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象学说理论之理解——马述臣

  四象学说理论

  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四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源于中国古代的星宿信仰。在二十八宿中,四象用来划分天上的星星,也称四神、四灵。四象在春秋易传的天文阴阳学说中,是指四季天然气象。四象的概念在古代的日本和朝鲜极度受重视,这些国家常以四圣、四圣兽称之

  范畴规划

  四象(或作四相)在中国神话中最早指的是地火水风,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太极为一,意为混沌,两仪指的是阴阳,而阴阳衍生出地水火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四象的代表物,青龙代表木,白虎代表风,朱雀代表火,玄武代表水,它们也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在二十八宿中,四象用来划分天上的星星,也称四神、四灵。春秋易传的天文阴阳学说中,是指四季天然气象,分别称为少阳,太阳,少阴,太阴中国传统方位是以南方在上方,和现代以北方在上方不同,所以描述四象方位,又会说左青龙(东)右白虎(西),前朱雀(南)、后玄武(北)来表示,并与五行学在方位(东木西金,北水南火)上相呼应。四象的概念在古代的日本和朝鲜极度受重视,这些国家常以四圣、四圣兽称之。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受到日本流行文化的影响,而开始习惯这种说法,但事实上中国历来对此四象并没有四圣的说法,一般所指的四圣乃伏羲、文王、周公和孔子等四个圣人。四象也指风、雨、雷、电,四种自然天候气象。

  四象分类

  古人把东、南、西、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做“四象”。 东方七宿:如同飞舞在春天初夏夜空的巨龙,故而称为“东宫苍龙”;北方七宿:似蛇、龟出现在夏天秋初的夜空故而称为“北宫玄武”。 西方七宿:犹猛虎跃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称为“西宫白虎”。 南方七宿:像一只展翅飞翔的朱雀,出现在寒冬早春的夜空,故而称为“南宫朱雀”。 在我国古代星相学,指的是东方苍龙(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分别组成 在道教护卫神中,有一种专门用于镇守道观山门的天神他们就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称为“四象”,亦称“四灵”。如道教胜地青城山天师洞(古常道观),在巍峨的山门前面,左右各建有一座神殿,左殿塑威武的青龙神像,名孟章神君,右殿塑勇猛的白虎神像,名监兵神君。 东吴时代的《七帝紫庭延生经》里有过记载,人们为四象配了名字,朱雀为陵光,玄武为执名,青龙为孟章,白虎为监兵。

  四象阴阳

  是故。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两仪”就是“阴”和“阳”。太极生两仪,是宇宙根本力量的第一变。在这一变完成以后,就产生了一个一级的“阴”和一级的“阳”。然而这两个一级的“阴”和“阳”内部仍然存在阴阳的力量的作用还是会继续演变。这样的结果,一级的“阴”就产生了“阴中之阴”——老阴和“阴中之阳”——少阳;一级的“阳”就产生了“阳中之阴”——少阴和“阳中之阳”——老阳。老阴、少阳、少阴、老阳是第二级的阴阳组合,统称为“四象”。这个过程就叫做“两仪生四象”。 四象是第二级的基本元素,与印度把世界本原力量分为“地、火、风、水”不同,我国古代的四象则是太阴——水;少阳——木(后面有写少阴为木);少阴——金(后面有写少阳为金)和老阳——火。而且还多了一个介于这四象之间的中间状态——土。 水、火、木、金、土就是我国传统上常说的“五行”。五行其实从本质上说,还是阴阳二气的演变和作用。前面已经说过了参见博文五行的理论基础与真实本质五行即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 在产生了四象的基础上,由于阴阳力量的继续作用,又生成了新的阴阳组合。老阳分解为老阳之阳——“乾”和老阳之阴——“兑”;少阴分解为少阴之阳——“离”和少阴之阴——“震”;少阳分解为少阳之阳——“巽”和少阳之阴——“坎”;老阴分解为老阴之阳——“艮”和老阴之阴——“坤”。 乾、兑、离、震、巽、坎、艮、坤是第三级的阴阳组合统称为“八卦”。这个过程则称为“四象生八卦”。八象不过阴阳,四象不过是二物,太极动生阴阳,天地不过一阴一阳而已!

  四象学说

  《周易》,主要是讲阴阳、八卦、64卦变化的古书。 《黄帝内经》(或说《素问》和《灵枢》)中的藏象学说,是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方面的应用。 《周易》里面讲八卦、64卦的变化,没有涉及五行,这是因为,八卦系统与五行系统是两个各自独立的系统。 八卦系统与五行系统,根源都是太极、阴阳、四象学说。 四象学说之后,出现五行学说与八卦学说两个发展方向。 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拨开迷障,深入探究这些古老学说的本质问题。 四象学说的出现,有助于古人认识客观世界。 “象”,就是以“象”类物,是古人的一种分类和分析事物的方法,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手段和方法。 四象是指:少阴、老阳、少阳、老阴——分别可以代表春、夏、秋、冬;生、长、老、死等等四类事物和现象,将事物和现象分成四个阶段、四种相联系的情况。 为了更便于理解,古人又用了四种常见的事物代替上述四象。 这四种常见的事物就是“金木水火”。 具体代替方法就是:金——少阳;火——老阳;木——少阴;水——老阴。 “木火金水”,就是后来五行学说中的“四行”(缺少“土”行)。 “木火金水”代替“少阴、太阳少阳、太阴”以后,就不再是具体的生活中的这四种常见事物,它们变成了“四象”,被人为地赋予了概念,变成了哲学理论上的东西。 以后,当古人认为其它事物和现象分别与“木、火、金、水”类似时,就可以分别被归类于“木火金水” 四象了。 四象学说确立和应用后,古人就会思考下列问题: 1,四分法太粗糙,四分法之后,如何更细致地分类事物,事物类别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是什么? 2,“四象”分类和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个问题,导致了八卦学说的产生;第二个问题,导致了五行学说的产生。太极一分为二,得到阴、阳(两仪)。 阴、阳再一分为二,得到四象——“少阴、太阳、少阳、太阴”,后来分别称为“木、火、金、水”。 如果用阿拉伯数字“1、2、3、4”表示四象,那么,根据“奇数为阳数,偶数为阴数”分类法,其中,最大的奇数是3,可以表示阳气最多的太阳;最大的偶数是4,可以表示阴气最多的太阴。 1.2、3、4之和为10,10可分出“1、2、3、4”,所以,“10”可以看作太极。 太极分阴阳,10可分为5、5,一个为阴数5,一个为阳数5。 阳数5可分解为3和2。对应四象,3为太阳,为火;2为少阴,为木。 阴数5可分解为4和1。对应四象,4为太阴,为水;1为少阳,为金。 所以,“木、火、金、水”与“1、2、3、4”相配的结果是: 木——2,是少阴。 火——3,是太阳。 金——1,是少阳。 水——4,是太阴。 由水变化到木,是由“阴4”变化到“阴2”,是阴气渐少,阳气渐多的过程。 由火变化到金,是由“阳3”变化到“阳1”,是阳气渐少,阴气渐多的过程。 这里,“4,2,3,1”表示的是概念,不是具体比例,所以四象学说里,“水”与“火”的阴气与阳气比例不是“4:3”;“木”与“金”的阴气与阳气比例也不是“2:1”。 “木、火”都是由“阳气5”二分而来,所以归类为“两仪”中的“阳”“金、水”都是由“阴气5”二分而来,所以归类为“两仪”中的“阴”。 所以,四象(木、火、金、水)用于对应一年四季时,分别可以对应春、夏、秋、冬。 由春季到夏季,阳气渐升;由秋季到冬季,阴气渐升。 用于四象对应生命时,“木、火、金、水” 分别可以代表生、长、老、死——表示生命从无到有(生),从有到强(长),从强到弱(老),从弱到无(死)的四个连续的过程。 根据阴阳理论,阴气与阳气是互根互生的。所谓“阴极阳生,阳极阴生”是也。 以四象为例,阳气分为“木、火”,阴气分为“金、水”。 “木、火、金、水”四象循环,就是一个阳气与阴气不断地互根互生的过程。 “水”为阴气的极点,“阴极阳生”,所以“水”变化为“木”,即生“木”;“木”阳气继续上升,变化为“火”;“火”为阳气极点,“阳极阴生”,所以“火”变为“金”,即火生金;“金”阴气继续上升,变化为“水”,金生水。 上述四象还可用另一种方式表示——就是根据阴阳互根互生理论,用其“所生”(即产生的原因)来表示。 比如,“木——2,火——3”,都源于“阳数5”一分为二。所以木为“阴2”火为“阳3”。 木是因为“阳5”分出了 “阳3”才出现,所以“木”可以说成“阳3生木”;同理,火是因为“阳5”分出了“阴2” 才出现,所以“火”可以说成“阴2生火”。在古代,阳可对应“天”,阴可对应“地”,所以“阳3生木”“阴2生火”可以说成“天三生木,地二生火。” 再比如,“金——1,水——4,”都源于“阴数5”一分为二。所以水为“阴4”,金为“阳1”。 金是因为“阴数5” 分出了“阴4”才出现,所以可以说成“阴4生金”;同理,水是因为“阴数5”分出了“阳1” 才出现,所以可以说成“阳1生水”。阳可表示“天”,阴可表示“地”。所以可以说成“天一生水,地四生金”。 如上所说,四象(木、火、金、水)的阴阳变化次序和规律就此确立了,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就此确立了。 四象已经具有明显的周而复始的性质了。 四象对应一年四季,明显具有周期性变化规律。 如果将植物的种子、动物的后代看作生命的特殊再生方式,那么,四象对应生命的生、长、老、死四个阶段,生命也是具有周期性的。 四象变化,周而复始,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有一般,就有特殊。 以一年四季为例,其变化规律与日月有关。日月几十亿年运行不息,是相对永恒的东西。据说地球的气候变化,7500万年是一个周期,在这个期间内,四季(春夏秋冬四象)变化规律是大致不变的。 对动植物生命而言,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偶然性因素大为增加。以动物为例,有胎死腹中的,有幼年夭折的,有壮年早逝的——生、长、老、死四个阶段未完成就结束了。有的动物未留下后代,那就谈不上生命的再生(周而复始)了。对动植物生命而言,偶然性因素确实存在,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生命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其他事物变化也一样,我们不能因为有特殊变化而否定其一般规律。 在把握事物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合理把握和解决偶然性因素导致的特殊变化,是我们研究事物规律的目的。 导致四象一般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导致四象发生特殊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这里,需要谈到五行学说。

  四象应用

  风水学后来将四象运用到地形地势上,用来预测地形的吉凶,趋福避祸。随着历史的发展,风水四象一直被传承下来,并影响着中国的民俗文化。中国古代的建筑,大多顺应了风水四象的原理,如建于明清时期的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最上层铺有五色土:东为青色土(青龙色),西为白色土(白虎色),南为红色土(朱雀色),北为黑色土(玄武色),中间为黄色土(象征黄种人)。另外,这些土是四方的府县精选运来的,表示四方朝贡,共主一国,天下太平。 现今,风水四象被广泛运用于房屋选址、建造、布局等方面,“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坚持“左活、右通、前聚、后靠”的原则,即左边要有溪水河流,右边要有通畅的长道,前面要有池塘湖泊,后面要有山地丘陵,四周一派生机勃勃的古祥景象。同时,四象要求面南坐北、面水背山,因为南面阳光充足,温暖舒适,适合居住,而面水有丰富的水源,以各生活之需,背山则可以阻挡背面的寒风,同时和山呼应。但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从山水清幽的农村涌向高楼林立的城市,后无山,前无水,继而,风水专家提出“高一寸为山,低一寸为水”的原则,即后面有比自己房屋高的高楼大厦便可视为山,而房屋前的低矮马路则可视为水。还有,青龙也可视为道路、桥等。总之,四象风水需灵活运用,不能生搬硬套。

  阴阳八卦预测理论: 阴阳四象八卦解析 阴阳八卦理论体系中要先了解什么是阴阳,什么是八卦,阴阳即是两仪,太极生两仪,伏羲氏从混沌的思想意识下走了出来,他用木杆(圭表)测量了这个循环的周期365天,而在这个周期的中,出现了两种现象,从冬至到夏至是阳升阴降,从夏至到冬至阴升阳降,二者以冬至、夏至为中心轴,在平面图中,可以看出分别是在左右两边上下运动,故称阴阳两仪。 两仪更深层的意义,是指事物永远在阴阳两个方面之间转化,故老子在其著作中描述万物负阴而抱阳,那么还会存在负阳而抱阴这种物化现象全部在两仪体现出来。 两仪即阴阳生四象,四象在《易经》中是指阴阳消长的四个特征即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又可以引申为四时、四方与四国等

  春夏秋冬作为四象,又称为四时,在《易经》及其有关著作中最为常见,李鼎祚的《周易集解》中说:四象,四时也。两仪,谓乾坤也。乾二五之坤,成坎、离、震、兑。震春、兑秋、坎冬、离夏,故两仪生四象。他认为四象就是四时春、夏、秋、冬。 孔颍达的《周易正义》则说:两仪生四象者,谓金木水火柬天地而有,故云两仪生四象。土则分王四季,又地中之别,故唯云四象也。他说四象就是五行中的金、木、水、火。所以:震木、离火、兑金、坎水,各主一时。裒木为春,离火为复,兑金为秋,坎水为冬。 四象生八卦,八卦是指宇宙之间存在的八类事物,将这八类事物的现象算出来,就是八卦。 八卦代表天地万物的八种元素,分别是乾、兑(金)、震、巽(木)、坤、艮(土)、离(火)、坎(水) 生活中,这八种元素所代表的八卦卦象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 我们首先来说一下乾卦。乾卦代表天,其卦的意义是天在人之上无论地球如何运转,太空如何旋转,天始终在人之上,人的上面也始终是天。 与天对应的是地,代表地的就是坤卦,其卦意则说,地是人类生存的载体,也是人类生存的依托。 接下来是离卦,它在八卦中代表的是照射万物的太阳。 与太阳相对的就是月亮,代表时间、空间、宇宙,这样的卦是坎卦。 以上所说的四个卦象是基本卦,根据这四个基本卦随后又衍生出了四个卦。 首先衍生出来的就是震卦,代表雷,宇宙间有了电能,振动后就有了雷,雷震动有了气流,便形成风。巽卦代表风,就是气流震动得厉害,摩擦发电,回转来,就是雷风同搏。接下来的是艮卦代表髙山和陆地。最后一个卦则是兑卦,代表一望无际的海洋。 以上所述的八种现象组成了八卦,这八种现象以对立统一的形式共存,变化出无穷无尽的宇宙万物。


  和合四象说

  金水合处,木火为侣,四者浑沌,列为龙虎。

  天三生水,位居东,其象为青龙。

  地二生火,位居南,其象为朱雀。

  天一生木,位居北,其象为玄武。

  地四生金,位居西,其象为白虎。

  青龙降方蟠白虎,朱雀下方拔玄武。

  四象和合入中宫,化作一灵归紫府。

  眼不视而魂在肝,耳不闻而精在肾,舌不动而神在心,鼻不嗅而魄在肺。四者无漏,则精水、神火、魂木、魄金皆聚于意土之中而谓之和合四象也。

  含眼光,凝耳韵,调鼻息,缄舌气,四大不动,使金、木、水、火、土俱会于中宫,谓之攒簇五行也。故日:精、神、魂、魄,意攒簇归坤位。静极见天心,自有神明至。

  四象者,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也。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龙木生火,同瞩乎心。心者,象帝之先灵妙,本有中之真无也。心若不动,则龙吟云起。朱雀敛翼,而元气聚矣。虎金生水,同系乎身。身者,历劫以来清静,自无中之妙有也。身若不动,则虎啸风生。玄龟潜伏,而元精凝矣。精凝气聚,则金木水火混融于真土之中,而精神魂魄攒簇于真意之内。真意者,乾元也。乃天地之母,阴阳之根,水火之本,日月之宗,三才之源,五行之祖,万物赖之以生成,千灵承之以舒惨。意若不动,则二物交、三宝结、四象和合、五行攒簇,俱会八中宫而大丹成矣。故紫阳云:五行全要八中央。盖此之谓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演万物
易经入门:详解四象
奇门干支意蕴
八卦六爻预测入门
道家玄门小六壬—让您学会掐指算!无师自通!
六爻探秘 (晋福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