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潜夫论》卷5贤难诗解3智士共默随声逐响未足信焉国卒何监

潜夫论》卷5贤难诗解3智士共默随声逐响未信焉国卒何监

题文诗:

所谓贤难,非贤难也,免则难也.大圣群贤,

功成名遂,或爵侯伯,或位公卿,尹据天官,

柬在帝心,宿夜侍宴,名达而,犹有若此,

则又况乎,畎亩佚民,山谷隐士,因人乃达,

,乃信者乎?智士所以,钳口结舌,

括囊共默,而已者也.闾阎凡品,何独识哉?

苟望尘剽,声而.觀其論也,非能本,

行跡,察臧否,之虛實也;面誉我者,

直以为智,谄谀己者,直以为仁,处奸利者,

直以为行,窃禄位者,为贤尔.复知,

孝悌之原,忠正之,纲纪之化,本途之归?

鲍焦所以,立枯道左,徐衍所以,沧海.

:一犬吠形,百犬吠声.世之疾此,

固久矣哉!吾伤世之,不察真伪,之情也故,

设虚义以,喻其心曰:今观宰司,取士有似,

司原之佃.昔司原氏,燎猎中野.鹿斯东奔,

司原;西方之众,有逐狶者,闻司原噪,

竞举音而,和之司原,闻音之众,反辍己逐,

而往伏焉,浴垩.司原喜,以获白瑞,

珍禽,尽刍豢单,囷仓养之.豕俛仰嚘,

为作容声,司原愈珍.居无何,烈风兴而,

泽雨,巨豕,涂渝,骇惧,

真声出,乃知是家,之艾猳尔.随声,

逐响之过,,信焉.虚情假义.

于士,目见贤则,不敢用,耳闻贤则,

恨不及.虽自有知,犹不能取,必待群司,

之所举则,惧失麟鹿,而获艾猳.奈何世主,

不分者也?未遇风雨,之变者故.俾使一朝,

奇政,险隘之徒,阘茸之质,亦将别矣.

国难之时,方显贤良.众小朋党,而固,

谗妒群吠,啮贤,祸败岂希?三代以覆,

列国以灭,后人也者,犹不能,此万官所,

以屡失守,而天命数,靡常者也.经有:

国既卒斩,何用不监!时君俗主,不此察也.

【原文】


 
故所谓贤难也者,非贤难也,免则难也。彼大圣群贤,功成名遂〔1〕,或爵侯伯,或位公卿,尹据天官〔2〕,柬在帝心〔3〕,宿夜侍宴〔4〕,名达而犹有若此〔5〕,则又况乎畎亩佚民、山谷隐士〔6〕,因人乃达,时论乃信者乎〔7〕?此智士所以钳口结舌〔8〕,括囊共默而已者也〔9〕。
【注释】

〔1〕老子文。
〔2〕汉书李寻传云:“充备天官。”详忠贵篇注。○俞樾云:'“尹”字无义,疑“尸”字之误。书序:“康王既尸天子,遂诰诸侯。”此用“尸”字,即本书序文也。明闇篇:“尹其职而策不出于己。”“尹”字亦当为“尸”。’
〔3〕论语。“柬”今作“简”。
〔4〕管子禁藏篇云:“宿夜不出。”按“宿”当作“●”。说文云:“●,早敬也。●,亦古文●,从人、●。宿从此。”诗有駜云:“夙夜在公,在公载燕。”汉书严助传云:“助侍燕从容。”“宴”与“燕”通。
〔5〕王先生云:'“名达”下有脱字。’继培按:论衡艺增篇:'诗云:“鹤鸣九皋,声闻于天。”言鹤鸣九折之泽,声犹闻于天,以喻君子修德穷僻,名犹达朝廷也。’“名达”亦谓“名达朝廷”矣。
〔6〕汉书梅福传云:“隐士不显,佚民不举。”庄子刻意篇云:“此山谷之士。”
〔7〕“时”义与“时其亡”之“时”同。○铎按:时、待古字通。易归妹九四:“迟归有时”,隐七年谷梁传注引作“迟归有待”,是“时”即“待”也。
〔8〕庄子田子方篇云:“口钳而不欲言。”史记袁盎传,盎说绛侯曰:“君今自闭钳天下之口”,汉书盎传作“箝”。五行志又云:“臣畏刑而拑口。”箝、拑与“钳”同。颜师古注并云:“尔也。”邓析子转辞篇云:“左右结舌。”汉书李寻传云:“智者结舌。”杜周传,杜业上书云:“尚书近臣皆结舌杜口。”○铎按:笺“盎说绛侯”,当作“盎说丞相申屠嘉”。周书芮良夫篇云:“贤智箝口。”笺所引皆非其朔。
〔9〕易坤六四:“括囊,无咎无誉。”“共”读为“拱”。汉书鲍宣传云:“以拱默尸禄为智。”后汉书左雄传云:“方今公卿以下,类多拱默。”

【原文】

且闾阎凡品〔1〕,何独识哉?苟望尘剽声而矣〔2〕。觀其論也,非能本閨之行跡〔3〕,察臧否之虛實也〔4〕;直以面誉我者为智〔5〕,谄谀己者为仁〔6〕,处奸利者为行〔7〕,窃禄位者为贤尔〔8〕。岂复知孝悌之原,忠正之直〔9〕,纲纪之化,〔10〕本途之归哉?此鲍焦所以立枯于道左〔11〕,徐衍所以自沈于沧海者也〔12〕。
【注释】

〔1〕说文云:“闾,里门也。阎,里中门也。”汉书武帝子戾太子传云:“江充布衣之人,闾阎之隶臣耳。”
〔2〕后汉书马融传云:“羌胡百里望尘,千里听声。”“剽”旧作“僄”。按交际篇云:“苟剽声以群谀。”今据改。汉书朱博传云:“耳剽日久”,颜师古注:“剽,劫也,犹言行听也。”
〔3〕“”蓋“”之誤。尔雅释宫云:“宫中之门谓之闱,其小者谓之闺。小闺谓之合。”淮南子主术训云:“责之以闺合之礼,奥窔之闲。”史记汲黯传云:“黯多病,卧闺合内,不出。”汉书司马迁传答任安书云:“身直为闺合之臣。”循吏文翁传云:“使传教令,出入闺合。”颜师古注:“闺合,内中小门也。”闺合行迹,犹云“门内之行”也。汉书严朱吾邱主父徐严终王贾传赞云:“察其行迹。”
〔4〕诗抑云:“未知臧否。”
〔5〕大戴礼文王官人篇云:“面誉者不忠。”
〔6〕孟子云:“与谗谄面谀之人居。”
〔7〕汉书张苍传云:“苍任人为中候,大为奸利。”贡禹传云:“谓居官而致富者为雄桀,处奸而得利者为壮士。”○铎按:今人谓有能为“行”,盖古语之遗也。
〔8〕周礼太宰:“八则治都鄙,四曰禄位以驭其士。”大戴礼曾子立事篇云:“无益而厚受禄,窃也。”论语云:“臧文仲其窃位者与?”文子上仁篇:'老子曰:“不以德贵,窃位也。”’后汉书杜诗传云:“久窃禄位。”
〔9〕“直”疑“真”。○铎按:“直”疑“■”之坏。
〔10〕诗棫朴云:“纲纪四方。”
〔11〕说苑杂言篇云:“鲍焦抱木而立枯。”事见韩诗外传一。○铎按:亦见新序节士篇。
〔12〕汉书邹阳传上吴王书云:“徐衍负石入海”,服虔曰:“周之末世人也。”
【原文】


谚曰:“一犬吠形,百犬吠声〔1〕。”世之疾此固久矣哉〔2〕!吾伤世之不察真伪之情也,故设虚义以喻其心曰:今观宰司之取士也,有似于司原之佃也〔3〕。昔有司原氏者,燎猎中野〔4〕。鹿斯东奔〔5〕,司原纵噪之〔6〕。西方之众有逐狶者〔7〕,闻司原之噪也,竞举音而和之〔8〕。司原闻音之众,则反辍己之逐而往伏焉,遇夫俗恶之狶〔9〕。司原喜,而自以获白瑞珍禽也〔10〕,尽刍豢单囷仓以养之〔11〕。豕俛仰嚘咿〔12〕,为作容声,司原愈益珍之。居无何〔13〕,烈风兴而泽雨作〔14〕,灌巨豕而恶〔15〕涂渝〔16〕,逐骇惧〔17〕,真声出,乃知是家之艾猳尔〔18〕。此随声逐响之过也,众遇之未赴〔19〕信焉。
【注释】
〔1〕风俗通正失篇言淮南王事云:“后人吠声,遂传行耳。”又怪神篇言李君神事云:“目痛小疾,亦行自愈。众犬吠声,因盲者得视,远近翕赫。”晋书傅玄后咸传云:“一犬吠形,群犬吠声。”皆本此谚。
〔2〕论语云:“久矣哉,由之行诈也!”
〔3〕襄四年左传虞箴云:“兽臣司原。”易系辞下传云:“以佃以渔”,释文引马融注:“取兽曰佃。”
〔4〕尔雅释天云:“宵田为燎”,郭注:“即今夜猎载炉照也。”“燎”与“獠”通。○铎按:诗魏风伐檀笺:“宵田曰猎”,即本尔雅,是“燎”即“猎”也。
〔5〕诗小弁云:“鹿斯之奔。”○铎按:斯,语助也。说见经传释词。
〔6〕御览八百卅二作“从而噪之”。郑语云:“王使妇人不帏而噪之”,韦昭注:“噪,讙呼。”
〔7〕方言云:“猪,南楚谓之豨。”“狶”与“豨”同。
〔8〕楚辞离骚王逸注:“竞,并也。”
〔9〕王先生云:'“俗恶”当作“浴垩”。垩,白土也。豕浴于垩则色白,故司原误以为白瑞。及泽雨灌豕,垩涂渝败,乃复艾豭之本质耳。’
〔10〕御览九百十四引白虎通云:“禽者何?鸟兽之总名,明为人所禽制。”
〔11〕楚语云:“刍豢几何?”韦昭注:“草养曰刍,谷养曰豢。”吕氏春秋仲秋纪高诱注:“圆曰囷,方曰仓。”○铎按:汉书谷永传师古注:“殚,尽也。音单。”尽、单互文。
〔12〕后汉书文苑传赵壹赋云:“伊优北堂上”,章怀注:“伊优,屈曲佞媚之貌。”“嚘咿”与“伊优”同。○铎按:“嚘咿”盖如后世所书“嚘呦”,鸣声也。
〔13〕汉书陈平传云:“居无何”,颜师古注:'“无何”犹言“无几时”。’
〔14〕王先生云:'“泽”疑“淫”。’继培按:说苑辨物篇,越裳氏译曰:“久矣,天之无烈风淫雨!”○铎按:“泽雨”盖谓山泽猝发之雨,非必字讹。
〔15〕“恶”当作“垩”。
〔16〕○铎按:尔雅释言:“渝,变也。”说文:“渝,变也。”下文“风雨之变”即承此言。
〔17〕王先生云:'“逐”当为“豕”。’
〔18〕定十四年左传云:“盍归我艾豭?”说文云:“豭,牡豕也。”“猳”与“豭”同。
〔19〕“赴”疑“足”。○铎按:说文:“赴,趋也。”史记伯夷列传:“趋舍有时”,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谓“趋”借为“取”。“赴信”犹言“取信”耳。
【原文】


今世主之于士也,目见贤则不敢用,耳闻贤则恨不及〔1〕。虽自有知也,犹不能取,必更待群司之所举〔2〕,则亦惧失麟鹿而获艾猳〔3〕。奈何其不分者也?未遇〔4〕风雨〔5〕之变者〔6〕故也。俾使一朝奇政两集〔7〕,则险隘之徒〔8〕,阘茸之质〔9〕,亦将别矣。
【注释】
〔1〕鬼谷子内揵篇云:“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
〔2〕汉书韦贤传,韦孟谏诗云:“明明群司。”
〔3〕说文:“麟,大牝鹿也。”
〔4〕“遇”旧作“过”,据程本改。
〔5〕“雨”字旧脱。
〔6〕“者”字疑衍。○铎按:涉上“者”字而衍。
〔7〕“两”当作“雨”。论衡定贤篇云:“文墨两集”,误与此同,其自纪篇云:“笔泷漉而雨集。”“雨集”本孟子。
〔8〕楚辞离骚云:“惟党人之愉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9〕史记贾谊传云:“阘茸尊显。”
【原文】


夫众小朋党而固位〔1〕,谗妒群吠啮贤〔2〕,为祸败也岂希〔3〕?三代之以覆,列国之以灭〔4〕,后人犹不能革〔5〕,此万官所以屡失守〔6〕,而天命数靡常者也〔7〕。诗云:“国既卒斩,何用不监〔8〕!”呜呼!时君俗主〔9〕不此察也。
【注释】
〔1〕汉书楚元王传刘向封事云:“众小在位,而从邪议,歙歙相是,而背君子。”又云:“朋党比周,称誉者登进,忤恨者诛伤。”翟方进传云:“内求人主微指,以固其位。”
〔2〕楚辞怀沙云:“邑犬群吠兮,吠所怪也。诽骏疑杰兮,固庸态也。”晏子春秋问上云:'人有酤酒者,为器甚洁清,置表甚长,而酒酸不售。问之里人其故,里人云:“公之狗猛,人挈器而入,且酤公酒,狗迎而噬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夫国亦有猛狗,用事者是也。有道术之士,欲干万乘之主,而用事者迎而龁之,此亦国之猛狗也。’“龁”韩诗外传七作“啮”。
〔3〕晋语云:“祸败无已。”
〔4〕管子五辅篇云:“暴王之所以失国家,危社稷,覆宗庙,灭于天下,非失人者,未之尝闻。”
〔5〕襄十四年左传云:“失则革之”,杜注:“革,更也。”晏子春秋谏上云:“行不能革。”
〔6〕楚语观射父云:“五物之官,陪属万,为万官。”又云:“失其官守。”
〔7〕诗文王云:“天命靡常。”(天行有常
〔8〕节南山。(国运已经衰落得如此不堪,你为什么还这样熟视无睹
〔9〕汉书艺文志论诸子云:“时君世主,好恶殊方。”吕氏春秋异宝篇云:“其主俗主也”,高诱注:“俗主,不肖凡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潜叹〔一〕第十
潜夫论 边议 第二十三
《容斋随笔·卷十·日饮亡何》
卷五十七 ◎地部二十二
【国学典籍】《容斋随笔》卷十---日饮亡何
天干禄位如何来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