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学习知识重要,但是思考和想象更重要

学习方法比学习知识更重要,因为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但是知识是无限的,所以,必须要有一种有效的方法去到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去摄取对自己有用的知识,以及构建一套高效的知识体系;思考比学习更重要,因为学习是对过去的总结和感知,思考则是未来面向未来,而希望永远只存在于未来。好奇心则为学习和思考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学习知识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刚进入小学的时候,我们也不懂得怎样帮助孩子学习,所以在发现孩子学习有些吃力的时候,也和其他家长一样,给孩子报了语文、数学、英语的补习班,这些补习班几乎占去了孩子大部分业余时间。当我们慢慢适应了作为小学生家长这个角色之后,我们重新思考了这个问题。

我们看到,每到小升初,很多家长都会帮孩子做好精美的简历,简历里无一例外的都有很多的获奖证书、奥数获奖证书、特长证书、培训证书。这些证书都是孩子在这几年里牺牲了无数个周末、假期的休息时间,通过辗转于不同的培训班、课外班、特长班,辛苦获得的。孩子们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将一个个难关攻克,经过了精心的准备,终于将成果汇聚成了这一本厚重精美的简历。有些孩子还因此戴上了眼镜,有些孩子的身体也因此没有时间得到很好的锻炼。这种争分夺秒,每个机会都必须争取的状况真的是必要的吗?

我们该怎样做?是不是也跟随上述家长的做法去做呢?我们陷入了沉思。

在幼儿园阶段,如果将大部分的精力用在学习上,努力的学习琴棋书画和语文数学英语,即便是很努力所学到的知识的总量,如果以这个总量为一个单位,那么在小学五六年级只需要不超过一个星期就能将这个单位的知识完全掌握。但是幼儿园时候,孩子的玩耍嬉戏,以及在玩耍嬉戏中学会的与小伙伴交流沟通的能力,蹦蹦跳跳中锻炼出来的好身体,在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要用多长时间才能获得同样的结果呢?很惊讶,必须要小五六年级阶段用同样多的时间才能获得幼儿园阶段学到的沟通能力和身体体质,并且,如果没有幼儿园时期的基础,到了小学五六年级即便是投入这些时间,也很难将这些沟通的能力变成自己的本能,身体的体质也不稳定健康。

同样的道理,用初三的眼光再来看待小学阶段学习的知识、课外收获的同学交往能力以及锻炼身体所获得的健康体质,也会有相似的状况。这样一想,我们就在度过了最初的迷茫阶段之后,决定不给孩子增加课外的知识,按照学校的教学大纲走,让孩子在完成老师教给的任务的情况下,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玩耍时间、嬉戏交朋友的时间,只是为了给孩子锻炼身体和有些业余爱好,在征得孩子同意的情况下,才给孩子报了跆拳道、跳舞、绘画、游泳这些没有考核硬指标,能舒展身心和眼界的项目。

在学习方面,我们就按照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课本知识去学习,不增加孩子的学习压力。作文按照我手写我心的原则让孩子写自己感受到的、思考到的东西。语文和英语等,老师已经讲解得非常好了,我们只需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完成,要求熟练读出来背出来。数学则让孩子不断感受:数学就是逻辑推理这样一个基本原则,并且不断重复这一原则。

孩子学习有些拖拉,有时走神开小差,我们并没有刻意去纠正他,因为现阶段的孩子正处于一种思维发散的阶段,这个阶段的表现就是常常不专心,思想开小差,天马行空的不按规则行事,而孩子的好奇心就隐藏在这些行为后面。所以,当已经有老师在规范孩子的行为的情况下,我们就不再对孩子的行为再做更高的规范要求,而是关注孩子的行为的过程,做到全程掌控全程了解,并任由他天马行空的去驰聘。

对于数学知识,我们主要是检查孩子是否理解,或者是在我们给他讲解之后他是否理解了。只要他理解了,那么基本任务也就完成了。老师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效率,教了孩子们很多学习方法,比如每次作业要改正,要有错题本来记录曾经的错题,要时常温习这些错题等待。我们也会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去督促孩子做,但是我们不会严格的去这样要求。因为严格的要求是会提高孩子的成绩,但是在这严格要求和孩子成绩得到了提高的情况的掩饰下,孩子的其他一些潜在问题可能就会被我们忽略。在孩子青春期之前的这个阶段,我们希望的是更多的了解孩子,而不是过早的塑造孩子,即便是一种好的塑造。

因为即便是好的塑造,如果过早的进行,也有可能出现急功近利的现象。每一个孩子就如长在地里的一块带有灵气的不同的好玉。当大人在挖掘这块玉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一定要沉得住气。要将这块玉全部挖掘出来之后,在了解之后,再开始对他进行规划雕琢,这样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作品。如果过于匆忙,在挖开一掉泥土,发现了这块美玉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对他进行雕琢,即便大人的手艺再高明,雕琢的局部再完美,因为没有对这美玉的全局的了解,最后可能会在美玉一点点被挖掘出来的过程中发现原来的雕琢并不适合美玉的材质,可能出现浪费材质或者大材小用等状况。

罗丹在将巴尔扎克雕像完成后,让他的学生们来观赏。学生们站在塑像前,都为巴尔扎克的手所惊呼:这是一只多么传神的手呀!罗丹听到学生们的惊呼,脸色立马青白,操起一把斧头将巴尔扎克的手敲掉,在学生们目瞪口呆的惊讶中,罗丹解释道,任何一件艺术品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体高于一切,假如某一局部细节分散了观者的注意力,哪怕他本身再美丽,也要毫不犹豫的舍弃。这就使今天我们看到的著名雕塑作品《巴尔扎克》少了一只手。

这也和我们培养孩子的道理是一样的,用全局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成长。不能仅仅在局部去做精细的雕琢,而忽视了孩子的整体发展。所以,守住耐心,多了解孩子,多让孩子自由的生长,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去和孩子一起规划适合他的成长规划。

我们和孩子的沟通大多以讨论的形式进行,部分是按照询问的形式来做,这样,我们就能彼此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心得,最后的结果也都是在大家沟通之后得到的,即便其中有些有妥协和交换,但是这都是按照平等的原则,彼此都思考后达成的共识。

因为在中国,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再到大学及研究生,一直都强调死记硬背为考试,强调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技能,特别是科学和工程学,这些学科只能适用于制造业。而面向创新、面向品牌经济时,就必须侧重于思辨能级的培养,而不是只为了考试的死记硬背。这就要求必须加重综合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习。

因为我们没有过度的去塑造孩子,这保护了孩子的好奇心和发散思维的能力,孩子对很多事物都喜欢问为什么。在六年级琅小组织学生到二十九中参观听课,孩子回来之后一脸的兴奋。孩子告诉妈妈说,他特别喜欢物理,而且那种从眼神中流露出来的热情和欢快,一种迫不及待要学习物理的那种热忱,让我们都受到了感染。这也是我们一直在耐心等待,并要由他自身激活起来的学习兴趣和斗志,已经在他内心慢慢的苏醒了。相信他的很多潜能也会慢慢的在自我唤醒中觉醒起来,我们只是在旁边做一个召唤者,而不是塑造者。

这让我想起了在小学阶段和孩子的几次谈话,有时候孩子回来会告诉我们他们班上谁谁的成绩好,还会流露出一种羡慕的眼神。这时,我们会适时的和孩子讨论这个问题。

我说:“阳阳,你们班上的那个同学学习成绩好,他在班上大家都喜欢他,你也很喜欢他,那种感觉是不是很棒?”

孩子回答:“是的。”

我问道:“他这样的状况是不是很让人羡慕呀?”

孩子回答:“是呀。”

我问道:“我们阳阳是不是也很想让同学这样羡慕自己呢?”

孩子说:‘那当然了,我当然想要同学喜欢我、羡慕我了。’

于是我接着说:“那你知道你们班上的那个同学成绩好,他也是通过刻苦的学习,才取得的这个好成绩。我们阳阳愿不愿意为了取得这个好成绩而刻苦学习呢?”

孩子听了我的话后,陷入了一阵沉思,然后说:“我还是先玩一玩,不想这样刻苦学习去换取好成绩。”

谈话到了这里,我们并没有去指责孩子。我们之所以和孩子做这个交谈,主要是借着他说到班上同学的好成绩的这个机会,来摸一下孩子的心智觉醒到了什么程度。如果孩子的心智还没有开启,那么,我们就需要耐心的等待,让他保持着既有的规律,一点点的发芽。如果孩子的心智开启了,那么,我们就需要将很多的学习方法、经验快速的教给他,让他很快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以快速的提升他掌握知识和学习的能力。

有时候,看着孩子的学习成绩,我们也有过冲动的时候。很想将一些能快速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硬教给孩子,让他严格的去遵守,以提高他的学习成绩。但最后还是压住了自己内心的这个想法,因为我们不想剪掉他的翅膀,让他变成一个循规蹈矩、没有自身特质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年前坚决要上幼小衔接班,孩子一年级之后,妈妈哭着说后悔
孩子上不去幼小衔接,你该怎么选择?
语文课外知识积累
董卿力荐:家有小学生,这20张图打印一份,保管6年次次不下98!
语文老师直言不讳:小学6年背熟这份资料,保孩子次次轻松拿第一
142分中考状元:3年语文从不低137,只因“啃烂”这15张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