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谢 凡:“遇见”未来教师

谢 凡——“遇见”未来教师

来自中小学管理

07:27


全文共1566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未来呼啸而来,别做一个装睡的人”——2017年伊始,一本号称“会颠覆你的思考方式”的新书,让很多人经历了与众不同的“烧脑体验”。当我们面对时光之柱,为扑面而来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数据挖掘”等诸多新技术词汇眼花缭乱时,《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在新作《未来简史》中,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遇见未来”的新视角。


面对一个被重新定义的未来世界,被时代裹挟着前行的每一个人都不得不思考“我在哪里”,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校也需要“未雨绸缪”。因为我们的孩子将要生活在那个不可知的未来,他们所要面对的“明天的明天”绝非我们所能想象。我们该如何面向未来的教育,为孩子呈现打开未来的方式?我想,只有教师“心系未来”,才能真正走向“为未来而教”。


“未来教师”要葆有悲悯心与仁爱心。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我们不仅要专注自己、关照他人,更要拥有对人类、对自然、对世界的深切的关爱。只有那些内心丰盈、以真情与热爱拥抱世界和生活的教师,才能真正点亮学生的生命,并在学生心中播下“仁爱”的种子,使他们能够从容面对一个充满挑战与不安的未来世界。素有“诺贝尔教学奖”之称的全球教师奖评选就与未来教育之主旨——“包容性”和“公平度”紧密相关。2017年,我国云南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属中学的杨博雅老师藉由“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做出的努力”入围前十。在北极偏远村庄任教的加拿大女教师玛吉·麦克唐奈最终摘得该奖项,因为她“用富有创意的教学项目使当地青少年的精神面貌大为改观”。“他们用心呵护每个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梦想”“他们是未来的雕刻师”——我想,这也正是对“未来教师”最生动的勾勒。


“未来教师”要胸怀大视野与大格局。学生对一门学科的热爱,很多时候缘于教师为这门学科赋予了深深的个人印记,其中包含教师的学识底蕴、精神追求、理想情怀、责任担当,等等。因此,教师自身就是一门最好的课程。只有教师“心怀天下”,才能引领学生直面瞬息万变的世界,应对走向未来的挑战。深圳“年度教师”孙立春老师就是这样一位“摆渡人”。她将“时代前沿”与“国际视野”融汇于当下教学,带领学生走进“无边界”的创新课堂,共同探索未知的世界。这样的教师,不仅仅是引领学生解决现实问题,更是与他们一起构建未来。


“未来教师”要拥有智慧力和学习力。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一书中提醒我们,在全球化3.0时代,要在这个“平坦的世界”更好地生活,首先需要培养“学习如何学习”的能力。日本教育家佐藤学也曾提出,在未来学校,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成为学习行为的设计者。这就要求21世纪的教师必须成为“学习的专家”,要做一个智慧的授“渔”者。他们要善用资源,善研善学,为学生构筑智慧学习的通道,与学生一起经历项目学习、STEAM学习等创新性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深度学习的体验中拔节、生长,积蓄能量。


“未来教师”要坚持独立性与思想性。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在奔向未来的旅途中坚持梦想、勇于担当,拥有“改进改变”的力量?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拥有开阔的视域,以自主之精神、独立之思考、理性之判断、科学之追索,让教育行为改进的“一小步”转化为引领学生成长的“一大步”。上海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教在今天,想到明天”“身上要有时代的年轮”等体现时代感的教育思想,彰显了一位教育家型教师独有的风格与情怀。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苏苏州实验小学等学校提出培养“学术型教师”的目标,也正是希望新时代的教师能够有独立的教育思想和独特的教学主张。


在刚刚走过的2017年5月21日,以“交叉、融合、相生、共赢”为主题的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在北京召开。面对“未来信号”的不断释放,教师不仅要为孩子“预见”未来的模样,更要为其备好“迎接”未来的行囊,这也是这个时代对“未来教师”的期待。

 

(本文作者系中小学管理杂志社编辑部主任)


文章来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师的三种境界
马云在国际校长联盟大会上演讲全文,金句不断!
未来的关键在于教师,未来以创造为中心——面向未来的教育,需要培养智商、情商,更要培养爱商
“未来已来:颠覆性时代的学习之道”
任小艾名言
做新时代教师的几点要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