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死亡焦虑,你也有吗?

没有所谓的无明

也没有所谓的生死

在实相上,都是空性

@点击音频聆听


现在很多人有死亡焦虑,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我们把生和死看得非常实在,就会在生的现象上产生自性见,在死的现象上也产生自性见,以为死亡就是一切的终结,于是贪著生,恐惧死。

当年佛陀在菩提树下,就是通过对生死轮回的观察而觉悟。生命就像河流,遵循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十二因缘,周而复始。

这也是轮回的十二个环节,众生因无明而造业,由业力推动识去投胎,构成名色。六入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六个窗口,当它们接触外境后,会产生各种感受,导致爱、取、有,导致生死的相续。

在此过程中,我们在每个环节都会产生自性见,产生执著。现在我们要学会用空性智慧观察每一个环节,不论无明也好,行也好,识也好,乃至生死也好,都是无自性的存在,都是条件关系的假相。

无明,其实根本没有无明;行,其实根本没有行;识,其实根本没有识。这里所说的没有,是自性意义上的没有。在缘起层面,无明乃至老死都是有的。

如果我们能了解到,构成生死的每个环节都是条件关系的假相,通过对它们的智慧观照,就能在观照的当下,体会到不生不灭的空性,在生死中超越生死。当我们体会到不生不灭的空性,还会害怕死亡吗?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心经》以无明和老死,概括了整个十二因缘。

无明到老死,是凡夫的境界;断除无明到解脱生死,是声闻的境界。而以般若中观的见地来看,本来就没有所谓的无明,也没有所谓的生死。在实相上,无明和生死都是无自性的,当下就是空性。

当我们有了空性智慧,就能看到,既不存在所谓的无明,也不存在断除无明的过程。因为它本来不存在,有什么可断?我们同样会发现,在空性中,根本就没有生死,有什么可畏惧,可焦虑的?

—— 摘自《心经》的禅观——

朗读 │ 心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牧心禅语 | 生死
未知生,焉知死。睡眠小生死。生死如旦暮。
缺乏了慈悲与智慧的修行,只是在生死尘劳中打转蹉跎
越是焦虑的时代,越是需要禅宗的智慧
取悦自己,讨好自己才是最高级的智慧
那些贩卖焦虑的心灵鸡汤,喝多了是会中毒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