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家对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之间的区别怎么看?
朱熹:“《书》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与阳明先生的“致良知”是同一道理。人欲,是指超出人基本需求的欲望,即佛家讲“贪嗔痴”三毒。朱熹希望人人通过读圣贤书,能够明悟道理,去除人内心不该有的欲望,保持内心的纯净,即“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内心存圣人道理,然后专注地追求道理,专一做事,消灭人内心的不该有的欲望,这就是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所以,朱熹提倡“先知后行”,先通过格物致知悟出圣人道理,然后践行圣人理念,践行天理,形成道心,做真人。

“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王阳明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与朱熹一样,王阳明是赞成“存天理,灭人欲”的,只是王阳明把“天理”换成了“良知”,更为具体。因此“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最终目的,“知行合一”是在“致良知”的过程中学习与实践结合,同时并行,以学习引导实践,以实践反证学习。

“存天理,灭人欲”的“先知后行”的观点,导致了后来儒者思维的固化,不敢突破先人圣言。“知行合一”避免了程朱理学思维固化的缺点,但因为其倡导“心”的作用,认为人的行为想法皆从一心而发,忽略了客观环境的作用,又导致了心学流为“清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阳明心学对现代人的启示
此心光明 亦复何言 《明朝一哥王阳明》读后感
阳明心学:龙场悟道悟出的圣人之学,全社会都在学
《知行合一王阳明》|“知行合一”如此简单,你能做到吗?
一篇文章教你学通阳明心学,达到“此心不动”的超人境界|心学|朱熹|王守仁|阳明
王阳明龙场顿悟到了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