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怀瑾先生:千万不要让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否则最后一定失败

图 /来源网络

本文来源网络,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天下无处不能吃饭,虽然说吃饭难,其实真肯为吃饭而卖力的话,就不难了。

譬如现在这里许多大学生,各个都是公子哥儿、千金小姐似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但是到了国外,入境随俗,把围裙一穿,去端盘子洗碗了。甚至许多拿了博士学位的,找不到工作,也只好端盘子、洗碗碟。

结果克难成家,后来也做了老板。如果拿这种精神在自己国内发展,照样成功。

并不是美国好生存,就业机会多,实在是只要肯干、肯努力,吃饭是件很容易的事。

但是大家为什么感叹吃饭难呢?原因是“好逸恶劳”的劣根性,谁不喜欢跷起二郎腿坐在那里指挥别人做事呢?

——《孟子与公孙丑》东方出版社

一个人如果要真正修养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可真难,这就讲到修道了。

现在有许多人讲修道,就是身外任何事物都影响不了他,坐在那里,什么都不管,庄子称他为坐驰,坐在那里脑子里思想不停,好像开运动会,如真做到脑子里完全宁静下来,是很难。

但在这里,不能作这样解释,因为下面孔子还有话。他说一个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肯动脑筋,就真难对付,没有办法教育他了。

为什么孔子有这个感叹?因为在当时的社会、政治制度下,许多富家公子少爷,都是这个情形。

所以孔子说,倒不如学学下棋,还能动动脑筋,总比较好一点,最怕是不脑筋。这个话我们现在看来,也许没有什么感觉,如果从事教育的话,就会感慨了。

据我所了解的,现在的教育,学生们已经到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程度。大家如果不信,不妨研究一下看,现在我认为最严重的问题是文化思想没落了。

虽然目前教育那么普及,一般人却只晓得应付考试,背死书,真的文化思想,乃至到大学里都没有,而且一年比一年差,差到无法再差了。这正如我们前面曾经讲过顾亭林的话,不妨重新再提,好加注意...

左丘明的《国语》一书中,有一篇敬姜论劳逸,叙述鲁大夫公父文伯的母亲敬姜对儿子的一番教训,政治思想非常高。她说人必须要接受劳苦的磨炼:“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

一个人环境好,什么都安逸,就非常容易堕落。民族、国家也是这样。所谓“忧患兴邦”,艰难困苦中的民族,往往是站得起来的。所以古代许多懂得为政的人,都善于运用“劳之”的原则,使得官吏、百姓没有机会耽于逸乐。

劳包括了勤劳、劳动、运动许多意义。所谓“君子劳心,小人劳力”。人在辛劳困苦的时候,对人生的体会较多,良善的心性容易发挥出来。不过这是好的一面的看法。

另一方面,我们都知道,也有把这个原则反用了的。所以同样一个学问,正反两面如何去用,在乎个人的道德。这个劳同时也包括自己。

在个人修养中,一个领导人宁可有困难时自己先来,有劳苦的事自己先做,绝不能自己坐着享受,有困难都让别人去。这样永远带不好人,尤其带部队,打起仗来,就看得更明显。

——《论语别裁》东方出版社

文化提升品位,阅读改变人生
品读国学文化从这里开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最聪明的学问
孔子文化
查理·芒格:我这辈子一直很崇拜孔子
努力做个高贵的人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互补充
古代两大圣人对人性的两大看法,如今成为传统文化学习必修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