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速高铁建设优化理论与实际结合
userphoto

2023.02.04 河北

关注
高速全长141公里,率先启动5G高铁规划、建设,建设全国首条全程全网5G覆盖的高铁线路,5G建设项目是在现网已开通运营的高铁线路上进行5G设备新增和替换,属于国内首次,而且建设时间紧、优化维护难度大,是一项超常规项目。高铁途径河流、隧道、农田、城区与城中村等多种场景,周边公网负荷需求高,覆盖优化难度大。高铁车体损耗大,行驶速度快,复兴号已提速至350km/h,小区切换频繁且频偏大,高铁现网用户多,负荷高,4G小区合并导致容量损失,5G将来也面临容量问题。
多普勒频偏大
多普勒频偏产生OFDM符号内和符号间干扰,严重时会造成接收方无法解调出发送方的发射数据,最终造成UE无法接入网络。5G采用2.6G频谱,自高铁提速后,多普勒频偏带来的挑战增加。
多普勒频移计算公式为:
其中:
Δf为多普勒频移,上行多普勒频移计算时f对应上行发射频率,下行多普勒频移计算时f对应下行发射频率,对于NR 2.6G系统来说,上下行频率是一样的;
θ 为终端移动方向和信号传播方向的角度;
v 是终端运动速度,m/s;
C 为电磁波传播速度,3*108m/s;
F 为载波频率。
以下为高铁场景通信时的频移产生示意图,假设频偏后接收到的频率为f0 ,当移动台靠近基站时为f0=f+fd,当移动台远离基站时为f0=f-fd。
4.2 车体损耗大
高铁主要有CRH2A/C、CRH3C以及复兴号系列动车组中的CR400AF/BF等车型,复兴号穿透损耗最高达33dB。基于链路预算可得,站间距规划建议保证500m内,超过500m的路段,存在弱覆盖风险,超过800m的严重弱覆盖路段,需及时补点保障覆盖连续。
各车型对应穿透损耗测试参考值(2.6G频段):
车型\频段
列车材质
穿透损耗(dB)
普通列车
铁质
13
CRH1(庞巴迪列车)
不锈钢
24
CRH2(部分动车)
中空铝合金车体
14
CRH3(京津城际)
铝合金车体
29
CRH5(阿尔斯通)
中空铝合金车体
22
CR400AF(复兴号)
铝合金
33
4.3 小区切换频繁
高铁场景速度快,场景复杂,小区切换频繁,过早切换,切换不及时,乒乓切换等问题导致切换不流畅影响下行吞吐率,产生掉话风险,严重影响高铁专网用户的感知体验。
4.4 小区合并导致容量损失
小区合并可减少切换次数,减少干扰,提升用户感知。4G时代,随着高铁负荷的提升,小区合并后多小区共享无线资源导致容量损失的弊端也逐步显现。
一、高铁5G专题优化
针对高铁5G优化存在的困难,5G专题优化项目, 经过3个月的优化摸索,包括策略制定,基础优化,新功能新技术应用,用例测试验证,参数优化等动作,使得高铁5G优化初见成效。
锚点和NR频率策略
为了进一步提升高铁专网客户感知,制定公网频率应遵循规避高铁专网,确保高铁专网质量优先的原则。涉及到频率、组网策略、容量等多方面的优化调整,先对沿线公网小区进行调整,减少公网信号对高铁专网影响。频率原则和组网策略如下:
ü高铁专网5G NR:使用100M MHz带宽(2515~2615 MHz);
ü高铁专网FDD1800:使用15MHz带宽(1805.1MH~1820.1MHz),以1812.6MHz作为中心频点(频点号1276),FDD1800作为锚点站;
ü高铁专网TDD D频段:使用D7频段、D8频段,为NR 100M腾挪出原先D2频段资源;
ü沿线公网:使用FDD 10MHz(1820~1830 MHz)频段,TDD D3、D8频段;高铁沿线2公里内和扫频发现的锚点干扰小区调整至FDD(1820~1830 MHz)10MHz,以1825 MHz作为中心频点(频点号1400),沿线2公里内的GSM1800一并退频(高铁专网GSM900频段小区设置为低速小区作为公网补充覆盖);
高铁及周边2公里内频段设置规范要求:
网络类型
频段
显示频点
带宽
中心频率
频率范围
备注
周边公网
D3
40936
20M
2624.6 MHz
2614.6~2634.6 MHz
1、周边2公里公网退频D1、D2
2、高铁FDD1800使用频点1276带宽15M
高铁专网
D7
41139
20M
2644.9 MHz
2634.9~2654.9 MHz
公专共用
D8
41339
20M
2664.9 MHz
2654.9~2674.9 MHz
高铁专网
FDD1800
1276
15M
1812.6MHz
1805.1~1820.1 MHz
周边公网
FDD1800
1400
10M
1825MHz
1820~1830 MH
5.2 最大12RRU合并减少切换
高铁主要分为隧道外/隧道内两种场景,隧道外采用8T8R RRU5250,隧道内使用2T2R RRU5152,最大支持12个8T8R RRU或 12个2T2R RRU小区合并。
隧道外建设场景:
5G侧基带板出纤,最大支持12个8T8R RRU(5250)组合并小区。
隧道内建设场景:
5G侧基带板出纤,最大支持12个2T2R RRU(5152)组合并小区。
方案效果:
小区合并前,列车经过6个发射点(背靠背,共12个RRU),小区切换发生14次,小区合并后,仅需切换2次(切换入1次,切换出1次)。
5.3 超级小区HyperCell增强容量
与4G时代不同,5G小区合并后可组成可独立调度的超级小区HyperCell,降低因合并带来的无线频率无法单独使用而造成的容量损失,可将连续覆盖的多个发射点(拉远站)对应的覆盖区域合并为一个小区来提供业务。具体实现是5G在广播信道实现共小区,但在业务信道形成各发射点一个可独立调度逻辑小区,显著提高HyperCell小区容量,最大支持12个TRP合并为一个小区。
 
5.4 增强上下行纠偏功能
方案描述:
高速移动引起的多普勒频偏会加重子载波间干扰,降低信噪比,同时会导致符号间相位偏差,影响信道估计。为了降低多普勒频移,在高速场景下的上行采用AFC算法(自动频率控制),小区通过小区指示参数Cell.HighSpeedFlag来配置为高速小区。
初始纠偏:UE进行随机接入时,eNodeB通过随机接入前导检测到接入UE的频移,并进行纠偏。初始纠偏后,UE就可以在PUSCH上传输接入信令。
持续纠偏:UE接入网络后,eNodeB根据UE的导频信号进行频移估计,所得到的频偏作为UE频率纠正的持续输入。
纠偏原理:
方案效果:
开启功能后最高满足500KM/h需求,支持基于Additional DMRS的上行纠偏算法以及下行预纠偏算法可以实现更好纠偏性能,开启高速小区纠偏后,整体SINR提升6dB,速率提升43%。
行标签
NR Serving SS-RSRP(dBm)
NR Serving SS-SINR(dB)
NR PCC DL Avg MCS
RANK数
满调度折算(Mbps)
基线
-96.35
19.58
14.18
1.71
142
低速小区
-99.65
13.36
14.24
1.41
99
5.5 辅载波盲配置降低切换时延
方案描述:
移动性管理是保证用户在移动过程中能保持连续性,避免由于无法接续导致掉线影响感知,而在移动性管理中,切换的时延快慢对业务的感知体验有着直接影响,特别是在高铁这种高速移动场景下,对切换时延有着更高的要求。在锚点和5G共站同覆盖场景下,打开辅载波SCG盲配置功能,当UE初始接入或者切换入时,eNodeB选择配置有盲标识的NR小区发起辅站添加流程,不启动B1测量,减少不必要的测量时间(50ms~100ms)。详细信令流程如下图所示:
方案效果:
对比NSA盲添加SCG功能开启前后的切换信令流程及切换时延情况,从信令上对比分析,不开启NSA盲添加SCG功能的信令流程比开启NSA盲添加SCG功能的信令流程要多个B1测量流程;从切换时延上对比分析,开启NSA盲添加SCG功能后,比不开启NSA盲添加SCG功能的情况下切换时延要缩短300~400ms,可见,开启该功能后,不需要通过B1测量评估判决后再添加辅载波,明显降低切换时延。
1)不开启NSA盲添加SCG功能的情况下,平均切换时延约561ms,切换时延较长。
参数设置
测试次序
LTE发起切换尝试时刻
目标SgNB接入完成时刻
用时
不设置盲添加
第1次
17:23:06.172
17:23:06.751
579ms
第2次
17:27:25.732
17:27:26.174
443ms
第3次
17:29:33.584
17:29:34.246
662ms
2)开启NSA盲添加SCG功能的情况下,平均切换时延约126ms,切换时延较短。
参数设置
测试次序
LTE发起切换尝试时刻
目标SgNB接入完成时刻
用时
设置盲添加
第1次
17:07:05.784
17:07:05.909
125ms
第2次
17:10:12.544
17:10:12.671
127ms
第3次
17:13:28.947
17:13:29.074
127ms
5.6 车速差异化导频配置方案
方案描述:
频偏对信号的影响在时域上表现为信号的相位旋转, gNodeB利用上行成对的DMRS符号进行频偏估计,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子帧内相邻两个DMRS符号的相位差,计算两个导频符号时间间隔相位旋转对应的频偏fd。所得到的频偏fd作为UE发射频率纠正的持续输入,尽可能降低多普勒频移的影响,满足高速移动的性能需求。针对终端在不同车速场景下,上行附加DMRS POS1/POS2进行验证。
4/5G上行纠偏方式区别如下图所示:
方案效果:
Addtion DMRS POS2开启后,低速场景下行峰值速率下降。建议车速低于100km/h场景addtion DMRS改为POS1,200km/h以上的车速可开启addtion DMRS改为POS2。
 
5.7 同频移动性参数组优选
方案描述:
NR同频移动性参数组主要包含如下三个参数,
IntraFreqHoA3Hyst:同频切换幅度迟滞,该参数表示同频切换及异频切换测量事件A3的幅度迟滞,可减少由于无线信号波动导致的同频或异频切换事件的触发次数,降低乒乓切换以及误判,该值越大越容易防止乒乓和误判。
IntraFreqHoA3Offset:同频切换偏置,该参数表示同频切换中邻区质量高于服务小区的偏置值。该值越大,表示需要目标小区有更好的服务质量才会发起切换。
IntraFreqHoA3TimeToTrig:同频切换时间迟滞,该参数表示同频切换及异频切换测量事件A3的时间迟滞。当同频或异频切换A3事件满足触发条件时并不能立即上报,而是当该事件在时间迟滞内,一直满足上报条件,才触发上报该事件测量报告。该参数可以减少偶然性触发的事件上报,并降低平均切换次数和误切换次数,防止不必要切换的发生。
基于高速移动场景,目前有两组切换参数如下表,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参数组
IntraFreqHoA3Offset
(0.5dB)
IntraFreqHoA3Hyst
(0.5dB)
IntraFreqHoA3TimeToTrig
(毫秒)
参数组1
2
2
320MS
参数组2
0
2
128MS
方案效果:
基于测试结果,高铁切换参数组1优与参数组2,建议采用参数组1,针对个别切换不及时的小区,可根据实际情况优化:
行标签
NR Serving SS-RSRP(dBm)
NR Serving SS-SINR(dB)
NR PCC DL Avg MCS
RANK数
满调度折算(Mbps)
切换参数组1
-96.35
19.58
14.18
1.71
142
切换参数组2
-94.28
18.44
13.44
1.76
128
5.8 多维度基础RF优化
方案描述:
无线侧80%以上问题主要为基础优化问题,分为覆盖类(无覆盖/弱覆盖/越区覆盖等),干扰类(系统内/系统外),基础参数类,移动类等,基础优化占优化周期90%的时间。东莞段率先完成全段开通,当前东莞段存在典型RF问题如下:
1)车站附近3个锚点小区干扰严重导致掉话,导致NR无法接入;
2)部分路段存在3个隧道发射点间距超过1km的问题,涉及3个小区,NR弱覆盖掉话;
3)锚点2个小区乒乓切换,且共站NR小区弱覆盖;
方案效果:
经过一轮覆盖优化、干扰排查、参数核查以及移动性参数优化等动作,对比建设初期东莞段整体路测指标如下,可见覆盖和速率均有较大幅度提升。
通过高铁5G专题优化经验,总结了一套适用于基于中国移动NSA架构下高铁5G专网的规划优化主要方法。面对高铁特殊场景带来的挑战,逐个困难点梳理分析,通过锚点和NR频率策略制定,高铁5G新特性新功能应用,车速差异化导频配置研究,移动性参数优化,多维度基础RF优化等专题优化提升高铁5G性能,对应的方案可推广适用于全国高铁5G场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药物预测R包之pRRophetic
2022年日历表(一月一张打印版)
二十四山立向线法大全
旧电脑比新电脑还好用还流畅的方法
WLK-生存猎常用宏
6个完全免费的录音转文字神器,让你事半功倍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