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之道篇《老子指歸》诗解


天之道篇《老子指歸》诗解 

题文诗:

情生清浊,清浊有情,清上濁下,和在中央,

三者俱起,天地以成,陰陽以交,萬物以生.

失之者敗,得之者榮,至清至和,至和至精,

至精至微,至微至深,至深神至,至神自生.

和之所致,剛而不折,柔而不卷,在天爲繩,

在地爲准,在陽爲規,在陰爲矩.不行不止,

不與不取,物以柔弱,氣以堅强,動無不制,

静無不與.天地情深,不利不害,無爲是守,

大通和正,順物深厚,不虚一物,不主一所,

各正性命,达性尽情.盛者自毁,張者自弛,

隱者自彰,微者自顯;不足者益,有餘者損.

禍無常留,福無常處,各受一分,不得兼有.

日中而昃,月滿而缺,四時變化,一消一息.

高山之下,必有深谷;大泉之流,必有激波.

爍金湯石,存於凝冰;裂地之端,陰陽所成.

万物有情,情通万物,真情所致,通无化有.

正文:

天之道,其猶張弓:高者案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奉有餘。孰能有餘而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爲而不恃,成功不居,不欲見賢。 

【指歸】:

天地未始,陰陽未萌,寒暑未兆,明晦未形,有物三立,一濁一清,清上濁下,和在中央。三者俱起,天地以成,陰陽以交,而萬物以生。失之者敗,得之者榮。夫和之於物也,剛而不折,柔而不卷,在天爲繩,在地爲准,在陽爲規,在陰爲矩。不行不止,不與不取,物以柔弱,氣以堅强,動無不制,静無不與。故,和者,道德之用,神明之輔,天地之制,羣生所處,萬方之要,自然之府,百祥之門,萬福之户也。故智者見之謂之智,仁者見之謂之仁,天下以之,日夜不釋,莫之能覩。夫何故哉?以其生物微而成事妙也。 

是以,天地之道,不利不害,無爲是守,大通和正,順物深厚,不虚一物,不主一所,各正性命,物自然矣。故盛者自毁,張者自弛,隱者自彰,微者自顯;不足者益,有餘者損;存者自亡,生者自死;是非自反,吉兇自取。損不可逃,益不可距,禍無常留,福無常處,各受一分,不得兼有。故鱗者無毛,毛者無羽;觸者無牙,角者無齒;見於晝者滅於夜,得於前者失於後。再便重利,未之嘗有。 

不大不小,固一不變,已中其網,不可得解。是以,日中而昃,月滿而缺,四時變化,一消一息。高山之下,必有深谷;大泉之流,必有激波。爍金湯石,存於凝冰;裂地之端,陰陽所成。 

百工所爲,靡不由然。夫弓人之爲弓也,既殺既生,既翕既張,制以規矩,督以准繩。絃高急者,寬而緩之;絃弛下者,攝而上之;其有餘者,削而損之;其不足者,補而益之;弦質相任,上下相權,平正爲主,調和爲常。故弓可抨而矢⑴可行也。 

夫按高舉下,損大益小,天地之道也。反天以順民,逆民以順道,賢者爲佐,聖人爲主,務愛有餘,以爲左右,智者居上,癡者居下,能大爵高,伎小官卑,功尟賞微,勞大禄重,侯王之道。欺敦慤,侮忠信,侵晦,以强居弱,以衆居寡,以達居窮,以高居下。故高而不可劑,盈而不可毁,大而不可破,滿而不可損,剛而不可折,柔而不可卷,孤而不可制,弱而不可取,愚而不可賤,無而不可有。天地祐之若子,人民助之若母,與和常翔,與道終始,天人交順,神明是守。至人之道也。 

是以,聖人之動,無名爲務,和弱爲主。隱而不窮,榮而不顯。辭貴讓富,餘力不取。盈國不入,盈人不友。恒若有失,惕若遭咎。履道合和,常與物友。通天之經,達地之理,成功不居,德流不有。逃名遁勢,玄冥是處,滅端匿迹,無形是守。寂寞虚空,莫能奪與,魁然獨立,與天同道。夫何故哉?憚道之殃,不敢見賢也。 

注釋 


⑴ 怡蘭本作“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子“十守”
天长地久
全真集玄秘要-元-李道纯
【思想文化】《文子十守》
通玄真經即文子卷第二精誠
(2)雲笈七籤卷五十六諸家氣法(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