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渡江战役与湖北解放

1949年,在相继取得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胜利之后,中共中央作出了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的战略决策。

从1949年4月21日至6月2日,渡江战役历时40多天,人民解放军以伤亡6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11个军部、46个师共43万余人,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毛主席亦为此写下了光辉的史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作为渡江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四野先遣兵团负责汉口至九江之间的渡江作战,史称“汉浔间渡江战役”,为湖北全境解放和南下进军追击白崇禧集团立下了赫赫战功。

四野先遣兵团南下解放湖北多地

据向长江以南进军的既定方针,中共中央军委于1949年1、2月间作出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渡江作战的部署,命令人民解放军中野、华野和中原、华东军区部队共约100万人,统归由中原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和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副政治委员谭震林组成的总前委(邓小平为书记)指挥,准备在5月汛期到来之前,由安庆、芜湖、南京、江阴之线发起渡江作战。

当时,湖北境内的白崇禧集团凭藉长江天险,企图作最后的困兽之斗。2月,为箝制白崇禧集团,策应中野、华野的渡江作战,中央军委命令东北野战军派两三个军先行南下,攻取信阳,威胁武汉,钳制白崇禧部不敢向南京增援,以利刘陈邓夺取南京。

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命令,东北野战军决定:以第12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萧劲光率第40军、第43军和炮兵第1团、后勤部第2分部及工兵第1团之2个营组成先遣兵团,共约12万人,先行南下,箝制武汉地区的白崇禧集团,策应中野、华野的渡江作战,并为东北野战军主力挺进中南建立前进基地。

1949年3月7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东北野战军改称第四野战军,中原野战军改称第二野战军,华东野战军改称第三野战军。3月下旬,又重新确定四野先遣兵团的任务是“在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治委员的统一指挥下,调整部署,向豫南、鄂北国民党守军进击”。3月下旬至4月初,先遣兵团在中原军区之江汉、桐柏、鄂豫军区部队的配合策应下,相继歼灭平汉铁路信阳段以南大量国民党守军,进入大别山区的第43军也解放了宣化店、河口、黄安(今红安)等地,湖北境内长江以北的鄂北、鄂东地区大部获得解放。

汉浔间渡江战役包围白崇禧集团

1949

年4月20日晚和21日,人民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先后发起渡江作战。在西起湖口、东至靖江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迅速突破国民党军的江防,占领贵池、铜陵、芜湖和常州、江阴、镇江等城市,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

作为渡江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四野先遣兵团负责汉口至九江之间的渡江作战,史称“汉浔间渡江战役”。其主要任务一是协助二野四兵团(陈赓部)渡江作战的右翼安全,二是直接渡江南下,形成对武汉南部白崇禧集团的包围。

当时,白崇禧集团所属15个军约26万人,布防在湖口至巴东段沿江地区,并以6个军配置在武汉以西至巴东的沿江千里地段上,其江防舰队有各类舰艇44艘,飞机300余架分置武汉等地。

1949年4月11日,四野主力从平津南下。4月28日,中央军委发出命令,解除刘邓对萧(劲光)陈(伯钧)的指挥,先遣兵团归建四野。4月30日,国民党政府国防部决定撤退长江以北的部队,构筑长江以南江西至鄂西的防线,阻止解放军渡江南下。与此同时,四野主力各兵团也于4月底至5月初向长江沿线推进。

渡江战役前的我军步兵阵容

面对气势如虹的四野主力,白崇禧迅速收缩长江沿线的防线。

5月12日,先遣兵团第43军127师、128师抵达浠水以西、上巴河以南地区,129师进至广济、浠水,156师进至黄冈淋山河,准备从团风至武穴段渡江。第40军于11日分别向横店、两河口、仓子埠、祁家湾、李家集挺进,从北部形成对汉口守敌的包围之势。

5月13日,先遣兵团以40军118师进占汉口,江汉军区部队主力进入汉阳,以第43、44军主力共7个师的兵力,组成两个梯队,准备从团风、武穴间强渡长江。

部队登船渡江的情形(1)

部队登船渡江的情形(2)

至5月14日晚,团风至武穴段长江北岸国民党军被全部肃清,并在团风、堵城渡口夺得木船,为渡江创造了条件。

15日晨,第43军4个师冒雨分别由团风、矮林铺、黄州、兰溪、蕲春、田家镇强渡长江。团风县位于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有“三省通衢、九县咽喉”之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正因为此,先遣兵团选择以团风为突破口渡江,并在此地打响了一场历时7个小时的团风突袭战。

部队渡江

此时,江南黄石港、石灰窑国民党守军第305师二个团起义。16日,攻占鄂城、大冶,17日进占阳新。43军分路向九江、安义、永修、德安追歼残敌。

湖北解放史上的重要一役

野在湖北的渡江壮举,西起团风,东到武穴,在湖北100多公里的长江沿线,彻底摧毁了国民党苦心经营三个多月的防线。白崇禧于5月15日下午3时从武昌乘飞机仓惶南逃。17日下午2时,江汉军区独立一旅一部,渡江到武昌接管治安。下午5时许,四野第40军153师从卓刀泉进入武昌城区。至此,华中重镇武汉全部解放。

萧劲光、陈伯钧关于渡江胜利给军委的电报

为迎接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及主力南下,早在1949年3月,中原解放区建立了中原军区和中原临时人民政府到县、乡政府支前机构,在军粮筹办、船只筹措、船工募集等诸多方面为渡江战役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原军区部队直接参与了四野的武汉外围展开作战和渡江战役,同样是一支值得历史铭记的人民武装力量。

至今,团风县建立的渡江战役纪念馆,仍在向后人诉说那段光荣的历史,记录下湖北人民为争取解放战争胜利所作出的牺牲和贡献。

以四野先遣兵团为主力而进行的汉浔间渡江战役,既是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湖北解放史上的重要一节。此次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1.6万人,解放了鄂东、鄂南、赣北广大地区,不仅迫使白崇禧集团主力撤离湖北境内,为下一步歼灭白崇禧集团创造了条件,而且直接影响张轸金口起义,保证武汉和平解放,为这个华中工业和商贸中心在新中国建设初期发挥核心城市作用奠定了基础。

在《毛泽东选集》中,对这次战役亦有记载:“⋯⋯第四野战军,于5月14日,在武汉以东团风至武穴间一百多公里的地段上,强渡长江。5月16日、17两日解放华中重镇武昌、汉阳和汉口⋯⋯”为确保渡江战役的胜利,团风党组织动员群众为解放军提供900多艘船和大批军需物资,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巨大贡献,团风的历史也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

《丰碑》霍世福 摄

未完待续

(总策划 冯正安;特约撰稿人 王平)

来源 | 《党员生活》2019年第04期·下,有删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电影《3891》中渡江战役的经过
四野43军渡江解放湖北
渡江战役参战人数到底多少?三大集团如何分工?对手是谁?
四野先遣兵团南下,肖劲光选择走豫西大道,为何遭刘邓强烈反对?
四野为什么要组建先遣兵团,而且还派出了一位大将四位上将
汉浔间渡江战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