学者必有师。一定要有明师的指点,上行下效,才能学有所成,虚心求教,程门立雪才是真正的秘诀。

  我们看到有些选手寻常打球时的准度和线路都无懈可击,但一到了比赛只能有寻常的七成水准,这都是由于其杆法不够,用不了精确的母球击点,当然也没有精确的母球落点,不能象亨得利那样可以在很小的范围内打过百度,当然也谈不上有“深旋转”的冠军水准。母球快则快矣,线路好则好矣,但是范围过大,不够直接,不能做到“慢”、“小”、“精”,台球中所说的“抗压力”就表现在这里;

  (3)先打后推,也就是“撮”,这种杆法在加塞时比“打”和“推”都强烈,很多是加上了大臂和虎口的气力,在“撮”时手指不象“打”那样在完成击球时抓紧球杆。“撮”要留意的是:气力是匀加速的,要平均加力,并且出杆越慢,硬度越强,穿透越完整,塞就越大,效果越好。

  前面所谈的三类发力对母球和目标球撞击后的效果各不相同,可以根据力的大小、塞的强弱来判断撞击后的母球走向。(撞击的最初分离角如没有旋转的情况下为90o,包括上下旋)把握高中低杆的分离角,你才能准确的运用旋转,你才能体会到旋转中的“提前量”,你才能学习什么叫“科学的旋转”(科学的旋转加上各种杆法才叫真正的正确无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台球的三种发力技巧
台球高手启动力量的独门绝技!
什么是台球AK点和出杆延伸 击球如何做到发力通透
最详尽和最科学的台球教程 怎样打台球[推荐
台球跳球击打技巧-张树春讲跳球 _ 我的147
[看图学台球]-台球瞄准技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