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周一书推介 《护理的困境:在美国养老院打工》

《护理的困境:在美国养老院打工》

Foner,Nancy. 1994. The Caregiving Dilemma: Work in an American Nursing Home.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美国人通常不会排斥在养老院度过余生的可能性,但对于养老机构的实际生活情形多半一无所知。在《护理困境》(1994年初版)一书的作者芳娜(Foner)看来,除非目前的养老业趋势有所改变,美国人都将在一个“韦伯式的铁笼”(即Weberian iron cage)内终老谢世。人们有理由把未来的养老院想象成为一个完全为职业人士所掌控的官僚迷宫。

在本书作者看来,“养老院的故事其实就是护工和入住者及其生活世界的故事”(1994vii)。以护工的日常工作为田野研究的焦点,作者力图将女权主义理论和“打工人类学”(the anthropology of work)的关切在这部机构民族志作品中加以有机融合。作者的研究发现源自她以志愿者身份在位于纽约市的新月养老院(匿名)所做的为期8个月的田野观察和访谈。在这家有200个床位的非盈利机构进行“参与式观察,”意味着作者得干各种打杂活,从端送咖啡到铺床、帮助住院老人进食(即喂饭)、整理储物柜并且推送轮椅老人参加各类活动。这样她的观察范围得以扩至所有楼层。她与护工一起用餐,工间歇息,并参加入住老人和家属委员会举行的会议。在田野研究期间,她在养老机构内外总共进行了14次正式访谈和20次非正式访谈。除此之外,她还对养老院的行政人员和家属进行了交谈。

全书各章节的组织很有逻辑性。首先,作者回顾了美国老龄化的人口化趋势、养老机构在护理序列中的地位以及近年来公共政策对医院和养老机构的影响。在这一语境中,作者开始将笔触指向新月养老院,着重描述了这一机构内的护工、护工的背景、专业训练和日常工作的特点。此后的五章围绕各种压力和限制对于护工的影响而展开。针对护工的压力源自病人、官僚层、护工监理、护工的家属和病人家属、护工的同事以及她们自己构建的“打工文化”(work culture)。每一章都着眼于护工在日常工作不得不面临的护理困境。作者在书的最后一章对养老院工作的矛盾、策略和愉悦感进行了总结,同时对提高充满同情心的护理质量以及加强护理自主性,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护理工作在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具有独特性。在新月养老院,少数族裔护工是为病患老年人提供日常照护的核心力量。与美国其他机构相似的的是,养老院内入住者和工作人员之间的种族和族裔界限分明。一般来说,绝大多数的入住老人是白人,而护理人员则以黑人(包括非洲裔美国人和来自牙买加、海地和圭亚那等国的移民)和西语裔拉美移民为主。种族差异“更加强化了养老院内部不同群体间早已存在的分化趋势”(1994:149)。更重要的是,护工本身构成一个以女性为主的世界:女性护工,女性护工监理,就连养老院里的女性住院者在人数上也大大多于男性。护工这一地位卑微的群体与入住的富有老人之间的摩擦和互动,是本书民族志描述的一大亮点。

有意思的是,作者将护工和其他国际移民(作者一贯的关注对象)的打工策略做了比较。与在零售业打拼的普通店员不同,护工在养老院有着难以言说的苦衷。这是因为她们必须在不同的空间快速地完成任务(用21世纪的时髦话来说,要有multi-tasking的能耐)。零售店的伙计可以磨洋工,但她们得在不“宠坏”老人们(对她们太好)的前提下完成工作量。同时她们得坚守自己的“地盘”,不出卖同伴,团结一致对付管理方。护工为了维护自主性采用各种策略,使自己能忍受规则的不合理性,与傲慢专横的护士相安无事,并且在日常工作中注入欢乐的元素,同时,她们还必须对有特殊需求的衰弱老人给予特殊的护理关注。要做到两全其美,几乎是不可能的。因而,她们所面临的最为严重的困境就是要在与管理层抗争和避免对病人照护产生负面效应之间加以平衡和斟酌。护工们的另一挑战就是如何在保证效率的情况下提供优质照护服务。在绩效文化下,手脚勤快的护工得到褒奖,而那些愿意花更多时间在住院老人身上的护工则会因完不成任务而受罚。

对于作者来说,护工是极为复杂、具有丰富情感的个体。绝大多数人与其照护对象建立了一种依附性的关系。然而,被照护者与照护者的利益却又是互为对立的。一旦有冲突发生,管理方几乎一面倒地维护客户(住院者)的权利和诉求。与此同时,作者本人作为夹在养老院管理方和护理人员之间的特殊“外人”,常常会觉得自己的忠诚度在受到严酷田野现实的考验,不时陷入伦理的困境。

在非西方社会这一传统上受到人类学者凝视的“异域”,老年人通常是最为可靠的田野资料来源。然而,当人类学者开始将目光投向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时,却失望地发现养老院这一老年人聚集的场所,基本上是田野研究者的禁区。成书于多年之前的《护理困境》对于普通读者认识养老院所在的生活世界,对于健康照护领域的学生、学者以及相关政策制定者的研究和实务实践,仍不失为一部值得重视的机构民族志佳作。

复旦人类学   潘天舒  推介 

                       刘怡    编辑


本书作者:NancyFoner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养老护理员和养老院护工有什么区别?
【干货分享】护理员短缺真的是因为工作累、工资低吗?答案在这里
失能老人,晚年生活何处安放?
97岁老人该不该住养老院
平台功能模块详情
70岁养老院护工过失杀人背后,是中国老人们面临的真实困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