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自成明明能超过朱元璋成一代圣君,却因一个显著错误,兵败身亡

时事造就英雄,这句话放在哪个朝代都是至理名言。有的时候成功不取决于个人,而是“三利”——天时利,地利利,人和利。

元末中央已经丧失对地方江南的控制权,这就为朱元璋他们招兵买马进行训练提供很大便利,因为中央没有能力对农民根据地进行围剿,所以朱元璋有充足的时间建立根据地。

明朝时期中央对地方还有控制权,可以组织兵力进行围剿,李自成没时间建立根据地,而且他也根本没有缓兵积粮的意识,凭借匹夫之勇迅速打到北京,一群散兵游勇没有经过训练就迅速崛起,成为动摇国本的力量,步子迈太大难免扯到蛋,李自成在不利的条件下,崛起又太过仓促,这是他失败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官方史书对李自成的评价认为他是一介流寇,或者草莽出身带有浓厚阶级意识的农民,他进入北京城迅速堕落腐化,导致了大顺政权的覆亡,这种说法太过片面。

所以覆亡的政权都可以用“腐化堕落”四个字来解释,“腐化堕落”招谁惹谁了?

人性驱利,没有一个人打下天下的目的不是为了享受,没有一个人打天下的目的是为了惠及百姓而非利益自己。朱元璋也是农民,他跟李自成阶级出身和阶级意识没什么不同,他们最大的不同不在于骨子里的封建小农意识,而在于“胸襟”和“战略眼光”。

首先,从两人想要的东西不同,格局不同。

朱元璋别看出身贫苦,又没什么文化,这个人是个极其有城府,而且极其有格局的人,李自成的人生理想跟项羽差不多,当然他的出身不能跟项羽比,“陕,吾之故乡也。富贵必归故乡,即十燕未足易”,也就是说成功了早点回家显摆,他并不在乎是否能坐稳江山。

李自成根本没想到明朝大批军队投降得这么快,他本来是想打到山西,当个集团CEO,能娶个白富美就算了,没想到满清入侵北京守备空虚,给李自成一个机会,逼死崇祯帝,坐上龙椅的机会。

以李自成本身的格局而言,他不仅没有这个打算,而且没有做开国皇帝的胸襟和战略眼光。

朱元璋一开始就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口号,广泛招贤纳士,先用人,组建团队,再发挥团队每个小领导的才能,他能放手让团队不断成长,这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朱元璋善于识人,提拔大量知识分子,让知识分子对他感激不尽,纷纷来归附,他的身边有武将徐达、常遇春,又有文臣刘伯温,这些人物都可以独当一面,而最厉害的是,朱元璋能令他们忠心不二,对他死心塌地。

朱元璋启用的都是濠州旧部,这些人有杀猪的、有种地的、有当小吏的,但朱元璋能找到他们值得一用的地方,让他们在战争中逐渐成长,成为真正独当一面的人才。

第二,两人面临的阶层属性不同。

朱元璋时代是“驱逐鞑虏”,他面临的阶层是汉人和蒙元人之间的矛盾,而他巧妙地利用了这个矛盾。

李自成时代是农民阶级和士大夫、封建地主之间的矛盾,他成功地激化了这个矛盾,导致大量投奔他的乡绅纷纷倒戈,汉人乡绅勾结满清贵族,将大顺政权颠覆了。

李自成不是一个忘本的人,他即位后也没忘记自己的穷苦兄弟,然而在阶级转型时李自成却弱爆了,他一方面招徕官绅,一方面又追赃打击这个阶层。

朱元璋是坐稳天下后才逐一清算的,在天下未定之前他一直是“礼贤下士”的,是夹着尾巴做人的。

大批官绅之所以冒着变节的骂名归顺他们之前痛骂“流寇”的李自成,是希望能保住荣华富贵,可李自成太急于“清算”,让他们家产难以保住,并且他录用的前明官员只是少数,这就造成这个阶层的反叛。

李自成在这场革命中未能及时调整政策,大顺政权没完成封建化的质变,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

第三,得天下太速。

天下是一盘大棋,慎重缓慢才是赢家通吃的道理,朱元璋光种田就用了六年,而李自成十八个人起家,进入河南不过几千人,打进北京城建立大顺才用了不到一年,从几千人发展到几十万人,大都是明军叛将,这些人变节容易,将来可能再叛。

李自成没来得及发展自己的根据地,所谓“步步为营”,李自成一盘大棋全压在龙椅上,一旦利益跟不上或形势有变,他的这批乌合之众立即做鸟兽散,所以李自成的失败也在预料之中。

如果说不得民心,李自成在龙椅上才坐了几天,就能如此“不得民心”?满清为“剃头令”屠杀多少汉人,也没有落个“不得民心”的评价,所以封建史籍对李自成的污蔑也仅仅是出于私心罢了。

李自成败于没有天时,失去官僚阶层的支持,自身缺乏胸襟和战略眼光,相比之下,朱元璋的天时地利要好很多,而且他又努力营造了“人和”,朱元璋是个非常优秀的人,个人能力极强,所以能成为一代帝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刘邦和朱元璋能夺取天下,李自成却失败了,他的致命弱点在此
李自成,为何没能像刘邦、朱元璋一样一统天下?
李自成失败原因一
解析李自成的失败:常见的五个原因非根本,失掉“官”心才是主因
李自成为七万兵马放弃襄阳,大顺军实力壮大却恢复流寇状态
李自成为什么退出北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