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领导决定这样做,我也没办法!”这种心态,是职场中最可怕的陷阱


当一个项目交付了,花了时间,人力,但却什么也没有得到时,这些时间与人力就是沉没成本,因为组织、团队、跟你都没有因此而受惠。

所谓的沉没成本,根据定义:在经济学和商业决策制定过程中,会用到沉没成本(Sunk Cost)的概念,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

简单一点说,当你花钱买了一台车,但从来没开过,你既不是收藏家,也非家财万贯,但这台车就停在车库里不曾开过,买这台车所花费的钱,就可以称之为沉没成本,又比如日常生活中你付完钱买过的电影票,也属于沉没成本。

那是否意味着,钱花了,就要好好利用这个花钱买来的东西,不然就是一种浪费呢?也不尽然,所以有其他经济学者提出了“沉没成本谬误”,要告诉大家,你为了不让付出的成本沉没而去做的举动,可能反而才是不理智的:

大多数经济学家们认为,如果你是理性的,那就不该在做决策时考虑沉没成本。比如在前面提到的看电影的例子中,会有两种可能结果:

1. 付钱后发觉电影不好看,但忍受着看完;

2. 付钱后发觉电影不好看,退场去做别的事情。

两种情况下你都已经付钱,所以不应该考虑退钱这件事情。如果你后悔买票了,那么你当前的决定应该是基于你是否想继续看这部电影,而不是你为这部电影付了多少钱。此时的决定不应该考虑到买票的事,而应该以看免费电影的心态来作判断。经济学家们往往建议选择后者,这样你只是花了点冤枉钱,还可以通过腾出时间来做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来降低机会成本,而选择前者你还要继续受冤枉罪。

对于沉没成本与沉没成本谬误两个观点,基本上都是正确的,但我们应该怎么做,才可以避免沉没成本的发生?

在工作上决定事情做或不做时,我们依据的是这件事情做了是否会有效益?这个钱花了是否会本利归还?用了这个人,是否会创造出高于他薪资的价值?在数据库里的资料是否有妥善的运用?

但在职场中时常发现,很多的人做事只是为了交差,他只关心事情是否做完,但一点也不在意这件事情做完后是否达成了预期的效益。

那么要问自己:“项目上线后业绩有提升吗?工作效率是否有改善?”

得到这样的回答:“不清楚,可能有吧,他们说会有很大的帮助。”

通常再问:“但你花这么多时间去做,不会想知道状况吗?”

得到的回答是:“如果做的好,他们应该会主动说才对。”

再问:“你都不担心做了几个月,结果是白干一场吗?”

回答却是:“那也是老板说要做的啊,真的没达到目的也没办法。”

其实不只基层员工,我发现很多的主管与项目经理也都有类似的想法,他们总认为事情完成了,任务就算交付了,成果自然会展现,如果成果不如预期,也是老板或需求方的问题,谁叫他们判断错误了呢?

所以:别把自己的绩效寄托在他人身上。当我们不主动掌握自己的工作表现,也等同于在阉割自己的职业生涯,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与人生,都是透过一点一滴的累积起来,若我们希望自己发展的更好,过更好的生活,那你必须思考的是-每天所做的事情,都应该能持续的为自己累积资产,包含专业技能、工作成果、他人认可、成就感。

当一个项目交付了,花了时间,人力,但却什么也没有得到时,这些时间与人力就是沉没成本,因为组织、团队、跟你都没有因此而受惠。反之,若你对每次交付的内容所带来的成果十分在意,那你从接到这个任务开始就会特别留意,你会问清楚这件事为何要做,做了会有什么价值,准时不准时有什么差别,为何要赶在一个月内完成,以及真的完成后是否达到预期的成效,如果与预期有偏差时,如何再次修正等,因为:唯有这样,你的成果才会展现,而这些成果最终都会累积到你身上,成了你的作品,你的成绩、你的品牌、你的成功经验,不会成为沉没成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停滞不前的原因是你总在不断地重新做选择
玉米秸秆青贮,最节省成本和人力的办法
来,消灭你的职场浮躁病! [图]
人力成本如何计算
当了10多年CEO,他总结出来这8个成功者心态
驭势科技CEO吴甘沙:面对自动驾驶浪潮,未来2年的机会是做特定场景低速无人驾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