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6个摆脱情绪内耗的方法,你一定要知道
userphoto

2022.07.20 广东

关注

常常收到这样的留言:

我总是莫名的情绪低落,心情不好,为了一点点小事,难受、纠结好久;

明明什么都没做,就觉得心累,感觉一点力气都没有,就连最简单的事,都不愿意去做,一直拖着,直到不得不做;

总是消极、悲观地面对所有的事情,对于还没有发生的事,已经感觉到害怕,充满担忧,常常处在焦虑之中。

以上种种迹象都表明,你已经陷入了情绪内耗。

为什么我们常常心累?因为化解负面情绪就已经消耗掉了所有的精力和心力,自然没有更多的力气花在其他事情上了。

情绪内耗越严重,越想躺平,越想拖延,也越焦虑。

长时间的情绪内耗甚至会引起抑郁症等各种心理精神方面的问题。

所以,当你发现自己常常陷入情绪内耗中,就要采取行动改变,而不是一直放任其侵蚀你的身心。

怎么改变情绪内耗的状态呢?《情绪修复全书》这本书就通过对17种情绪和感觉的详细介绍,为我们提出了详细的指导意见。

作者是德国博士、心理治疗师乌多·贝尔和加布里埃莱·弗里克-贝尔,他们被德国《图片报》誉为最著名的情绪专家“贝尔伉俪”。

两位作者基于三十余年的治疗经验,结合详实的理论知识,将生活中常见的情绪和感觉不断打磨,提出行之有效的面对情绪、解决情绪的方法,试图通过这些方法,重新构建自己的生活。正如作者所言“了解并善待自己情绪的人,才能过好这一生”。

如果你正饱受情绪内耗的折磨,不妨试试书里的这几种方法:

1.

解决人为式羞耻,不再惧怕外界评价

“我特别在意别人的眼光,生怕自己什么事情做不好就被别人说。一旦有人说我不好,我就会非常难受,特别有挫败感。”

这是与一位读者交流时,她提到的自己的困扰,她总是太过于在意外界的眼光和评价,这让她做什么事都畏手畏脚,也常常为别人的一句话内耗很久。

过度在意别人的眼光,常常是因为别人的负面评价激发了我们的羞耻感,当别人过度、频繁地否定、打击你的时候,羞耻感就会更加的强烈。

因此想要不再受外界评价的困扰,就要学会正确面对羞耻。作者在书中将羞耻分为天然的羞耻和人为的羞耻。天然的羞耻是人类对展露私密的羞耻,而人为的羞耻则是诸如别人的嘲笑、讥讽、辱骂、暴力行为等等触发的羞耻感。

书中说到天然的羞耻是帮助我们捍卫隐私的,是不能被抛弃和拒绝的,而人为的羞耻才是需要我们解决的。

对于解决人为的羞耻,作者给我们的建议是,首先认真对待并且尊重羞耻感;其次,要区分你的羞耻到底来自哪里?是天然的还是来自人为的?如果是人为的羞耻就让它“哪来的回哪去”。

太在意外界的评价就是人为的羞耻在作祟。这并不意味着自己真的不好,但是这样的羞耻总是对我们产生消极的影响,所以要尽可能地拒绝和抛弃,不要让它停留在自己身上太久。

2.

摆脱愧疚感,拒绝做讨好型人格

“明明不是我的工作,但是别人一旦要求我,我就会立马答应,甚至会放下自己的事去帮助别人,因为我总是害怕别人会因为我的拒绝而不开心。”

“明明已经很累了,但是朋友叫我聚会,还是会立马同意,因为害怕我不去,扫了大家的兴致,但真的好想拒绝啊。”

”总是被别人的情绪所影响,别人情绪不好,就会下意识觉得是不是我的问题造成的,总是反思自己哪里做的不好,这样子久了真的好心累。”

这些心路历程,对讨好型人格的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吧。讨好型人格的人总是想“牺牲自己,成全别人”,他们想通过“讨好”获得自己想要的,然而往往事与愿违,因为一旦别人习惯你的“讨好”,那么这些“讨好”不但不会让你得偿所愿,反而会被别人无条件、无底线的利用,而这种靠压抑自己的“讨好”也会在有一天彻底爆发,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

之所以成为讨好型人格,常常是因为愧疚感在作祟:不顺着别人的心意、拒绝别人,就觉得对别人有愧。那么想要改变讨好型人格,就要摆脱这种原因造成的愧疚。

作者对愧疚这种情绪提出的最重要的一条建议是把罪过和负罪感区分开来

正如作者所说:“不是你的过错,就不要轻易认领这件令人沉重的包裹。请遵从基本的“投递原则”:把它退回发件人,从现在起,拒绝签收此类包裹!”

很多讨好型人格都不懂得拒绝,也总是习惯在自己身上找问题,如果按照书中的方法,意识到自己并没有做错,也没必要对别人的快乐负责,那么我们就根本不会产生对别人的负罪感,也就不需要通过讨好别人来减轻莫须有的负罪感,这样讨好型人格的问题就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3.

正确面对恐惧,改变焦虑

“如果考不上心仪的大学该怎么办?

“如果找不好工作?在xx岁之前,还赚不到钱怎么办?”

“如果再过几年依然一事无成,怎么办?

我想大部分人,都有过这样的担心吧,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面临的世界越来越残酷,担心的事情也会越来越多。

对于现代人来说,焦虑已经是大多数人如影随形的“老朋友”了,焦虑的本质原因是对于未来无法掌控的事情所产生的恐惧。

轻微的焦虑会促使我们进步,而重度的焦虑不仅加重内耗,还会有患上焦虑症的风险,对生理和心理造成双重打击和伤害。

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不要将希望寄托于摆脱恐惧上,而是要接受恐惧。

作者在书里说到:“如果人们接受自己心有恐惧的事实,并且接受恐惧的形式,那么事情就变得简单,恐惧感也会因此而减轻。”

书中提到了一个方法,写恐惧日记。如果你对未来充满恐惧,那么你可以详细的写下让你恐惧的事情,并且写出恐惧的原因,以及可以做哪些事减少这些恐惧。同样地,也要记录下那些不恐惧的时刻,或者战胜恐惧的时刻。因为当你满篇记录都是恐惧的事情时,就会认为生活已经被恐惧填满。

接受恐惧,我们的焦点就不会只停留在未知的恐惧上,反而会看到除了恐惧之外未知的美好。

4.

投入悲伤,拥抱小确丧

“为什么所有的努力都前功尽弃了?”

“为什么别人都那么开心,只有我那么难过?”

“为什么那些糟糕的经历偏偏要发生在我身上?”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沮丧、失落时刻吧,因为一些大大小小的事,总是陷入到悲伤的情绪当中,想摆脱却怎么也摆脱不了。

这样的情绪真让人无力啊!低迷的状态使我们没办法专注于当下要做的事情,何况沉浸在悲伤的时间太久,不仅会感到压抑和抑郁,还会产生自责、自我否定的心理,感觉自己在浪费大好时光,偏偏又控制不了。

面对悲伤,作者认为与其对抗悲伤,不如投入悲伤,允许悲伤的存在

作者建议我们最重要的是有勇气分享和表达悲伤。正如作者所说:“人们悲伤时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并不是悲伤本身,而是独自忍受悲伤时的孤独。

是啊!明明已经很难过了,就不要告诉自己“没什么好难过的”;明明觉得很委屈,就不要强忍着把眼泪憋回去;明明心里过不去,就不要对自己说都过去了。

找朋友倾诉也好,发表在社交网络也好;放声大哭也好,吃一顿好吃的也好;寻求安慰也好、寻找关怀也好……当你全情投入地感受悲伤的时候,回头发现已经没那么难受了。

5.

改善嫉妒,停止比较

“总是忍不住和别人比较,总觉得别人比我厉害,比我优秀。”

“同龄人都过上了不错的生活,好像只有自己还在原地。”

“遇到比我厉害的人,会忍不住嫉妒,虽然知道这样不应该,但就是控制不住。”

大部分人的情绪内耗都来自于比较:我们太容易看到别人的好,从而以此对标自己的不好。过于比较,就会嫉妒,轻微的嫉妒是进步的动力,而严重的嫉妒便会使人心理扭曲,产生心理问题。

作者在书中指出,改善比较和嫉妒,一要寻找自我贬低和自我价值观念缺乏的根源;二要转变视角。

只有找到自我贬低和自我价值缺失的根源所在,才能够重新修正自我,建立一个全新的自我,正如作者所言:“把一个减分的自我塑造为加分的自我。”

同时,也要把自己的目光和视角从别人身上转移到自己身上,多花时间和精力专注在自己身上。

比如别人优秀的地方,可以学习、可以借鉴;别人厉害的地方,可以多吸取经验,为自己所用。当然了,也要多看看自己的优秀厉害的地方,不要总是总是聚焦在自己的缺点上,而要多看看自己优点。

做到上面两点之后,就会发现生活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关注,值得努力的事情,而比较远没有那么重要。

6.

捕捉幸福,而不是等待幸福

“好像从来都没有感觉过真正的快乐。”

“总是觉得幸福离自己好远,是自己不配拥有吗?”

“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让自己快乐,让自己幸福。”

是呀,越长大快乐变得越奢侈,幸福好像也很难获得。但是作者在书里面告诉我们,幸福是转瞬即逝的,我们要捕捉幸福,而不是等待幸福。

作者说:“对大多数人来说,快乐和幸福与我们拥抱快乐、幸福的时刻有很大关系。

很多时候,常常是那些微不足道、视而不见的体验构成了你的快乐和幸福,但却被你忽视了。

也许你现在正悠闲地坐在一个地方,吃着自己喜欢的美食,看着喜欢的综艺,这时候的你就在体验着幸福和快乐呀。

但同时这些幸福快乐的体验也是转瞬即逝的,所以我们能做的是尽量捕捉生活中每一个幸福的时刻,并且在当下全身心感受,这样你的幸福感才会越积越多。

我们每天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不管哪一种情绪,它的产生都是合理的,都值得被我们善待。只有认真对待自己的情绪,这些情绪才会变得有意义,才会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们与生俱来的七情》
我们与生俱来的七情[我们与生俱来的七情]
人生十情
七情,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软肋”
情绪觉察——我们情绪背后隐藏的真实需求是什么?
27种:通常把情绪归为幸福,悲伤,愤怒,惊讶,恐惧和厌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