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涉禽
涉禽
水鸟的一类。
简介:

    涉禽包括鹤形目、鹳形目、红鹳目和鸻形目等目,是指那些适应在水边生活的鸟类,属于鸟类六大生态类群之一。休息时常一只脚站立,大部分是从水底、污泥中或地面获得食物。包括了鹤、鹳、鹮、鸨、琵鹭等。
中文名称 涉禽
外文名称 wader
性质  那些适应在水边生活的鸟类
包括:鹤、鹳、鹮、鸨、琵鹭等
主要特征:8嘴长,颈长,脚长
定义
涉禽是指那些适应在沼泽和水边生活的鸟类,涉禽是一类适应于在浅水或岸边栖息生活的鸟类。包括鹳形目、红鹳目、鹤形目和鸻形目的所有种类,均为湿地水鸟。不包括海边有蹼的海鸟。最主要特征就是"三长"--嘴长,颈长,脚长。适于涉水行走,不适合游泳。休息时常一只脚站立,大部分是从水底、污泥中或地面获得食物。鹭类、鹳类、鹤类和鹬类等都属于这一类。



外形特征
涉禽体型大小相差悬殊,大者如赤颈鹤Grusantigone,体长可达170cm以上,小者如小滨鹬Calidris minuta,体长只有14cm左右。虽然在水边生活,颈部比其他生态类群的鸟类显著更长;腿长适于涉水,腿的长度与其能够涉水的深度直接相关;胫部和跗跖部一般为角质鳞片所覆盖,且不具羽毛,以利其涉水行走;趾间有时具蹼,但与游禽不同,涉禽的足蹼仅存在于趾间基部,称为半蹼或微蹼,主要作用是增加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利于在湿地上行走;有些种类(如秧鸡、水雉)的脚趾细长,能在莲叶或浮萍上疾走。尾大多较短,大型种类的翅长而宽,可做短距离的翱翔;小型种类(如鸻鹬类)翅短而尖,飞行迅速而灵活,体羽多数以灰、褐为主,与沙滩泥沼的颜色十分接近,是有效的保护色。一般在树上、 草丛中或岩缝、 屋顶上(如鹳类)或浅水地带草丛中(如鹤类)营巢,以树枝及草茎编巢;有些种类的巢十分简陋,一般是在水边地面挖一浅凹,不加巢材铺垫(如鸻鹬类) ,但它们卵的颜色与环境相似,很难被发现。不少涉禽可以在距离湿地较远的树林中集群营巢,甚至可以混群集群营巢,形成极为壮观的湿地水鸟营巢地(如鹭类) 。鹳形目鸟类的雏鸟为晚成鸟;鹤形目和鸻形目的雏鸟属于早成鸟。

生活习性
涉禽至少有210个物种,大多数物种都分布在湿地或沿海。北极和温带的一些物种比较多会迁徙,而热带的物种则常为留鸟(无迁徙习性)或只在不同降雨带迁徙。一些北极物种,如长途迁徙动物中的小滨鹬,非繁殖季节会在南半球。


种群分布
鹭和鹳是大、中型涉禽。鹭和鹳的外形十分像,但飞行时鹭类颈部常常弯曲成"S"形,而鹳类则颈部直伸。我国鹭类有20种,大都属于珍惜鸟类。鹳类是大型涉禽,飞行时头、颈、腿前后直伸,白鹳为世界著名珍禽。朱鹮是世界最为濒危的鸟类之一,只在我国陕西秦岭有分布。

鹤类大小不等,它们的脚趾间没有蹼或仅有一点蹼,后趾位置比前面三趾要高。飞行时颈伸直。鹤的身资挺秀,修颈长脚,举止幽雅大方,节奏分明,舞姿潇洒,鸣声悦耳洪亮。头顶为红色的丹顶鹤被人们誉为"仙鹤"。

鹬类为中等或小型涉禽。种类繁多,身体大多为沙土色,奔跑迅速,翅膀尖,善于飞翔。亲鸟为保护幼鸟常把一只翅膀拖地行走诱使敌害追赶而放弃小鸟。人们常说的"鹬蚌相争,渔瓮得利"的鹬就是指这种鸟。

中外涉禽合作项目
中澳合作涉禽研究项目于 2 0 0 0年 4月 2 9日至 5月 3日在鄱阳湖保护区开展了涉禽调查 ,统计到涉禽 2 2种 35 35只。其中鹤鹬、青脚鹬和林鹬3种涉禽达到国际重要意义的数量标准 ,并发现较大数量的黑尾塍鹬,4种鸟类达到调查总数量的 89% ;其它可能达到重要数量标准的鸟类有反嘴鹬、黑腹滨鹬和凤头麦鸡;流苏鹬和弯嘴滨鹬为江西省鸟类新分布和鄱阳湖保护区的新记录 ;中杓鹬为鄱阳湖保护区的新记录。由于水位上升形成了大面积潜在的适合涉禽的栖息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型涉禽
南沙湿地-湿地水鸟的生态类型
鹤形目
【动物世界】鸟的分类
[转载]勺嘴鹬?比大熊猫还罕见(珍稀物种)
二级保护动物!福建石狮发现鸟喙断裂的半蹼鹬,它遭遇了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