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后冲刺!基金本子这样改,让评委眼前一亮

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截止时间为4月20日16时,各位的本子写得如何了?

在最后的12天里,如何修改、完善申请书,会让评委眼前一亮?

下面3位科学网博主都参与过基金本子的审阅和评审。他们从自身体会出发,讲解了青基、面上和优青本子存在的一些通病,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以下为详细攻略:

青年基金申请的6个共性问题

于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

最近有学生把自己写的基金给我看,每年也参与了青年基金的评审。有些共性的问题,列出来供参考:

1.围绕一个主题,专攻一个问题。

项目总共20多万,研究内容不要分散,如果研究内容分成三个部分,也要考虑上下衔接。集中说好一个故事。选题要考虑个人前期工作基础,以及依托单位的学科布局和优势。

2.科学问题要明确。

一到解释为什么做这个研究的时候,就笼统地说研究太少。你到底想研究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哪些地方不清楚?要具体凝练科学问题,要从一个科学假说的角度去写。这是画龙点睛的地方。

3.前后连贯。

从研究意义、问题的提出,到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创新点,要前后连贯。不计划做的东西,背景部分少写或不写,计划做的一定要交待意义或背景。研究方法支撑研究内容,不要把研究目标写成研究内容。

4.把通用的数据和你的实验分开。

自己做的实验总是高于仅仅找些数据做分析。如果是用单位平台做的数据,可以按照你的实验去写。

5.技术路线必须包含文字说明,不能画一个流程图了之。

有前期条件的可以放上照片等,图文并茂。花时间精力做个高质量的实验设计图。

6.对申请人个人条件要做详细的介绍,尽量说明你有这个实力做。

想方设法丰富你的前期工作基础,找到对你是加分项的内容。除了论文以外,还可以包括一些经历、技能。客观表达,不拔高,也不要怕别人反感过分低调。

面上项目:注意这5点,更容易成功

杨小东(新疆大学副教授)

每年5月,是国家自然基金盲审季节,今年(2019年)有幸又批阅他人基金几个。总体感觉,尤其对面上项目,注意以下几点应该更容易成功。

1. 科学创新性。

好基金本子要求有创新性,但创新性对大多数申请者而言,较难有创意十足的点子。或者又很难将具备创新性的点子描述到位。写作功底好坏、行文逻辑性的强弱,是否在他人/或自己基础上更一步扩展,写出与他人不同的东西,是展示自己创新点的最好切入点。然而,对我审阅大多数本子,申请者只是自己说自己创新点,难以判断是否创新。因为没有比较对象。

2. 方法可行性。

有一些基金本子,创新点很好,也可以看出申请者通过自身实践、学术合作等找了很有意义的研究对象。但是在方法部分,没有细化,或者介绍太过笼统。无法让评阅者判断项目是否可行。如果是青年或者一些省份的地区项目,创新点好、申请者学术功底扎实,一般可以资助,但对竞争激烈的面上项目。项目预执行方法不具体,或者准备预案不充分,很容易被拒绝。

3. 国际合作。

面上基金,申请人为了证明自己学术在前沿位置,往往在基金书中写上国际合作关系,甚至要邀请国外某某大牛来国内指导工作等,或者去国外某个地方交流若干月。但在预算中,并没有将其预算在内。这种做法容易产生相悖后果。证明申请人夸夸其谈,不切实际。

4. 个人简介。

申请人在个人介绍中,过多地介绍自己当前主持项目,甚至有申请者会写上千万的主持经费,亦主持多个项目。对评阅人而言,主持项目多、经费多一方面可以证明申请人学术功底扎实,但在另一方面,会怀疑申请者难有精力和时间去投入新项目,新项目执行存在疑虑,易给不予资助的结果。

5. 内容和研究方案对应关系。

申请书中,研究内容一般在研究方案的前面,切记研究内容中出现的“指标”、“采样”等等,都应该在方案中找到相应的介绍。如果没有,容易引起审阅人质疑:方案可行性不强。容易给不好建议。

总之,面上项目作为我国最公平,也是衡量学者们学术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申请面上项目要多花心思,做到在创新点、内容、方案、预算、个人简介上均很少存在失误。容易在评审中得到较好结果。

当前评阅人一般都能收到多个同研究领域的申请书,通常在多个基金申请书之间会做比较,只有自己申请书错误较少且具备吸引力,才更易成功。

“优青”本子这样改,让评委眼前一亮!

秦四清(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我帮忙审阅过的“优青”本子不多,屈指可数。感到欣慰的是,“优青”申请人听取我的建议修改完善本子后,几乎都上会啦。

“优青”与“杰青”属于基金人才项目,主要是看已取得的业绩。显然,如何写好业绩部分是关键。

我注意到“优青”申请人都有一个通病,即在表述“主要学术成绩、创新点及其科学意义(建议不超过4000字)”时,代表性成果贪多求全,通常写3项,甚至高达5项,以把自己所有的工作事无巨细囊括进来,想以成果数量多取胜。

若这些都算重要“成果”的话,说明申请人太牛了,都超越魏格纳、屠呦呦、袁隆平等大师啦。嗯,这些大师一生聚焦于一件事儿,仅凭一件能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卓越成果,就已载入史册。

大家知道,科研的价值在于质量而不是数量,科技问题只有“已解决”和“未解决”之分。任何一位科研人员,终其一生,能把某个问题彻底搞明白已属不易,更何况从事科研并不太长的年轻人乎?

其实,只要把自己最得意的一项成果讲透,就已足够,没必要画蛇添足。想必大家知道“舍得”的涵义,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要果断舍去那些“雕虫小技”式的所谓成果方可得到“正果”。

至于关系较为密切的工作,可根据其关联性有机地整合到一起,打包成一项成果。譬如,申请人的有关发明专利可归为该成果的“方法”部分。

在 “主要学术成绩、创新点及其科学意义”这一主要部分,我建议分三段(三个子部分)撰写:

第一段:结合研究现状,阐明所研究问题的症结在哪儿,且诠释突破口在哪儿;

第二段:突破了什么(学术定论/主流共识/思维定式/研究范式/现行做法/权宜之计/学术僵局等),提出了什么新原理/新理论/新方法实现突破的,意义多大;

第三段:验证与评价,包括实验/实例/应用验证与成果产出及其影响(发表论著、获得专利、引用、学者与部门评价、获奖、重要学术会议主旨报告等)。

至于“拟开展的研究工作(建议不超过4000字)”,虽是次要部分,也不要大意,最好是代表性工作的延续,即围绕在研究中发现的新问题,开展深化研究。这样的话,可给评审专家留下“这个申请人专注一件事儿”的深刻印象,以利于增加胜算。

撰写上述两部分时,要充分体现代表性成果与拟开展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和创新性,表述要逻辑清晰、环环相扣、言简意赅,每部分不宜超过3000字,以让评审专家短时间内明晰成果的价值和申请人的发展潜力。

若评审专家评阅某申请人的本子时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且像看破案故事一样引人入胜,那么不给这样的本子“特优”才怪。

看完几位评审专家的建议,有没有受到一些启发?在最后的冲击阶段,赶紧行动起来,让自己的基金申请书更加完善吧。

祝大家顺利提交本子,申请成功!

参考资料: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414940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3259&do=blog&id=1226018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5926&do=blog&id=1226665

编辑 | 宗华

排版 | 华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自然即将放榜!院士也申请了面上项目?
80%青椒落选国基,是因为没做到这件事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书写作:跳出本子看本子
干货:我帮4人修改基金本子都中了 这3份交流记录你不能错过
基金评审总结:这5点可以帮助提高通过率
基金|一文看懂国自然,标书准备正当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