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身体最怕这5堵,堵起来真要命!最全疏通法,早知道少受罪
文章福利

JIANKANHAOWU

■ 给大家准备了100份礼物

让你学中医无负担,限量100份,老规矩先到先得,无任何门槛,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即可免费领取





正·文·开·始
你们好 我是郑医生

春天还剩一个月,大家的养生功课做得怎么样?

拍打,按摩,点按穴位都是很好的,重点是把积攒在我们身体里的垃圾,各种寒、湿、热、火毒给清出去。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就是一套“堵点疏通法”,教你调理常见的瘀堵情况,这次我每种堵法疏通都找了两个要穴,把这套疏通之法学会了,不仅可以疏通身体堵点,还能把身体也给调理好了。


01
气堵了,该怎么通?

《黄帝内经》讲“百病生于气也”。

这里的气,既指情绪也指肝气郁滞,往小了说,黄褐斑、嗳气、梅核气,往大了讲,痛经、失眠、胸闷、乳腺疾病、甲状腺肿瘤等等,其实都与肝气被堵住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怎么判断气有没有堵住?

最关键的证据可以从舌头上去寻找,肝气郁结的人舌头是尖的,而且舌尖和舌边发红,这是最典型的特征,除此之外,还有:
1.口苦,尤其早上起来,口干咽干,
2.食欲下降、嗳气,
3.易怒,容易发火又或者情绪低落,容易唉声叹气,特别敏感,
4.失眠多梦,手脚冰凉,
5.胸闷或者胸两侧胀、疼,生气后更疼。
推荐用膻中穴和太冲穴来调理,膻中穴是非常有名的“出气穴”,能帮助人体调节全身气机。


每天按揉这个穴位2~3分钟,可以把不良的情绪疏解开,心里的烦躁也会消散不少了。

▼附上实操动图

【太冲穴】

太冲穴是肝经上的“消气穴”,也是足厥阴肝经的原穴,善解郁散结、疏肝理气每天按揉这个穴位2~3分钟,可以疏泄肝经郁结之气。


▼附上实操动图

其实解决气郁最重要的还是想得开,受了委屈要发泄出来,不要老憋着,平时还可以多喝喝三花茶(玫瑰花、三七花、合欢花),多出去走走,心情好了,身体才会好!


02
血堵了,该怎么通?

堵在心脏是心梗,堵在大脑是脑梗,堵在大腿,可能发展成静脉血栓....

这些年,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血管健康,通血管秘诀也越来越多,个个都说自己能救命,听起来好有道理!这排的哪是毒,是钱!

最好的调理永远都只有2个字:

预防

如果你舌下静脉又黑又粗,那说明有瘀血了,调理血瘀的两大要穴:一个是血海穴,一个是委中穴。

血海穴堪称最天然的“补血良方”!它能通调各种与血有关的疾病,不管是出血、瘀血,还是贫血,找这个穴位就对了。

每天按揉这个穴位2~3分钟,不仅能把瘀血清理掉,还可以促生新血。

【委中穴】

委中穴是足太阳经的合穴兼血郄穴,血郄是主活血的,所以这个穴位是活血化瘀的宝贝穴。

每天按揉2~3分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流动,要是用针刺的话,改善血瘀更是立竿见影。


从位置上看,委中穴就好比是一个堤坝,膀胱经的气血一路向下,到了这个膝盖的凹陷处,把气血截住了,垃圾自然而然就在这里堆积。通过拍打、按揉、把淤堵清掉,新鲜的气血过来滋养,还能顺带调理腰背痛的问题。

▼附上取穴动图



03
湿堵了,该怎么通?

春天连绵的雨水,带来了萌芽,也带来了化不开的湿。

湿气是个狡猾鬼,擅长悄悄潜入又难缠难甩,常常与风邪狼狈为奸变成风湿,与寒邪勾结变成寒湿,与热邪抱团又成为湿热。

要说祛湿,不得不提的是人体自带的排湿开关——阴陵泉,因为它出色的除湿功效,临床上在调理膝关节的风寒湿邪之类的痹痛,阴陵泉都是必不可少的穴位。


每天按揉这个穴位2~3分钟,可以起到内化湿邪的作用,让“好水”留下来滋养身体,把“坏水”顺畅的赶出去。

不过,湿气是不停产生的,所以祛湿也要坚持不懈的进行,坚持一段时间后,会感觉小便增多,这就是把湿气排出来了。

▼附上取穴动图

湿往往和痰配成一对,除湿我们用阴陵泉穴,化痰自然选用丰隆穴。

丰隆穴是“祛痰第一穴”,与阴陵泉搭配是一组很不错的消灭痰湿的搭档,每天按揉这个穴位2~3分钟,比吃薏苡仁、红小豆汤效果好多了,同时它还有辅助降血脂、减肥的功效。


▼附上取穴动图


04
热堵了,该怎么通?

按照五运六气,接下来一段时间气温会上升很快,夏天会提早到来,温 湿,湿热要来了,易出现火热相关的病症。

而且去年壬寅冬天为史上最短冬季,较常年偏少35天,时间短就代表去年冬天我们的闭藏不足,所以接下来身体容易受内热的影响。

这段时间,辛辣、热性的食物肯定要少吃,一旦被热毒缠上,这两个清理热毒的要穴可以用上:一个是关冲穴,一个是曲池穴。

关冲穴是手少阳三焦经井穴,人体自带的“去火穴”,如果体内热毒上冲,用这个穴位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除此之外,有咽喉疼痛、更年期综合征、眩晕等疾病的人可以多多按揉。


每天按揉这个穴位2~3分钟,可以把体内的热毒排出去,另外,如果你睡醒后眼角出现了眼屎,一定要按揉这个穴位。

▼附上取穴动图

【曲池穴】

曲池穴可以解表热、清热毒,平时湿热太重,容易拉肚子,小肚子胀气的朋友,一定要多刮、按一下曲池穴。


每天按揉这个穴位2~3分钟,坚持下来,把身体的热毒清走,还会发现,身体的小炎症也一起跟着不见了。

▼附上取穴动图



05
寒堵了,该怎么通?

寒邪,有时候是明目张胆攻击人体,我们很容易就发现了;有时候是偷偷摸摸,一点一滴,暗耗我们的阳气。

身体寒邪重了,人往往感觉各种怕冷,颈肩沉痛,头脑昏沉,可不太好受,

要是多次受寒,又没有及时妥善解决,被阴寒入侵占据,大椎处就会形成一个厚重的硬块,我们叫“富贵包”。

那么,我们要怎么清理体内的寒邪呢?

清理寒邪的两大要穴:一个是大椎穴,一个是至阳穴。

【大椎穴】

大椎穴,是身体的“小太阳”,阳气是从这里发出的,寒邪首先侵犯的也是它,反过来说,大椎也是最容易激发阳气来散寒的点。

每天按揉这个穴位2~3分钟,能很好地激发阳气,形成保护人体的第一道屏障。也可以用毛巾铺在脖子后面,用电吹风热风挡吹毛巾。


【至阳穴】

至阳穴位于背部督脉处,督脉统一身之阳,所以督脉为阳中之阳,而至阳在督脉背部的中点,是天空的中心,所以它才被称为至阳。


每天按揉这个穴位2~3分钟,可以克制阴寒,调理各种虚寒和表寒证,像是哮喘、鼻炎、感冒这些,按这个穴位都很有用,要是艾灸这个穴位效果更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季排毒正当时!教你一招,横扫体内寒毒、湿毒、痰毒、瘀血
一灸就上火?艾灸没效果?根源竟是这5点!
平健康法
气血消耗最厉害的时节,抓住天赐女人的黄金补血期,狠狠的补!
积聚:积证(肝气郁结、湿滞痰阻),聚证(气滞血阻、瘀血内结)
千寒易去一湿难除,祛湿其实很简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