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川省德阳市(2012)全员教师远程培训
标  题:教学设计与反思
发布者:初中语文(初级)专家  (发布时间: 2012-12-17 14:47:57)
教学设计与反思要求:
“教学设计与反思”撰写要求及模板
培训期间,学员需按时提交一篇“教学设计与反思”,具体要求及模板如下:
要求:
1.必须是原创,抄袭将记“0”分。
2.内容和格式必须与教学设计与反思模版要求相符合。
注意事项:
1.请将模版复制下来,然后在word中进行编辑,注意要删除内容说明(蓝色部分),完成后再网上提交。为了保证辅导老师能清楚批阅大家的作业,请将内容全部粘到页面上,不要以单一的附件形式上传。
2.如教学设计与反思中用到图片,上传到编辑器时不能直接粘贴,必须用插入的方式,如图:
模板:
基本信息
课题
(教材版本名称、章、节名称)
作者及工作单位
教材分析
1.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2.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
学情分析
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
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设计评价方案,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另外,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       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       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
3.       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提交者: 蒋敏  (提交时间:  2012-12-28 19:57:30)
答题内容:
基本信息
课题
人教版语文初中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八课《人生寓言(节选)》
作者及工作单位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龙台镇中心学校                      蒋敏
教材分析
1.本单元仍以人生为主题组元,侧重于理想和信念。选文同样兼顾诗文,兼顾古今,兼顾中外。这一单元与上一单元相比,不但侧重点不同,而且理性的成分更多一些,可以进一步提高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2.《人生寓言》选了两则,《白兔和月亮》中,白兔拥有了月亮反而引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说的是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主题词就是“得失之患”。这篇寓言旨在说明,对于事物的审美态度和功利态度是不同的,甚至是互相排斥的。我们要能够发现和欣赏对象的美,就不可抱一种占有的态度。而《落难的王子》这一则寓言寓意是,厄运能使性格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这是落难王子的人生感悟。当然不是说,为了坚强起来必须寻找厄运,而是说,既然厄运落到头上,那也不必倒下,应该顽强地挑战命运。厄运是坏事,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厄运可以使人坚强起来。《人生寓言》比较含蓄,要注意准确地概括寓意。
3.两则寓言可以连贯起来思考:一则寓言,写好事变成了坏事;一则寓言,写坏事变成了好事。人生道路上,大大小小的好事、坏事是经常遇到的,怎样对待好事,怎样对待坏事,两则寓言很有启发性。
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半幼稚,半成熟,半成人,半儿童的特点,是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阶段。七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思维简单。从小学到七年级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内容,使他们不仅带着好奇心去观察世界,而且以好奇心去探求知识。因此,刚进入七年级,他们抱有新的希望;渴求在新的环境中得到新的知识。如果这时教师不能在教学中正确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就很可能会产生厌学的心理。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搞好七年级教学的首要任务。
因为我们是农村中学的原故,留守儿童多。他们的基础差,底子薄。如何培养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更是我们乡村教师的重要工作。本课《白兔和月亮》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遇事总是计算利益,贪图占有,生活在焦虑之中,有些人则比较超脱,心胸宽阔,能够真正享受生命的乐趣。《落难的王子》这篇寓言讲的是应该如何对待苦难的道理。这对于农村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有很大的现实教育意义!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读写本课文要求掌握的字词及复述寓言故事;了解寓言的特点,探究并简要概括寓意。
2.              揣摩《白兔和月亮》语言的精美和《落难的王子》构思的奇妙;学习从寓言的关键情节入手,探究寓意。
3.               体会寓意,培养学生应对财富和不幸的审美心态和坚韧意志。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从朗读、复述、抓关键词语句子入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分组合作 ,师生共同探究,让学生在情景中感受,在阅读在领悟;抓住关键情节,揣摩寓意,并联系生活体验进一步加深对寓言哲理美的理解。
难点:理解《白兔和月亮》中对人类的讽刺和《落难的王子》的奇妙构思。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 、导入课文,激趣引思。
我国有句俗语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注定要与困难同行,甚至要与挫折和灾难打交道。因此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周国平的《人生寓言》,我相信同学们会有一种别样的收获。
学生聆听,思绪跟着老师描述的情境带着好奇和疑问进入新课。学生开始自读课文,并有相互交流和讨论。学生积极思考,期待探究问题。
用俗语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感悟生命。
二、初读课文,畅谈感受。
1.这两则寓言分别讲了怎样的故事?
2.你认为这两则寓言想给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讲故事比赛:看谁讲得最生动,最吸引人。每个人都是评委。学生积极思考,举手回答,并有同桌讨论交流。
通过复述课文,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学生对寓意的初步思考,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对开放性的问题,不仓促评价。努力鼓励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于对错先不讨论,为下一步学习做准备
三、合作探究,披文入情。
1.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白兔最终要求诸王之神撤销决定说明了什么?
2.文章将白兔与人相比有什么意味?这则寓言到底要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寓意)?
3.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4. “我”是王子落难全过程的见证人,然而,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这一情节说明了什么?文章结尾给人怎样的启示?
学生分小组学习交流讨论(小组活动,师生互动。教师适当帮助有疑问的小组,到一定时候教师要提醒小组及时总结,准备交流。)
利用重点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两文的寓意。培养学生寻找关键语句理解课文主旨的能力,并且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最终挖掘出课文寓意,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探讨中穿插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内涵的理解。
四、对照梳理,积累应用。
两文进行比较阅读,你有什么收获?你是否有过患得患失的现象?你今天学习了这篇寓言,你的人生观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或变化?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二文寓意的相关之处。 两则寓言,一则写好事变成了坏事;一则写坏事变成了好事。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幸运或不幸的事情,那么应该如何面对,这两则寓言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也正像培根所说的那样“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也决非没有安慰和希望。”
思考两篇课文在表现主题,安排情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方面,有什么异同。通过比较,训练学生的赏析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学会用平常心态对待生活中的得与失
板书设计
人生寓言(节选)
周国平
白兔和月亮                                      落难的王子
前:无忧无虑、心旷神怡、闲适                 落难前:听不得太可怕了
后:紧张不安、心痛如割、患得患失             落难后:正色,谁都得受着,谁都受得了
面对好事                                             面对厄运
泰然          平常心       坚强
积极的人生态度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学生自我评价表
评  价  内  容
评  价  等  级
评价目的
优(5)
良(4)
中(3)
我能认真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发言。
能否认真专注
遇到我会回答的问题都主动举手了。
能否主动参与
发言时声音响亮
能否自由表达
我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活动,能与他人合作?
能否善于合作
善于思考,并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不同的看法。
能否独立思考
我会指出同学错误的解答
是否敢于否定
我能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赞赏。
是否欣赏自我
我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否自由表达
我已养成良好的写批注的阅读习惯
能否独立思考
我能展开丰富的想像理解课文内容。
是否富于想像
我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快乐。
是否兴趣浓厚
最欣赏哪个同学的表现呢?为什么?
我还有与这节课的内容相关的问题问老师
得分
教学反思
我们知道寓言主要是通过故事的形式讲述一些哲理!要让初一学生理解和更好掌握课文的寓意,我觉得需要老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通过学生自己去体验、去领悟。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关注教学对象的情感体验,并抓住课文与学生的情感契合点。在学生学完了这篇寓言的寓意后,我设计了问题:你是否有过患得患失的现象?你今天学习了这篇寓言,你的人生观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或变化?畅所欲言,有同学提到面对成绩时应该有平和心态,有同学开始正确认识与好朋友交往的问题,还有同学提到了作为留守儿童如何面对父母的爱等,这些问题正是青少年遭遇着的烦恼,在这堂语文课中,这些颇有共鸣的困扰竟被意外地迎刃而解了,而且是学生自己感悟出来的。因此,我深深地体会到语文教改中提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不是停留在中心思想、主题的归纳上,而应面向生活,走进社会,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地展现自己的喜怒哀乐。
新课标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有效互动,积极评价,营造课堂民主氛围。在这堂课上,我与学生一直处于“对话互动”的状态,只有在师生的有效互动中,真正的民主课堂才能建立,也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当学生联系自身谈得失之患时,积极启发他们,最后还把自己找到的金玉良言送给学生,彼此共同领悟,共同进步!
当然,在某些题目的处理上,我认为还有欠完善的地方,值得推敲;如对于活泼好动孩子们,在文章的整体感知环节中,我可以设计多种形式,比如复述,课本剧等等,把他们的热情更好的调动起来,让所有学生积极参与,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另 外在讲课时,感情的投入与感染能力还有待加强。我认为只要坚持“享受语文,感受生活”的教学观念不动摇,语文必定带给我们更多的享受和乐趣。我将为此而继续努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人生寓言》教案(人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
《寓言》的教案
13.人生寓言
《人生寓言之<白兔和月亮>》教学反思?评价 - 语文课件,数学课件,英语课件,小学课件,中...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