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极简NPA

数据显示,我国的121飞行员,日常飞行中,99%使用ILS进近,0.6%使用RNP进近,使用VOR、NDB的传统非精密仪表进近(NPA)的不到0.3%,且继续呈下降态势。(顺便说下美国的情况,由于普及了和ILS极为相似的LPV,他们已经不怎么飞VOR、NDB、LNAV/VNAV程序了)。飞的越少,对NPA越不熟悉,越不熟悉,越容易飞出问题。因此,传统NPA在走进历史之前,所带来的残留风险不可小觑

然而也不用担心太多,传统NPA也有很多诀窍,可以使飞行变得简单而且愉快。本篇极简化介绍VOR、NDB进近方法。


所谓进近,就是控制好五边(跑道延长线大约10海里范围内)飞机3D位置以确保安全着陆。3D位置包含了水平和垂直,水平位置用航迹来控制,垂直位置用下降率来控制。那么进近就是两件事:控制好航迹和下降率


航迹控制之

“向推背拉”


NPA的航迹控制重点在于利用电台方位来修正飞机位置,让飞机及时回到并保持在跑道延长线上。

如果飞机在延长线上,保持好正确航迹即可,航向 偏流=航迹,这属于航校基本功,这里不再赘述。

如果飞机偏在一侧,则按照“向推背拉“原则来修正。

如上图所示,向台飞行偏离五边航迹,需要将航向(深红色)调整到指针外侧,把针头“推”回正确的航迹(本图为85°)来。偏的越多,力气需要越大。



如果背台飞行偏离五边航迹,需要将航向(深红色)调整到五边航迹(本图为85°)的反方向,把针尾“拉”回正确的航迹来。偏的越多,力气需要越大。


航迹控制,就这么简单。




定位点之
“FAF、FAF!

进近阶段下降控制分两个阶段,FAF前和FAF后。FAF全称最后进近定位点,也是CDFA的起点,其后的飞行是基于简单的勾股弦来计算的。为保证这个三角形精准不变形,准确过FAF至关重要,特别是高度。因此,在FAF点之前,应采用阶梯下降,平飞飞越FAF点,以确保高度精准,不影响后续计算。

但总是有人对“连续”二字理解错误,非要模仿ILS,把FAF点之前的下降和之后的连起来,并基于未知函数进行疲惫不堪的计算和操作,带来两个后果:经常性的错过高度,以及大概率的发际线后撤。重申一遍,FAF点之前不要算,慢车-下降-平飞即可,避免过早心神疲惫成这样...







下降控制之
“折半加零”

FAF点之后就是数学的世界了:

这里有角度,也有梯度;高度是英尺,距离是海里,速度是海里/小时,升降率是英尺/分钟;顶风大,需要慢点下,顺风则需要快点下,然而,风速竟然是公制米/秒;唯一要求,就是要飞行员保持准确的三角形斜边。我们又不是数学家,怎么办?默默召唤高斯、莱布尼茨~

有些飞机制造商设计了自动计算功能,将下滑角自动转为合适的下降率,飞行员只需设置好角度即可,不用再算,此类机型的飞行员可以略过本段。

对于没有自动计算的飞机,无论大小快慢,无论风速风向如何,有一个简单算法,就是:地速折半加个零,例如,地速120节的,下降率600英尺/分钟,地速140节的,下降率700英尺/分钟,以此类推,并且随地速变化随时调整下降率。个别机场梯度特别的,例如6%,则用地速乘以这个6,地速120的就是720英尺/分钟。那些乱七八糟的单位换算,全免;风的影响,不用考虑。

于是,飞好短五边高度变得很轻松,要记住时不时核对下航图上的高度距离对照表,修正下高度即可。直到目视跑道。

最后,看不到跑道的话,一到DDA就复飞。


NPA方法小结

向推背拉

FAF、FAF

折半加零

如果觉得本篇不错,请转给尚未搞懂NPA的小鲜飞,以及差不多快忘了NPA的老油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航务小知识丨仪表飞行程序-导航篇
“VOR/DME进近”的模拟训练
《仪表进近程序简析》航空培训-金锄头文库
★NDB使用方法及举例--澳门飞香港★
反航道进近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排序版本(421-51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