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十四节气灸||惊蛰艾灸升阳理气 排邪气好时机


519世界艾灸日,品艾全球首倡。

因时定养,天人相应,让艾走进千家万户。

我们迎来24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

惊 蛰

2019年3月6日 
农历正月三十  星期三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今年的惊蛰节气是公历3月6日。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三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卯月的起始。

《月令七十二候解》解释惊蛰为:蛰,言发蛰也。万物出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惊蛰时节保健养生要遵循以下五大原则--

一、预防疾病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意思是说,在人体正气强盛的情况下,邪气不易侵入机体,也就不会发生疾病。所以,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十分重要。


精神上要保持愉快、心平气和的良好心态,切忌妄动肝火,否则肝气太盛,易患头晕、目眩、中风和精神疾患。

二、生活起居

惊蛰过后,气温逐渐升高,气候变暖,人们也就越来越会感到困乏,这就是俗称的“春困”。所以只有保证良好的睡眠,才能有健康和精力充沛的工作生活。


建议大家:

1、在睡前半小时摒弃杂念,心情平静,有利于入睡;

2、稍微活动一下身体,有利于身体的舒展和放松;

3、睡前洗脸、洗脚,按摩面部和搓脚心。可推动血气运行,温补脏腑,安神宁心,消除一天的疲劳,利于入睡。

三、适当运动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意思是说,春季万物复苏,在室外缓缓散步,有助于身体健康。


所以,这个时节的运动,不宜太过激烈。毕竟人们是才从冬季的寒冷中舒缓过来,需要循序渐进。外出踏青、郊游、放风筝都是不错的选择。

四、注意保暖

惊蛰时节尽管天气转暖,但冷空气活动仍较频繁,天气变化快,气温时高时低,尤其是早晚和中午的温差相当大,如果不注意保暖,很容易着凉感冒,并引起呼吸道疾病。

此时可能会出现“倒春寒”。因此“春捂”在此节气中还是很重要的,尤其是老年人,在此节气中不要因天气变暖而将衣服减得过少。应随气候冷暖而适当增减衣服。

五、饮食调理

1、惊蛰天气明显变暖,饮食应清温平淡,并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物、新鲜蔬菜,诸如春笋、菠菜、芹菜、鸡蛋、牛奶、鸭血、芦荟、水萝卜、苦瓜、木耳菜、油菜、山药、莲子、银耳等食物。

2、多吃水果。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此时可多食生梨,其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

六、惊蛰艾灸

“惊蛰”标志着阳气渐生、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即将苏醒,阳气从此刻才算真正意义上开始升发。

此节气最适合补充人体的阳气,使之阳气升发顺畅,不受碍,阳气充足后才可将邪气一并带出,使得慢性病迁延不愈的症状,得以快速解除或有效预防。而不影响生活、工作、与情绪!把握节气时机,解除束缚人体的生机。使其顺应大自然气机的正常规律,春升、夏长、秋收、冬藏!天人合一、顺应自然。

中医养生最重视节气灸,节气灸主要是顺应天时。节气或四时的更替交接之时,也是对人体影响最大,疾病的转换与演变表现最突出的时期。此时艾灸可扶助正气,激发机体潜在的顺应及应变能力,有助于防病和保健。

惊蛰时节,百草回芽,百病易发,人体的新陈代谢也变得活跃起来,这时最适合补充人体的阳气。阳气充足后,才可将人体邪气一并带出体外。

惊蛰节气灸经络:足厥阴肝经

取穴:

命门、肝腧:生发阳气。

大椎:调和气血

百会:升阳举陷

膻中、中脘、气海:加速任督二脉运动,使全身气血通畅。

肾腧:补脾养肝

承山、阳陵泉、三阴交:疏通经络,使全身畅通舒泰。

足三里:促使阴阳平衡,疏泄肝气,调养情志,健脾养胃。

气海、脾腧、水道、膀胱腧、阴陵泉:补中健脾,益气升陷。

品生活 · 艾健康

太极肩颈,让健康深入每一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十四节气灸|清明艾灸,除湿气,发阳气,调达肝胆,强健脾胃
二十四节气之小满
节气艾灸方穴解(下篇)
大寒时节艾灸正当时
处暑秋将至,中医教你节气养生
节气养生 | 五运六气说夏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