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葛洪《抱朴子·外篇》卷35审举10试经法立廉吏叙用

葛洪《抱朴子·篇》卷35审举10试经法立廉吏叙用

题文诗:

才学之士,堪秀孝者,已不多得.就令其人,

若桓灵世,举吏不以,财货便安,台阁主者,

则虽诸经,兼本解于,问无不对,犹见诬枉,

使不得过.常追恨于,时执事不,重为之防.

余意新年,当试贡举,今年便使,儒官才士,

豫作诸策,计足周用.集上禁其,留草殿中,

封闭之;临试之时,赋之,人事因缘,

于是.当答策者,会著一处,选台省官,

亲监察之.又严禁其,交关出入,毕事乃遣.

违犯有罪,无赦如此,属托翼窒.明君恃己,

之不可欺,不恃人之,不欺己也.试经法立,

不立学官,人自勤乐.,亦有明解,

法令之状,今在职人,官无大小,不知法令.

或有,微言难晓,小吏多顽,使之决狱,

无以死生,委之以轻,百姓之命,付无知人.

官不知法,为下吏所,欺而不知,决其口笔,

愤愤不能,知食法与,不食不问,不以付主.

或意断事,蹉跌莽撞,不慎法令.亦可令,

廉良吏,明律令者,试如试经,高者,

才品叙用.天下必少,弄法之吏,失理之狱.

【原文】抱朴子曰:才学之士堪秀孝者,已不可多得矣。就令其人若桓灵之世,举吏不先以财货,便安台阁主者,则虽诸经兼本解,于问无不对,犹见诬枉,使不得过矣。常追恨于时执事,不重为之防。

【译文】抱朴子说:有才学的士人值得荐为秀才、孝廉的,已经是不可多得了。即使确实有这样的人,如果在汉桓帝、灵帝的时候,荐举官吏不先以钱财贿赂,让台阁的主事者便利安稳,那即使修各部经典者都有合乎原意的解释,对问题没有不能回答的,还是被诬陷冤枉,让他不能通过。我常常为当时的有关官员不能非常用心地防范这种情况产生感到遗憾。

【原文】余意谓新年当试贡举者,今年便可使儒官才士,豫作诸策,计足周用。集上禁其留草殿中,封闭之;临试之时,亟赋之。人事因缘于是绝。当答策者,皆可会著一处,高选台省之官亲监察之。又严禁其交关出入,毕事乃遣。违犯有罪无赦。如此,属托之翼窒矣。夫明君恃己之不可欺,不恃人之不欺己也。亦何耻于峻为斯制乎?若试经法立,则天下可以不立学官,而人自勤乐矣。

【译文】我的意思是说,如果明年应当对贡举的人进行考试,那么今年就可以让教师学士们预先准备各种对策,设想周全准备充足。考试前把他们封闭在临时的房子里,禁止出入;临到考试的时候,当时进行创作。各种关系的请托说情于是可以断绝。应当答策的,全都可以会聚到一起,严格地选取尚书台的官员,亲自监督检察他们。还要严禁他们结交和出入,事情完毕才能遣散。违犯的人判罪决不赦免。这样的话,私下请托的希望就不存在了。贤明的君主应当依靠自己不会被欺骗,不能依靠别人不欺骗自己。又为什么耻于严格地实行这种制度呢?如果考试经过法律来确立,那么天下就可以不设立学校,而人们自然就勤奋并乐于学业了。

【原文】案四科亦有明解法令之状,今在职之人,官无大小,悉不知法令。或有微言难晓,而小吏多顽,而使之决狱,无以死生委之,以轻百姓之命,付无知之人也。作官长不知法,为下吏所欺而不知,又决其口笔者,愤愤不能知食法,与不食不问,不以付主者。或以意断事,蹉跌不慎法令,亦可令廉良之吏,皆取明律令者试之如试经,高者随才品叙用。如此,天下必少弄法之吏,失理之狱矣。

【译文】考查一下汉代举士的四种科目当中也有明确解释法令的内容。如今在职的人们,官位无论大小,全都不懂法令。有的地方语言隐微不好懂,而小官员大多愚蠢,而让他们来断案子,这是把生死的大事交给这种人,因而轻视百姓的生命,把它们交给无知的人了。作为主管官员不懂法律,被下属官吏所欺骗而不知道,而断案又决定于他们的口和笔的人,昏庸而不能知道下属贪赃枉法,以及虽不贪赃但不查问,不上报主管官员。有的人靠主观臆断来断案,莽撞失误,不慎重执法,也可以让头脑清楚能力出色的官吏,全都选取明白法律条令的人来考试,就像考试经典一样。成绩好的按照才能分等任用。这样,天下就一定会少有玩弄法律的官吏,和审理不当的案件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葛洪《抱朴子》中的养生之道
81-抱朴子外篇-晋-葛洪
每日学经典 | 《抱朴子》释滞(二)
抱朴子內篇(晋)葛洪
《抱朴子外篇》葛洪
《抱朴子》葛洪著| 道家|道家思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