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古绝唱—千字文的前世今生(下)千字文书体书风(季德源原创)

     千字文书法——书法界的一面大旗

    六.千字文的书体

     《千字文》不仅是一部启蒙教材,而且更是作为学习书法的范本。历代书法大家作为书写素材,一写再写,乐此不疲。诸如智永、怀素、宋徽宗、赵孟頫、文征明等等都留下了许多不同字体、不同版本的旷世名帖。相传智永在永欣寺楼上写《千字文》极多,曾择其尤好者800本,分赠给浙东各名刹大寺。

    千字文作为蒙学经典,他就是打开自然与人文的一把钥匙。文字作为人类认识环境与人类自身的信息载体,千字文也就是人类开启信息—知识世界的一扇窗。

    由于千字文的钥匙与窗口作用,中国历代书家紧紧抓住他,倾尽心力,精雕细刻,一丝不苟,把书法艺术的想象力发挥得淋漓尽致。经过历代书家的共同努力,千字文于是也成就了中华书法艺术的千古绝唱。其书体之丰富多彩,风格之微妙变幻,无以言表。

    (一)单体书法之发挥

    1.大篆体。在中华文字初兴的先秦时期,早期大篆文字,就像雨后草原鲜花,百花争艳。大其归类,当有甲骨文、石鼓文(含石刻文)、籀文、鈡鼎文(金文)、陶文。

    2.小篆体。秦篆(小篆)和七国文字。有传世的《百体篆书千字文》为证。汉代以后,小篆又演化出汉篆、晋篆、唐篆(铁线篆)、宋元明清代有不同。

    3.简牍体。秦汉及其前后,镌刻在竹简和木渎上的字体。有简牍千字文问世,虽然仅见,已非绝无。也有人将简牍归入隶书大类,本人认为还是单列为好。

    5.隶书体。自曹全碑始,开启了汉隶的新纪元。历经各代嬗变,大抵不出扁隶与方隶的规矩。下文书风部分将有论及。

    6.草书体。可分章草和今草,今草又分小草和大草(狂草)。

下图为赵孟頫之子赵雍章草千字文首页

张旭大草千字文残石片:

怀素小草千字文:


    7.行书体。行书是比较适合日常使用的字体。应用广泛,风格也多有变化。

    8.楷书(真书)体。唐以前多稱真书,如《智永真草千字文》,唐以后多称楷书。随着印刷术的广泛运用,楷书不仅作为一种书法艺术形式,而且更加频繁地出现在机器自动印刷的领域当中。

颜真卿真书千字文:

  9.毛体。毛泽东的行草书法风格字体。

彭石成集字毛泽东书法千字文:

    毛泽东主席热爱书法艺术,他的书法被广大人民所喜爱和欣赏,也在人民中广为传播。有的作者统计,他的书法自1915年至1966年面世者达400件以上,或接近450件之多。毛泽东喜爱行书和草书,他曾经阅读欣赏过各种书体的千字文,提倡熟读千字文:

  “先看千字文,多看多记,还能学到一些常识,比如千字文里讲了天文、地理、农业、气象、矿产、特产、历史、修养。你能背出来,看的也就差不多了。”

  他通过陈秉忱老先生,为自己收集各种字体千字文30余种。(来源《缅怀毛泽东》)

    10.硬笔书体。文字书写工具,经历了由刀刻、毛笔到铅笔、刚笔、圆珠笔的转变。刀刻用于碑刻和印章篆刻。当人们用铅笔、钢笔和圆珠笔取代毛笔作为日常写作工具后,与硬笔相对应的软笔毛笔,成为书法艺术的专用工具。当我们提到硬笔书体时,不包括用刀的碑刻与篆刻。硬笔书体是适应当代大多数人使用硬笔,从事快节凑书写的需求而产生的书法艺术。我们不应当把他们排除在书法艺术之外。

    (二)多体书法之比较

      1.同一书家不同书体。如真草对照。如《智永真草千字文》,真书和草书互相对照判读,起到注释的作用。下图是元代赵孟頫的六体千字文一页展示:

    2.不同书家不同书体。再如楷书、行书、小草、大草四体千字文,相互比对,从差别中增强记忆,从相似中辨认识别。

     2.不同书家同一书体。如五家草书比较,从中观察同一字不同书家笔画简略差别,牵丝萦带优劣,提高读者的鉴赏能力。

    七.千字文的书风

    这里为了便于区分,我们把不同书法艺术家在创作同一种书体时,有意识创作出的个性化艺术风格,叫做书风。

    1.小篆风格。同样是书写小篆,秦李斯峄山刻石等叫做秦篆,中山国三器金文镌刻为中山篆,唐李阳冰的碑刻为铁线篆。中间宋元明三代,代有不同。到了清代,邓石如、吴昌硕、吴让之、徐三庚等,各人篆刻、篆书风格各异,这正是书法艺术百花齐放,各显其能、彰显个性的艺术追求。

    2.楷书风格。在唐代,楷书艺术上升时期。初唐楷书三大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欧楷以《九成宫醴泉铭》为标志,源出古隶,以二王为基础,参考六朝北派书风,用笔刚劲,结构独特,独树一格。虞楷以《夫子庙堂碑》为标志,起源出自魏晋,上承智永,为王派嫡系,书风外柔内刚,婉雅秀丽。褚楷以《雁塔圣教序》为标志,书风疏瘦劲练,调和静谧。中唐颜真卿的颜楷,晚唐柳公权的柳楷,不仅书风各异,而且受到后世书家的一致推崇。元代楷书,以赵孟頫父女父子为代表,继续发扬光大,以唐晋为宗。

    作为元蒙书法家的康里夔夔,在草书艺术上

      3.隶书风格。隶书字体不仅出现较早,而且书风变化多端,八大书风,异彩纷呈。

     (1)一般人只晓得以《礼器碑》《史晨碑》《曹全碑》为代表的隶书,属于秀俊挺拔书风。他只是八大书风之一。(2)最早的古朴质拙风格,当以秦简、秦磚、汉瓦和帛书为代表。(3)丰茂书风,以《輔閣颂》《校官碑》为代表。(4)朗逸书风,以《景君碑》《西狭颂》的疏朗飘逸为代表。(5)遒劲奔放书风,以《石门颂》为代表。(6)雄穆庄重书风,以《张迁碑》等为代表。(7)雍容华丽书风,以《华山碑》《孔庙碑》为代表。(8)方正端雅书风,以《范式碑》《受禅表》等为代表。

      从当代书家的笔法上看,刘炳森的隶书,用笔方正开张;王福庵的隶书,用笔圆润内敛。各自特色鲜明,风格炯异。(下图:刘炳森和王福庵隶书千字文首页对比)

     从字体外形风格而论,有长宽2/3的扁体隶,也有3/3的方体隶。就主笔笔法论,有的突出波折,有的突出蠶头燕尾,有的不突出任何主笔。

    4.行书书风。行书脱胎于隶书,是使用性很强的书体。以《兰亭序》为代表的二王书风,从古至今,培受推崇。

    自唐中叶开始,以颜真卿的《祭侄稿》《争座位帖》,开启了圆转行书新风气。

     清代碑学帖学流行,以魏碑体势和用笔方法,引入行书,赵之谦和何绍基为代表,形成了魏碑行书新流派。

    5.草书的风格。汉代起,张芝首创章草和今草。其章草笔法严谨,字字独立,互不牵连。其今草更能代表张芝的草书风格,《冠军帖》是他草书的代表作。后人赞其笔法“雄肆狂放”,牵连映带,一改汉代章草的拘谨书风。世传张芝《章草千字文》,是中国传世的第一部章草书法著作。

     到了500年之后的唐代,出现两位草圣:张旭开创狂草,开张滋肆,多有上下呼应,牵引映带,有大草和狂草千字文行世 人称张颠。另一位草圣怀素精通大草和小草,先后

创作了《大草千字文》和《小草千字文》 。孙过庭取法二王,笔势堅劲,有《书谱》传世。

      到近现代,民国时有于右任的标准草书。还有现代书家林散之草书,被誉为草圣。政治家、诗人兼书法家毛泽东的草书,受到书法家乃至广大人民喜爱,被称为“毛体”。

     纵观中国二千年历史,千字文已成为书法艺术的抓手,历代书法大家,举着千字文书法艺术这面旗帜,从各种书体,到各种书风,展示出一代又一代人的艺术风采。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带一路上,奋勇直前!

            庚子春月 季德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书法名词解释大全(转)
罕见/书法大家黄寿昌先生章草诗词长卷
中国书法工具手册(上册)(二八八)草书(六)
赵孟頫六体千字文字帖
历代文人书法之三十 草书精范孙过庭
古代的识字书与书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