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贾谊《治安策》诗解4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割地定制仁义自致

题文诗:

臣迹前事,大抵强者,先反淮阴,王楚最强,

则最先反;韩信倚胡,又反贯高,因赵资则,

又反陈狶,兵精又反;彭越用梁,又反黥布,

用淮南则,又反卢绾,弱最后反.长沙吴芮,

乃在二万,五千户耳,功少最完,势疏最忠,

非独性异,人也亦形,使然也.曩令樊郦,

绛灌据数,十城而王,今虽以,残亡可也;

令信越伦,列为彻侯,而居虽至,今存可也.

然则天下,大计可知.欲诸王之,皆忠附则,

莫若令其,如长沙王;欲臣子之,勿菹醢则,

莫若令如,樊郦;欲天下之,治安莫若,

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

小则,邪心也.令海内势,如身使臂,

臂之使指,莫不制从.诸侯君不,敢有异心,

辐凑并进,归命天子,虽在细民,且知其安,

故天下咸,知陛下明.割地定制,令齐赵楚,

为若干国,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孙毕,

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尽而止,及燕梁等,

它国皆然.其分地众,子孙少者,建以为国,

空而置之,,子孙生者,举使君之.

诸侯之地,其削颇入,汉者,徙其侯国,

及封其,子孙也所,以数偿之;一寸之地,

一人之众,天子,利焉诚以,定治而已,

故天下咸,知陛下廉.地制壹定,宗室子孙,

莫虑不王,下无背叛,之心上无,诛伐之志,

故天下咸,知陛下仁.法立不犯,令行不逆,

贯高利几,之谋不生,柴奇开章,不计不萌,

细民,大臣致顺,故天下咸,知陛下义.

即使赤子,继承天下,之上而安,植遗腹朝,

先帝委裘,天下不乱.当时大治,后世诵圣.

壹动而五,业附陛下,谁惮而久,不为此?

【原文】

臣窃迹前事77,大抵强者先反,淮阴王楚最强,则最先反;韩信倚胡78,则又反;贯高因赵资79,则又反;陈狶兵精,则又反;彭越用梁80,则又反;黥布用淮南,则又反;卢绾最弱,最后反。长沙乃在二万五千户耳81,功少而最完82,势疏而最忠83,非独性异人也,亦形势然也。曩令樊、郦、绛、灌据数十城而王84,今虽以残亡可也85;令信、越之伦列为彻侯而居86,虽至今存可也。

【注释】

77.迹:追寻。迹前事,总结历史的经验。
78.韩信:韩王信。胡:匈奴。
79.因:凭借。资:资助,供给。
80.用梁:利用封为梁王的势力。
81.长沙:长沙王。汉初吴芮被封为长沙王,子孙世袭。在:同“才”。二万五千户,指长沙王所统治的户数。
82.完:保全。
83.势疏:与皇帝关系疏远。
84.樊:舞阳侯樊哙。郦:曲周侯郦商。绛:绛侯周勃。灌:颍阴侯灌婴。
85.以:同“已”。
86.信:韩信。越:彭越。伦:辈。彻侯:爵位名,后避汉武帝刘彻讳改为通侯,又改为列侯,只享受封地的租税,不问封地行政,也不一定住在封地。
【译文】

我私下里考察从前的事件,大体上是势力强大的先反:淮阴侯韩信统治着楚,势力最强,就最先反叛;韩王信依靠了匈奴的力量,就又反叛了;贯高借助了赵国的条件,就又反叛了;陈部队精锐,也反叛了;彭越凭借梁国,也反叛了;黥布凭借淮南,也反叛了;卢绾势力最弱,最后反叛。长沙王吴芮才有二万五千封户,功劳很少,却保全了下来,权势最小而对汉朝最忠顺;这不只是由于性情和别人不同,也是由于形势使他这样。倘若从前让樊哙、郦商、周勃、灌婴占据几十个城为王,那现在他们由于作恶而亡国,也是可能的。假使让韩信、彭越之流,只居于彻侯的地位,即便今天也还能保全,也是可能的。

【原文】
然则天下之大计可知已。欲诸王之皆忠附,则莫若令如长沙王,欲臣子之勿菹醢87,则莫若令如樊郦等;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88。力少则易使以义89,国小则亡邪心。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凑并进而归命天子90,虽在细民91,且知其安,故天下咸知陛下之明。割地定制92,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孙毕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尽而止,及燕、梁它国皆然。其分地众而子孙少者,建以为国,空而置之,须其子孙生者,举使君之93。诸侯之地其削颇入汉者94,为徙其侯国95,及封其子孙也,所以数偿之96;一寸之地,一人之众,天子亡所利焉,诚以定治而已97,故天下咸知陛下之廉。地制壹定,宗室子孙莫虑不王98,下无倍畔之心99,上无诛伐之志,故天下咸知陛下之仁。法立而不犯,令行而不逆,贯高、利几之谋不生100,柴奇、开章不计不萌101,细民乡善102,大臣致顺,故天下咸知陛下之义。卧赤子天下之上而安103,植遗腹104,朝委裘105,而天下不乱。当时大治,后世诵圣。壹动而五业附106,陛下谁惮而久不为此107?

【注释】

87.菹醢:把人杀死剁成肉酱。
88.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多封诸侯国而减弱每个诸侯国的力量。
89.使以义:使之遵守朝廷法纪。
90.辐:车轮中连接轮圈与轮轴的直木。辐凑,归聚。
91.细民:平民。
92.割地定制:定出分割土地的制度。
93.举使君之:让他们去做空置的诸侯国的国君。
94.削颇入汉者:诸侯王有因犯罪.而被削地由汉朝中央政府没收的。因被削之地可能在诸侯国的中心地带,所以下文有“为徙其侯国”的做法。颇,大量。
95.为徙其侯国:把这个侯国迁往他处。
96.数偿之:照数偿还。即将被没收的土地还给他们。
97.“一寸之地”四句:意为天子多封王并非与各诸侯王争利,而是为了稳定国家。
98.莫虑不王:不愁不做王。
99.倍畔:背叛。倍,通“背”。
100.利几:人名,项羽部将,降汉被封为颍川侯,后反叛被杀。
101.柴奇、开章:人名,两人均参与淮南王刘长的谋反事件,为之出谋画策。
102.乡:向。
103.赤子:婴儿。这里指年幼的皇帝。
104.植:扶植。遗腹,遗腹子。
105.朝:朝拜。委裘:亡君留下的衣冠。
106.五业:指上文所说的明、廉、仁、义、圣五项功业。
107.谁惮:惮谁,顾忌什么。谁,何。

【译文】

既然如此,那么天下大计就可以知道了。要想使天下诸侯王都忠心归附汉朝,那最好让他们都像长沙王一样;要想让臣下不至于像韩信那样被杀掉,那最好让他们像樊哙、郦商那徉;要想使天下安定,最好多多建立诸侯国而使他们的势力减小。力量弱小就容易用道义来指使他们,国土小就不会有反叛的邪念。这样就使全国的形势,如同身体使唤手臂,手臂使唤手指似的,没有不听从指挥的。诸侯王不敢有反叛的想法,如同辐条聚向车轮一样,都归顺天子,即使是老百姓,也会知道他们都很安稳。这样,天下就都知道陛下的英明。分割土地,定出制度:把齐、赵、楚三个王国分成若干侯国,让齐王、赵王、楚王的子孙,全都依次受封先人的那份封地,一直到分尽为止。对燕、梁等其他王国也是这样。有些封地大而子孙少的,也都分成若干侯国,暂时空着搁置起来,等着他们的子孙出生以后,再封他当候。诸侯王的封地,有不少已被削除收归汉朝所有的,那就替他们调整侯国所在的地区,等到要封他的子孙到别的地方去的时候,按候国的应有户数,给以补偿。一寸土、一口人,皇帝也不沾他们的,确实只是为了安定太平罢了。这样,天下就都知道陛下的廉洁。分封土地的制度一旦确定,宗室子孙没有不考虑保住自己的统治的。臣子没有背叛的念头,皇帝没有讨伐的想法。所以天下就都知道陛下的仁德。法令制定了,没有人触犯;政令推行了,没有人抵触。贯高、利几一类的阴谋不会出现,柴奇、开章那样的诡计不会萌生。老百姓都向往良善,大臣都向皇上表示恭顺。所以天下就都知道陛下的道义。这样,即使让幼儿当皇帝,天下也很安定;即使立一个遗腹子作天子,让臣子朝拜老皇帝遗留下来的皇袍,天下也不致于混乱。这样,就可以使天下安定无事,后代也称颂陛下的圣明。只要采取这样的措施,上述五个方面的业绩也就随之而来了,而陛下又怕什么而久久不这样办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言观止丨经亦求精——《治安策》(下)
古文观止94:治安策
读《资治通鉴·汉纪六》(九)
360doc网文摘手
汉纪二 太祖高皇帝上之下三年(丁酉、前204)
刘邦的大谋士郦食其曾为他献上一计,被张良称为亡国之计,这是怎么回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