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拾趣 | 做父母很难?听听南师怎么说

天天说亲子关系最重要,
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
怎么可能不管教孩子?
然而管松了怕长歪,

管严了又怕影响亲子感情,
不由不让人感叹:

这届家长真难当啊!

南师 亦说:


自古以来父子骨肉之间,
是人生最难处理的问题。

拾 趣 小 故 事 之
打 电 话

我(南怀瑾先生)有个孙子打电话找我,我问,“你是谁啊?”“我是你的孙子啊!”“噢,我知道了,什么事啊?”“我的孩子要考某个中学,分数差一点点,他们告诉我,请爷爷写一封信就行了。”

我说,“你的孩子男的还是女的啊?”我真的不知道,他说是男的。我说,“你是我的孙子,难道不知道吗?为自己的子孙写信,向地方管教育的首长讨人情的事,我是不做的,你怎么头脑不清楚啊!”

“是啊,爷爷,这个道理我懂,可是我被太太逼得没有办法,一定要给你打个电话。”我说,“告诉你的妻子,随便哪一个学校都可以出来人才,你看我一辈子都要靠自己努力,这事绝不可以做。”


视频来源: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内容节选:《南禅七日》
《教育要非常注意孩子的性向问题》

总而言之,

教育孩子是很困难的!

真正的教育在反省自己:

望子成龙,岂如人意;

适才适性,人贵自立;

……

1
望子成龙,严重的错误
这是严重的错误。

依我几十年经验看来,许多家长都犯了一个大错误,把自己达不到的目的,寄托在孩子身上;自己书没有读好,希望孩子读好;自己没有发财,希望儿女赚钱发财;自己没有官做,希望儿女出来做官。这个目的是很严重的,每个人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然后托给学校自己不管,自己的言语行为又大多是乱七八糟的,影响到孩子。

于是便造成此时此地,在家庭教育方面,产生了问题儿童和问题青少年的事件。结果,不是怨天,便是尤人。再不然,便埋怨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错误,自己好像置身事外,一无过错似的。其实,要讲我们青少年的思想与心理问题,就必须正本清源地从家庭教育的检讨开始,而不能将一切过错,都由我们后代的子女去负担。

2
耳濡目染的家庭教育
这是严重的错误。

教育要靠自己的智慧,想要孩子好,不是光有爱心,一味的偏爱,光知道原谅孩子:孩子发表意见,可以有他的自由思想,但不是完全绝对自由。因此教育的问题不要完全寄望于老师或学校,而是要寄望在自己身上,寄望在自己的家庭。

中国的教育从胎教开始,这已经给大家讲过了,佛家同儒家讲得一样,一个孩子在娘胎里就要开始教育。《礼记》里早有记载,依照中国上古的道理,女性一怀胎,习惯就要改,看的书也不同了。其实胎儿在娘胎里三个月,已经知道了,五六个月以后,父母吵架等种种行为,好事、坏事,他都清楚知道,这是知性,意识已经成长,不过他出生就忘记了,可是那个影响染污得很深。所以中国文化教育是从胎教开始,父母两个的意见,一切言谈、行为,不断地影响孩子,这种影响就是教育,就是我讲《大学》的齐家之道,是要靠我们自己,靠自我内圣的修养来完成。

3
“恩害相生”的教子哲学
这是严重的错误。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很多小孩子,看起来非常聪明,等到读大学的时候就差了。我教大学的时候,教得连我也烦起来了,因为发现学生比我还笨。打听之下,这些学生在儿童时期,都是聪明绝顶,长大却有问题,实在颠倒了。所以我现在发现,“大器”未必“晚成”,这在教育上一定要正当才对。

我经常告诉朋友们,你的孩子太聪明了,教育上要小心。现在许多家庭的父母,看见自己的孩子聪明,便高兴得很,拼命去培养。实际上,教育孩子和种一棵好花一样,一棵好的花苗,如果肥料用得太多,浇水过勤,反而害了这个好花苗。教育的道理,也和用兵一样,“置之死地而后生”,要经过艰难困苦,他才能站得起来;好的环境长大,成绩单上的分数非常好看,但这在将来的事业上等于零。幼年的聪明和成绩单,并不等于能做事,能创业。所以千万要注意,大器固然晚成,到底成个什么,就看小时候的教育了。

4
父子之间不责善
这是严重的错误。

孟子所说的“父子之间不责善”,这句话,千万要记住。父子之间不可要求过多。这个“责善”的“责”,就是责备求全的意思,也就是不要过分求好。例如子女升学,参加联考,为父母的就要采取“考得取最好,考不取也没关系”的态度。现代的学生们,为了应付联考,被老师、家长,逼得拚命死背,什么历史、地理,一概死背,“浙江!浙江!福建!福建!”背是背熟了,联考是考取了,结果到了金门他还不知道已经到了福建,也不知道马祖是福建省连江县的一个岛屿。

许多眼前的例子,都证明孟子这句话的道理。但也有许多为人父母者,犯了这个“责善”、过分要求的错误。犯得还很深,这要千万注意。

父子之间如果责善,就会破坏感情,就会有嫌隙。孝道要建立在真感情上才会稳固。父子之间能像好朋友般相处的很少;试看生物界,飞禽也好,走兽也好,子女长大了以后,就各走各的。人为生物之一,本性上也是如此。由此可知,父母对于子女的责任,只是把子女教育成人,使他们能够站得起来,有了自己的前途,父母也就完成教育的责任了。至于子女以后对父母怎样报答,那是子女自己的事情,也不必存什么希望。再见吧!人生本来就是如此的。

5
适才适性,人贵自立
这是严重的错误。

做父母的应当思考,如何正确的培养与辅导孩子,让他们成人立业。如果只是一味的要求读书、考试、上进,希望出人头地,是极大的错误观念。这样爱孩子,其实只会害了他们。

我简单明了告诉大家,《大学》上说“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父母对儿女有偏爱,所以只看到他的优点,而不晓得他的缺点。我们做父母的,要注意这两句古圣先贤的告诫。但是古人有另一面的说法,叫做“知子莫若父”,指出很重要的教育重点,是父母须要懂得自己子女的禀赋性向,因为老师和别人不见得真正全盘了解每一个学生。现在父母对孩子们的教育,祇是过份宠爱关心,反而对子女的禀赋性向都没有深切关注。

我个人的经验,看了古今中外,全人类几乎都一样,都会犯这个错误,不过外国人好一点,中国现在这一代太过分了。“知子莫若父”,实际上,对儿女的禀赋性向,做父母的不一定看得清楚,因为有偏见,有偏爱。刚才讲这两个观点,看起来相反,但不尽然,我在《论语别裁》的书中,曾经有过比较详细的解释。

刚才讲过,我是独生子,没有兄弟姊妹,一辈子靠自己站起来。我也有儿女啊,我的儿子讨了媳妇,姓什么,叫什么名字,我都没有印象。孙子来看我,我说:“你是谁啊?”“爷爷,我是你的孙子。”我的学生看了都笑我。而今孙子也有孩子,已经四代了,我一概不管。为什么不管?天下儿女都是我们的儿女,为什么我家里的孩子一定要好?那别人家里怎么过啊?所以我对天下人的子女,都是平等看待。我只吩咐孩子们,不要一定想升官发财,一定想做什么大事业,一定想读什么名大学,只要好好学个谋生技术,可以生活糊口,一辈子规规矩矩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就好了。发财做官,都是过眼烟云的事。我对孩子的教育是这样,一切要他们自立发展,这就是古人所说“人贵自立”的道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老了以后,要拒绝为子女做这3件事,才会真的幸福
教育奇书共欣赏(5)天才的失败
父子人伦
《三字经》的“父子亲”
孩子的成长需要界限和父母的放权
无为而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