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帮助朱元璋坐稳皇位后,却不求回报,执意离开

作为草根出身的朱元璋,能够当上皇帝,绝对需要很多因素。足够的幸运,足够的努力,足够的机遇。这些因素都是缺一不可。而更重要的是,还要有足够的人才。这是非常关键的。在朱元璋的身边,并缺少那种本事极高的人。徐达、常遇春、刘伯温、李善长等等。有时候会疑惑,和尚出身的朱元璋,为什么可以招揽那么多天下俊才在自己身边共谋大事。

而在朱元璋身边,有一个人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个人给朱元璋定下了一个可以平定天下的关键战略。这个人叫朱升。

在明朝的谋士中,朱升跟刘伯温等人相比,名气并不大,显得十分低调。这跟朱升后来的经历有关。在打下天下后不久,朱升就离开朱元璋,告老还乡。功成身退,告老还乡,这是朱元璋身边的谋士没学到的本事。

而在朱元璋还只是农民起义军的时候,朱升就告诉他,应当“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虽然只有九个字,但它却是朱元璋得以称帝的关键。这里说的九个字,不只是字面上的含义。

所谓“高筑墙”,并不只是指要修建很高的城墙,而是说,应当加强自己的防御,巩固自己的防守,而不是一味的攻城略地。而是要能够做到进攻的时候,后方有保障。防御的时候,前方有屏障。这是整个战略态势上要做到的地方。

元朝末年,各方混战。有些起义军,不顾自身实力,一味的想要做大做强,结果把自己撑死了。有些起义军,在自己的地盘内,横征暴敛,跟元朝官吏一样的残暴,自然也是生存不下去。而在元朝末年的时候,朝廷打击的对象也非常直接。只要是敢称王,就下重手打压。所以,那些提前称王的,基本没有好结果。

至于那些不注重结交盟友的,像张士诚。他的实力极强,对自己管辖内的老百姓也很好,但他没有争夺天下的雄心,只想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对于其他起义军,也都爱答不理。最终陷入孤立当中,被朱元璋一口吃掉。

而反观朱元璋,他不仅称王的时间较晚,懂得积蓄实力。而且,又做了很多措施。他在地盘内推行屯田,不仅有足够的军粮,老百姓也可以在乱世中,活得稍微好一些。正是靠着这些点点滴滴的积累,才让朱元璋得以走到最后。

其实,面对元朝末年的乱世局面,不是所有人都能从中找到这样一条能走到最后的路。这不仅需要聪明,更需要智慧。当然,也不会所有人都能在朱元璋大杀功臣以前,就懂得急流勇退,这更是可以看出本事。

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微信公众号:脑洞外星人,一个研究地球历史的外星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末三支起义军,朱元璋论实力仅排第二,却最终夺取了天下
揭秘|刘伯温为何辞官?为何会投奔尚无实力的朱元璋?-微信精选-话历史
熟悉历史的朱元璋为什么要封建诸王?他没有注意到汉初的教训吗?
假如朱标没有死,朱棣会不会造反?明朝会不会发展得更强大?
为何李渊起兵敢立刻称帝,朱元璋起义要广积粮缓称王?一文说清楚
世界第一的大元朝,为何会成为短命王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