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帖:135镜头评书二十二卷4
userphoto

2012.10.24

关注

转帖:135镜头评书二十二卷4

(2008-10-07 10:29:23)

 

 

十五、说说宾得


Pentax,国内译为潘太克斯,香港译为宾得,更简洁。
宾得公司整体实力不弱于NC,但主要精力放在120系统上。


在日本135手动单反相机时代,它排名第三。但在135单反相机发展之初、M42罗口系统流行时,宾得是日本单反相机第一厂,风头甚劲,其对单反相机的技术贡献(如测光、反光镜、镜头镀膜等)和在业界的影响力,都不是NC能比的。后来尼康、佳能、美能达、托普康等从与德国旁轴相机进行的绝望竞争里转向出来,集中精力投入单反领域、相继推出更先进的卡口机身时,宾得却未能审时度势、顺应潮流,导致逐渐失去市场。虽然1975年终于改为卡口,但为时已晚,难现昔日辉煌了。正所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宾得手动相机体积小巧,工艺精细,非常美观。历史上宾得只制造了一部135专业相机LX,这证明它不太重视135市场。但这部LX的综合水准甚至连尼康的工程师都承认稍胜F3,这证明它的实力很强。这一点令宾得135相机的拥趸很无奈,大多只能寄情于非专业的KX、MX、Super A、Z-1(P)和MZ-S。


说说宾得镜头。很多使用日本器材的影友喜欢把自己镜头的成像特点往“德味”上靠,比如美能达的拥趸因美能达与徕卡有过合作而认为美头有德味,尼康的拥趸因尼康早期与蔡司有联系而认为尼头有德味,都挺无聊的。按照这种想当然的推理,也许适马和雅西卡镜头的德味更浓,哈哈。


但宾得的镜头确是日本五大厂中最有德味的,根据是看实际成像:宾得镜头清晰度高,反差中等,层次丰富,色彩真实,通透自然,网络论坛有评语曰:真水无香。在日本镜头圈子里比较,这四个字还算准确。而完全当得起这四个字的,是德国施奈德。


宾得拥趸都知道宾得的名镜集中在星镜族和Limited镜族,其实不尽于此:M42系的王牌是SMC Takumar 15mm/3.5和20mm/4.5;K系时期是一个高峰,15/3.5 Asph、18/3.5、20/4、28/2、28/3.5 Shift、35/2、50/1.2、85/1.8、135/2.5、200/2.5都是名镜,用料扎实,手感优异,分辨率出众;M系时期有M 35mm/1.4,只量产了6支,M* 300mm/4是宾得第一支135专业镜头;追星族迷恋的A* 135mm/1.8和A* 200mm/4 macro是世界最佳,A 100mm/2.8 macro是当时五大原厂里唯一的f/2.8 1:1中焦微距镜头;F 50mm/1.4是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f/1.4标头,而F* 250-600mm/5.6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自动变焦“大炮”;独一无二的广角柔焦镜FA 28mm/2.8 Soft,FA* 28-70mm/2.8是四大厂同规格里体积最小的,而80-200mm/2.8分辨率最高、同一性最好……在K系时期,宾得还试制过极夸张的20mm/1.4和300mm/2,但未量产,也许成本太高了?


关于Limited镜头,据说宾得在设计时未追求优异的仪器测试数据,而追求优异的实拍眼感,理由是像差最小、测试数据最好的镜头不一定是成像最舒服的。从三支Limited镜头的实拍照片看,宾得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很了不起。


宾得一直是我最喜欢的日本相机品牌。我接触最早的日本单反相机就是宾得K1000,后来有KX、ME super、P 50、Z 20、Z-1P、LX,原厂头有过SMC Takumar 135mm/2.5、K 24/3.5、K 28/2、K 30/2.8、K 135/2.5、K 200/2.5、M* 300/4、A 35/2、A 50/2.8 macro、A* 85/1.4、A 35-105mm/3.5、F 50/1.4和FA 43mm/1.9 Limited。


Takumar镜头色调微暖,手感不差于徕卡。K系镜头基本都是精品,是宾得135相机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其中K 28/2是与Contax四大神镜之一的28/2共同开发的,结构完全一致。A系镜头是宾得手动头里色彩最好的,35/2暗部表现优秀,50/2.8 macro采用浮动镜片结构,35-105mm/3.5是当时难得的光圈恒定。F 50/1.4分辨率一如传说之高。


专业的*镜和limited镜更不用多说。


我曾写过一篇文字《桃园三结义》,来比喻我的宾得最佳手动组合:


刘备:K 28mm f/2
K系镜头是宾德PK卡口最老的系列;刘备论年龄也是三兄弟的老大
K 28/2结构与contax 四大神镜之一的28/2完全一致;刘皇叔同样有贵族血缘,乃是汉室宗亲。
28mm镜头视角宽广,进可人文,退可风景;刘备同样胸怀天下,能屈能伸,是真正的大人物。
K 28/2具备星头的素质,却因彼时宾家尚无军衔制而未列星班;刘备能与曹阿瞒煮酒论英雄,是令一代枭雄最忌惮的两个领袖级人物之一,却因文不及卧龙风雏、武不及关羽张飞而被后世轻视,比起他的两个被后人神化的结拜弟弟,名头是逊色不少。


关羽:A* 85/1.4
A* 85/1.4在宾家A系几大将星里,排名最靠前,用途最广泛,可人像,可风景,可纪实,光径最大最亮,综合素质虽不敢攀Contax 85/1.2或Leica 80/1.4,但可算日本人像镜最佳;关公同样是五虎上将之首,能文能武,用勇有谋,仪表堂堂,忠肝义胆,青龙偃月刀明晃晃寒湛湛光鉴日月,虽然文不及诸葛、武不及吕布,但综合素质确是三国第一人,无怪后世敬之为神。


张飞:M* 300mm f/4
300mm镜头用途狭窄,此如张飞之惟善悍战;M* 300/4形状颀长,比之K 28/2 A* 85/1.4,此如张飞之丈八蛇矛;最近对焦距离长达4m,微距功能匮乏,想俯察品类之细是不可能了,此如张飞之粗犷豪迈;像质优异,结实耐用,此如张飞之武艺精湛,勇冠三军。


诸葛亮:LX
能把刘关张联系到一起成就大业的,惟有诸葛孔明,三国时的四大谋士--诸葛亮、庞统、周瑜、司马懿中,孔明居首;能把K 28/2 A* 85/1.4 M* 300/4联系到一起扫摄天下,最合适的是LX,如果把庞统比作四大专业135手动单反相机里最短命的OM 4T、把周瑜比作最俊逸的NF-1、把司马懿比作最老辣的F3,那么无疑诸葛亮就是最优秀的LX!
二手的宾得好镜太难买了,尤其在中国,是“狼多肉少”。


可能这就是我对宾得相机念念不忘的根源。

 

 

十六、说说美能达


在135单反手动时代,美能达在日本五大厂里排名第四。如果单比镜头设计制造水平,它不如排在第五的奥林帕斯。它能够排在奥林匹斯前面,得益于入行较早、系统的整体规模和影响较大。研究一下美能达的手动器材,虽然有一些小特色,但几乎没有顶尖专业产品,镜头更少见使用高档特殊光学玻璃的设计(在这方面奥林帕斯做得更好,遑论NCP),可见那时美能达不具备与NC争夺专业市场的实力。虽然它曾“投石问路”,于1973年生产了专业标准的X-1,在当时与尼康F2、佳能F1、托普康RE super并称四大专业相机,但影响很小。进入自动时代后,借助于屡获国际大奖的7000 AF等“7字头”机身所打造的强势,美能达下大力气陆续研发推出了一系列专业镜头,比起手动时代有脱胎换骨的进步,并成功地跻身三甲,把宾得挤到了“老四”。


正因为在手动时代美能达是日本准一流厂家,所以徕卡能够与它有一段成功的合作史,就像后来蔡司与雅西卡的联姻一样。不过成功的主要是徕卡,从R3到R7,从R 24mm/2.8到R 70-210mm/4,它不仅从美能达那里买到了合格的机身、镜头零件,从而维系了在最高档135单反领域的市场,并且从美能达那里学到日本单反相机的先进技术――美能达在历史上一贯是先进技术的创新先锋。美能达虽然没吃亏,但也未像拥趸意淫的那样得到徕卡著名的铸镜秘技。这很正常――镜头制造术是徕卡赖以与人竞争、安身立命的本钱,即使在委托肖特厂生产特殊光学玻璃时都对配方严格保密,怎么可能传授给日本人?美能达拥趸们不要继续意淫自己的镜头有“德味”了。知道徕卡曾经委托日本三流的适马公司生产R 28-70mm/3.5-4.5?适马镜头因此染上“德味”?恰恰相反,事实是那几款徕卡镜头由于采用日本零件,即使加诸徕卡的镀膜,但成像仍然缺少充足的“徕卡味”,所以多年来受到“徕卡原教旨主义者”抨击,被指为“血统不纯”,例如R 24mm/2.8被讥为“果冻”。呵呵,因此与其说某几款美能达镜头有“德味”,还不如说某几款徕卡镜头有“日味”。当然后来的徕卡R镜已经名副其实,或者至少是徕卡设计的,比如委托日本富冈光学制造的R 80-200mm/4。


回到美能达器材。美能达的整体实力虽然不足与NC展开全面的竞争,但不容小觑。它对相机自动曝光、自动测光、自动对焦和闪光等技术做出的开拓性贡献是首屈一指的,其创新精神无与伦比,并延续至今。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不细说。我有过它的9000 AF、9xi两部“9字头”专业机,虽不完美,但很优秀。不过严格地说,美能达制造的专业机身只有A-9――一部手感完美、造型强悍的专业机,品位醇厚如上等烟草,被我拿来与徕卡R8、康泰时RTS III、尼康F4一起誉为世界现代单反相机的“四大美男”。
美能达镜头的特点是普遍色彩夸张,采用圆形光圈的焦外柔和,而暗部表现大多平平。手动头里较好的有20mm/2.8、24mm/2.8 VFC、28mm/2、35mm/1.8、35mm/2.8 shift CA、58mm/1.2、85mm/1.7、85mm/2.8 Varisoft、135mm/2、200/2.8、250mm/5.6 RF、400mm/4.5 APO,24/2.8、35-70/3.5 Macro和70-210/4据说与徕卡有渊源。自动头里,专业级G头在分辨率、反差、畸变矫正等方面的测试数据都做得很好,其中80-200mm/2.8 APO G是四大厂里最小巧的;200mm/4 macro APO G的光学设计效仿尼康(在手动微距镜头制造技术上,美能达在五大厂里最弱);业余级AF 28-135mm/4-4.5和APO 100-300mm值得大力推荐,性价比很高,业余影友不买它们似乎对不起美能达的“美意”;AF 500mm/8 RF是世界唯一的自动对焦折反镜头;著名的“虚像之王”135mm/2.8[T4.5] STF虽然不是G头,但其把玩收藏价值超过G头,是美能达镜头最独特的代表作,铁杆美粉如果不收一个,实在说不过去。


我有过的美能达单反镜头不多,值得说的只有G 28-70mm/2.8:外型像煤气罐,像质精良,味道与我的佳能EF 28-70mm/2.8 L明显不同。整体上我对美能达的兴趣不大。


补充:美能达早期曾经生产120双反相机,颇有名气。

 

 

十七、趣说奥林帕斯


奥林帕斯Olympus是个有趣的“家伙”,特点是小而弥坚,且能折腾,哈哈。


像蔡司等很多著名的相机制造厂一样,奥林帕斯也是靠生产显微镜等光学仪器起家的,日本第一架显微镜是它于1920年推出的,这肯定影响了它后来制造摄影镜头的成像倾向:高清晰度,像显微镜似的纤毫毕现。这让我想起德国著名相机品牌米诺克斯:它以制造微型间谍相机出名,间谍摄影的要求是近摄清晰度高、暗部细节好,对无限远要求不高,所以Minox后来生产的35相机也延续了这个特点。在“出身”影响“气质”这一点上,两者有共同之处,好玩。


奥林帕斯三十年代开始制造相机,1972年推出OM系统第一部相机OM-1,从此引领135单反相机小型化的发展潮流。OM-1开始叫M-1,结果名字与德国徕卡的M系统冲突了,不得不改名为OM-1,搞笑。


奥林帕斯自称生产了四代手动专业相机:OM-1、2、3(Ti)、4(Ti),但被业界认可的只有后二者,郁闷。
自动对焦时代来临后,奥林帕斯以生存为第一要务,在制造了一款不成功的AF相机后,见势不妙,竟然放弃延续十几年的可换镜头单反系统,转而生产桥式相机和民用傻瓜相机,并使Olympus这个名字几乎成为民用胶片傻瓜相机的代名词,市场获利大大的,狡猾。


数码时代来到,奥林帕斯不甘心在单反市场销声匿迹。在“芯越大越好”的历史潮流面前,“小奥”敢冒天下之大不违,逆流而上,“顶风违纪”,延用自家“以小为美,最小最美”的过时理念,悍然推出最小芯的E系列数码单反相机,并继承昔日辉煌的Zuiko镜头制造技术推出Digital Zuiko数码镜族(原Zuiko镜头可转接于E机身,但使用有限制),二者共同构成所谓“世界上最小巧的数码单反新概念摄影系统”,在众多非主流厂家中率先揭竿起义,企图登高一呼,应者如云,从而颠覆CNMP“四大世家”统领江湖的局面,一吐当年被迫退隐的恶气。不料从者寥寥,形单影只,面对由佳能EOS 5D刮起的“低价全幅风暴”和索尼R 1掀起的“大芯DC浪潮”的双面冲击,“小奥”进退失措,嘴硬腿软,虽负隅顽抗,不屈不挠,但前景再次黯然,危矣。


说说奥林帕斯昔日的Zuiko镜头。Zuiko镜头整体反差不逊尼康,细部反差优于尼康,色彩比尼康浓艳。其中最好的是f/2镜系:21/2,24/2,28/2,35/2,40/2,50/2M,85/2,90/2M,100/2ED,180/2 ED,250/2 ED,这么多f/2,当是刻意为之,写出来整齐好看,读起来反复铺陈,有趣。


Zuiko镜头有几个“第一”,从中可见奥林帕斯的实力:21mm/2是迄今为止量产的光圈最大的21(20)mm原厂镜头;24mm/3.5移轴头是世界第一支超广角移轴镜头,佳能那支EF后来才有;35-80mm/2.8使用高折射率玻璃和ED镜片,是日本手动标变头里最好的,比NCPM的类似镜头都好;90mm/2 macro是日本制造的光圈最大的微距镜头,采用APO设计,至今仍是日本中焦微距第一镜,我给它起了绰号“孔雀翎”,厉害。


我拥有过奥林帕斯的一身一头:苗条的OM-2,美丽的90mm/2 micro。我拿这个镜头与我的徕卡“大头九”(非AA版)比较成像――抛开“虚幻”的味道不谈,全开光圈时“孔雀翎”比“大头九”稍锐利,f/8时二者不相上下。用“孔雀翎”拍阴天的海水,你会理解它反差的优异。看“孔雀翎”出的大片,你会惊叹“毕竟是显微名家的技术精华啊”,佩服。


此篇叫做:趣说奥林帕斯。

 

 

十八、说说其他“原厂”


所谓原厂,指既能造机身又能造镜头。现在的适马按说也算原厂,不过习惯上人们还是把它列为“副厂”――镜头专业厂,它的主业还是造镜头。


在日本135单反相机领域,除传统的五大厂外,原来还有很多二线的“原厂”,可惜绝大多数已经停产多年,只剩下一个三流的Cosina还在生产一些贴牌产品。厂家间的竞争在数码浪潮来袭前已经残酷无比。


1、托普康(Topcon,有译为“特强”):尼康原名为“日本光学”,托普康是“东京光学”,早年也是大厂。它生产的RE super是六、七十年代日本的四大专业单反相机之一,曾经供应美国海军,我有过一架这种版本的,底盖刻有美国海军的缩写“U.S.NAVY”,机身为全金属,沉重结实得像坦克,工艺很精密,卡口与德国Exakta相机通用,简称E/T mount。它制造的镜头也非常出色,当年被誉为有德味的日镜,其标头58mm/1.4至今仍被Conisa拿来仿造,实力可见一斑。托普康的地位在五大厂之外可居首位,它于八十年代停产摄影系统,继续生产其他精密光学仪器。


2、柯尼卡(Konica):柯尼卡生产过120相机,还生产高档135旁轴相机,对早期135单反相机发展的贡献更是名列前茅,超过多数大厂。可惜它不曾致力于专业相机制造。在其135单反相机中,全机械的T3(N)和电子机FT-1都不错,不过未达到专业要求,我有后者。在日本135单反相机中,柯尼卡系统的法兰焦距最短,使它可以转接任何品牌的镜头来用。至于柯尼卡镜头,则是另外一回事了。当年我写过一篇文章《皇冠上的宝石:KONICA HEXANON 28mm/1.8 UC》,发烧友们认为很煽情,如下:
说起KONICA,都知小西六,再有樱花卷。不细说KONICA在机身制造方面对世界相机业的贡献了:1948年……,1968年……,1969年……,1975年……,1982年……,HEXAR,HEXAR RF,这是旁轴篇。1960年……,1968年……,1979年……,1981年……,这是单反篇。其中出现若干里程碑式的“世界上第一架……”,KONICA用家都知道,不赘述。


KONICA的HEXANON AR镜头,从15mm鱼眼到1000mm共计33种。很多人认为KONICA是日本二流品牌,其实论光学实力,在六、七十年代它不弱于NC,其镜头质量因超过尼康而被日本政府树为行业标准。尤其它的UC镜群,在粉丝眼中是K家的“皇冠”。这个UC,据KONICA公司的解释,除Ultra Coated外,还有两层含义:Ultra Close Focusing、Ultra Compact。在UC镜群的皇冠之上,闪烁着诸多珍宝:15mm/2.8Fisheye,35mm/2(9片玻璃),57mm/1.2,85mm/1.8,400mm/5.6 Fluorite。谁是皇冠上的宝石?是28mm/1.8。


它是当年最快的28mm广角镜头。在那个年代,没有任何一支其他的28mm镜头拥有如此大的光径。那时尼康AF 28mm/1.4 D和佳能EF 28mm/1.8 U远未孕育。至于更晚的适马EX 28mm/1.8,不提也罢。它曾经是28mm焦段当之无愧的镜王。


它是第一支设计有Floating System的28mm广角镜,即UC的第二层含义:Ultra Close Focusing。这是KONICA单反镜头中唯一拥有这种高档设计的,其近摄时的像质得到明显改善,扩展了它的实用范围。


它的最近摄距达到0.18m。这意味着什么?28mm 1:2!这令人瞠目。我至今很难相信这一点,认为是自己没看错了英文资料。


它制作精良,结实耐用,手感如船橹划破春水。其8片8组结构,即使全开光圈拍摄依然锐利清晰。曾经有人用它与同门28mm/3.5对比测试,结果同在f/8.0时,它的清晰度、对比度、色彩还原能力全面胜出,同在f/3.5左右时二者差距更大。


它的滤境口径只有55mm,即UC的第三层含义:Ultra Compact。这是一支超紧凑的超大口径广角镜。想想其它品牌的同光圈28mm镜头有多大?


它太昂贵,比同门28mm/3.5贵10倍。它太罕见,这方面同样是K镜之最,属于万里见一。即使在拍品丰富的ebay,一年难见它露面一回。所以一旦有机会得到它,决不要犹豫,立即拿下――也许只有上帝的宠儿才有这份运气。而一旦拥有它,决不要出售,否则一定后悔。


这篇文章被我删了不少,因为煽情过度了。我还有过50mm/1.4、40mm/1.8,后者是“饼干头”,却是双高斯结构,而非天塞,成像好于尼康45mm/2.8 P,价格便宜得不像话,被我称为“柯尼卡小剃刀”。
3、雅西卡(Yashica):雅西卡在日本二线厂家里可以排进前三名,实力比理光强,尤其是电子技术很好,否则蔡司不会选它来合作。它的120双反相机在中国很有名,135单反FR系列质量很好,镜头色彩鲜艳、层次良好,21mm/2.8、55mm/1.2、微距镜头、135mm/2.8、500mm/8 RF、28-50mm、28-85mm、80-200mm都不错。我有过它的FR-1和50mm/1.4,这个镜头可以与著名的Contax 50mm/1.4 Planar媲美。雅西卡系统与康泰时系统卡口一致,称为C/Y mount,可以互换使用,但我不建议这么作。


4、富士卡(Fujica):富士的摄影产品之丰富,只有当年的柯达可比。哈苏的H1、xpan都是它作的,除了那个30mm镜头。其135单反机身以罗口ST-901、卡口AX-5最好;镜头的镀膜技术突出,与禄莱HFT、宾得SMC并称世界三大优秀镀膜,成像的通透度和层次是日头中顶尖的,色彩艳丽,几乎没有人不喜欢,与德头比,只是味道薄了些。50mm/1.2和80-200mm/3.8是其最好的产品,我曾经有机会得到它们和AX-5,却放弃了,至今后悔。


5、玛米亚(Mamiya):玛米亚生产过少量135单反器材,我有过它的M42罗口55mm/1.4,镀膜是蓝黄二色,做工相当好,成像也很清晰。值得一提的是:玛米亚曾为尼康生产其Nikkorex系列相机,曾为禄莱SL系统生产其Rolleinar系列镜头。那些对“血统”要求高的发烧友要小心这个。


6、理光(Ricoh):理光进入中国市场很早,因此曾经被孤陋寡闻的人视为高档器材,那时的一些文学作品里经常出现“日本理光高档相机”之类的文字,挺可笑的。理光不是造不出好机器――看它的旁轴相机即知,而是典型的自甘堕落,厂方的说法是:市场定位。理光早期造过几部相当好的单反相机,比如M42时代全开光圈测光的快门优先相机TLS EE;比如它最好的单反相机XR-X/P,品质达到准专业水平,很有特点,并为其配套生产了不错的P系列镜头。理光最牛的单反镜头是28mm/3.5 Asph、300mm/4.5 APO,稀有程度赛过大熊猫。后期的理光器材就乏善可陈了。

 


十九、说说日本“副厂”


所谓“副厂”,指专业镜头厂,主要是腾龙、图丽、威达、适马四家。现在适马的主业仍是造镜头,腾龙已经停产Bronica,威达的机身不值一提。


我坚持认为“副厂头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发烧的”,所以下面不谈副厂头的把玩、收藏价值,只从实用的角度说说我的印象。


1、Tamron:腾龙镜头结像风格类似尼康,故有“小尼康”之称。其普遍特点是微距功能突出。在四大副厂里,腾龙镜头的整体质量可排第一,“狗头”不多。专业SP系列的阵容很可观。其SP自动头里,我最欣赏的是24-135mm/3.5-5.6,因为“副厂头是拿来用的”――实用价值最重要,这个头的焦段覆盖了最常用的起步超广角和起步长焦段,对像质要求较高的影友而言,它是副厂头里最适合“一镜走天下”的,仅次于佳能L级的28—300mm、24-105mm、美能达28-135mm等原厂高档镜头。至于腾龙那些业余的28-200/300mm,用上一段时间后你就会知道――方便而已,“慰情聊胜于无”。


最值得把玩的SP是停产的手动系列――几乎每支都是佳作。24-48mm/3.5-3.8、28-135mm/4-4.5二镜由于AF 24-135mm/3.5-5.6的出现,其实用价值已减弱。我更喜欢的是:(1)35-200mm/3.5-4.2,其像质优于腾龙销量最大AF 28-200mm/3.8-5.6,腾龙应该把后者也做成专业镜。(2)200-500mm/5.6,我用过朋友的一支,像一门微型的无后座力炮,外观极其漂亮,像质优秀,是副厂望远变焦头里最值得拥有的,腾龙已经推出其AF版,手感、做工不如MF版。(3)70-150mm/2.8微距平像场柔焦人像镜头,是我唯一值得炫耀的副厂头,是SP系列里最珍稀的,其设计独一无二。我是从英国买回来的。


180mm/2.5 ED、90mm/2.5微距以及百搭接环、BBAR镀膜等不谈了。


2、Tokina:其实图丽才是真正的“小尼康”,它与尼康的关系很近。图丽拥有日本最大的光学玻璃企业――保谷公司,很多大厂、原厂都采购它的光学玻璃,可是图丽并未在自己的专业镜头中大量使用高档特种镜片,也许是为了降低成本,但放弃“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令人遗憾。


图丽镜头的缺点:很多恒定光圈变焦镜头在全开光圈时像质稍差;很多镜头成像色彩轻微偏黄;AF镜头的自动手动切换机构容易出故障。图丽镜头色彩还原明度较高,调子明快,不少人喜欢这种风格。值得谈的AT-X系列专业镜头有:(1)60-120mm/2.8,是图丽镜头中最罕见的,很好的专用人像变焦镜头,全开光圈时成像柔和,收两档很锐,很实用。(2)100-300mm/4,MTF测试得分不高,但用过它的影友都夸它像质好,有趣。(3)150-500mm/5.6,规格很夸张吧?如果比规格,那么只有佳能FD 150-600mm/5.6比它强,适马300-800mm/5.6就不要来比了。这个头MTF得分也不高,但据用过的人说――像质也相当好。(4)28-70mm/2.6-2.8,采用法国安琴28-70mm/2.6的设计,像质说不上优异,但在当年尼康苦苦造不出自动对焦的28-70mm/2.8来对抗佳能时,你会在很多尼康专业自动相机上看到它的身影。(5)300mm/2.8,图丽最好的镜头,MTF得分和实拍都很好,略好于腾龙那支SP,是取代昂贵的原厂300mm f/2.8镜头的首选。(6)90mm/2.5 macro,与腾龙那支一样好,像质不逊于原厂。


3、Vivitar:起家于美国的“皮包”公司――没有自己的工厂,只聘人作设计。所有产品都是他厂代工的,为其代工的包括奥林帕斯等十几个公司,可谓壮观了。它设计镜头的能力很强,早期设计了一批规格惊人的镜头,很多是五大原厂没有的,其类似腾龙百达接环的接口系统也不错。八十年代后威达自甘堕落,其series 1系列不复当年之勇。值得谈的有:(1)450mm/4.5非球面折反镜头,配专用2x增距镜后甚至有微距功能,是个超级怪物。(2)90-180mm/4.5 macro,是世界上第二支微距专用变焦镜头,结构质量比第三支――尼康的AF 70-180mm更强,但成像不如后者。
威达还出过24mm/2、28mm/1.9、55mm/1.2、600mm RF、35-85mm/2.8等有名的镜头;90mm/2.5 macro是图丽代工的;135mm/1.8比宾得的A*就差远了。我有过两支威达手动定焦头。


至于所谓威达“神镜”,指的不是它的成像质量。


4、Sigma:我对适马镜头有根深蒂固的“偏见”,尽管目前适马的风头压过所有副厂,其数码单反相机的像质甚至好于某些原厂。网络摄影论坛广为流传的“适马镜头是噱头”的说法,是我发明的,所以不谈那些规格吓人的适马镜头了。我试用过几支EX,印象平平。


要说明的是:用适马镜头同样能拍出杰作,能拿影赛大奖,能成为摄影家

 


二十一、说说转接环


什么是转接环?转接环不是增距镜、微距管,也不是近摄倒接环、滤镜转换环。简单说,转接环的作用是把A接口的镜头用于B接口的机身。与腾龙的百搭接环不是一回事。


转接环的厚度由不同摄影系统之间的法兰焦距差决定,可以粗略地理解为机身接口至焦平面的距离差。135单反相机里,阿尔帕和柯尼卡机身最薄,最适合做转接平台,佳能FD、EOS机身也较薄。而135旁轴相机又薄于单反相机。


转接环有很多种,以成像结果来划分,可分为:


1、微距转接环:把薄机身上的镜头接到厚机身来用。效果是无限远不合焦,只能用于微距摄影。比如佳能生产的一种FD镜头转EOS机身之转接环。


2、正常转接环:把厚机身上的镜头接到薄机身来用,效果是无限远合焦,在各拍摄距离都可正常结像。款式很多。


3、带镜片的正常转接环:是在第一类接环上加入光学镜片,使无限远合焦。比如佳能生产的另一种FD镜头转EOS机身之转接环,比如德国生产的带非球面镜片的转接环。


以生产厂家来划分,转接环可分为:


1、“原厂”转接环:佳能、宾得、美能达、奥林帕斯、徕卡、阿尔帕、柯尼卡等都生产过转接环,比如佳能制的M42镜头转FD机身之转接环、FD镜头转EOS机身之转接环、宾得制的M42镜头转PK机身之转接环、美能达制的Exakta镜头转MD机身之转接环、奥林帕斯制的OM等镜头转数码单反E系列机身之转接环、徕卡制的M39罗口镜头转M机身之转接环、阿尔帕制的其他卡口镜头转本厂机身之转接环、柯尼卡制的其他卡口镜头转本厂机身之转接环……等等。这种接环的特点是:精度最高,工艺最好,价格最贵。我有前三种。


2、“副厂”转接环:德国制的最好,日本制的其次,香港制的第三,国产的最差。我都有。


以所跨领域来划分,可分为:1、大画幅镜头转中、小画幅机身之转接环。2、中画幅镜头转中画幅机身之转接环,如哈苏镜头转玛米亚645机身之转接环。3、中画幅镜头转小画幅机身之转接环,如宾得、康泰时都生产这种原厂转接环。4、小画幅的单反与旁轴之间、单反之间、旁轴之间互换转接环……


总之,几乎有多少种镜头、机身接口,就有多少种转接环。对此感兴趣的人可以专门去研究,乐趣无穷呵。不过很容易上瘾,或曰“中毒”。


我前后共有十几种各类转接环,用来把徕卡、蔡司、福伦达、施奈德、罗敦司德、禄莱、Meyer、ISCO、Schacht、Kilfitt、尼康、奥林帕斯、宾得等R、C/Y、DKL、E/T、QBM、M42、AI、OM接口的镜头,转接到佳能FD、佳能EOS、尼康F、宾得PK等机身来用。其中最为得意的,一是把世界上最好的镜头徕卡R 180mm/2.8 APO通过罕见的R->FD转接环,接到世界上最好的单反相机佳能NF-1上来用;二是把最罕见的罗敦司德30mm/2.8老镜头通过昂贵的DKL->AI转接环,用在尼康最专业的F3上面,而且无限远合焦。此种玩法实现了发烧友们梦寐以求的“双赢”。想想那时候真是疯狂--曾经誓言收齐全世界各种原厂转接环。


还有更疯狂的:在玩够转接环以后,我开始玩镜头、机身改口,请人把几支徕卡、康泰时单反镜头改成尼康口;把安琴古典135mm/3.5镜头由尼康口改成M42口;把佳能NF-1机身改成Contarex口,后者必须在机身接口处加装光圈环,仅加工费就超过千元。这就是为什么那时我有三部NF-1。
我肯定不是国内最早玩转接环的,但是在国内相机发烧友中大规模兴起玩转接环之风,是源于我在网络摄影论坛的一个帖子:《邪派高手》。


因为当时就明白是“邪派”,所以现在“改邪归正”后,不建议大家玩这个。

 


二十二、说说专业小“傻瓜”相机


我有过很多专业、半专业水准的“傻瓜”相机――还是叫PS相机吧:Point & S。PS相机小巧可爱,一度我曾经想卖掉所有135单反系统,专玩PS机,把它们收集齐了,也很有趣。
在现代专业PS相机里,焦距最短的镜头是理光GR-21的21mm,最长的是体积较大的禄莱QZ 35T 38-90mm,光圈最大的是柯尼卡“巧思”的35mm/2,如果“巧思”还算PS相机的话。如果“巧思”不算,柯尼卡当年制造的、号称“穷人徕卡”的Auto S3 38mm/1.8更不能算,那就轮到徕卡Minilux、CM的40mm/2.4--号称双高斯结构“最后的摩根战士”。
我评出的135 AF PS相机“四大美女”是:徕卡CM、康泰时T
2、尼康 35Ti、美能达 TC-1。对应的“四大美男”也是这四个厂的:徕卡R 8、康泰时 RTS III、尼康F 4、美能达A 9。这不是巧合。


我有过以下PS机:


1、美能达TC-1:美能达宣称这部价格昂贵的小机器是它们制造的最好的一部照相机,宣称其配备的G Rokkor 28mm/3.5专业镜头是它们最好的28mm镜头,宣称它是世界上体积最小的PS相机,都不算吹牛。它确实很棒,我甚至认为它是所有AF PS相机里最专业的一部,这种专业性体现在它的取景器、测曝光方式、金属含量、镜头素质、工艺水平、耐用程度甚至各种开关、调节锁掣的细微设计。尤其是它的镜头,虽然暗角大,但成像精细,经得起放大,这是专业相机的首要素质。它是我目前唯一保留的PS机,我甚至用它取代了此焦段的单反镜头。


2、徕卡Minilux zoom:用了一段时间,觉得它很多地方不爽。它和Minilux体现出徕卡专业PS机制造技术的不足。后来徕卡在CM上有所改进。


3、徕卡Mini II:徕卡委托美能达制造的非专业PS相机系列之一,镜头是Elmar 35mm/3.5,成像有部分徕卡的特点。造型古怪,但我比较喜欢。


4、康泰时T3:除了那个优秀的35mm/2.8镜头,其他地方都不如T2,包括造型、手感和专业性。买它不如买T 2或TVS III,后二者我太喜欢了。


5、雅西卡T3:用的是蔡司35mm/2.8 镜头,比康泰时T3早多了。机身比较丑,成像真不错。非常罕见。


6、雅西卡T5:性价比最高的半专业PS机,所配蔡司天塞35mm/3.5镜头色彩鲜艳,非常锐利。此机造型时尚,测光准确,是超值之选。


7、禄莱 35:仅这部相机就可以写一篇长长的文章――历史上最经典的袖珍135全金属全机械相机。我那部是罕见的最早期德制天塞版,比后期新加坡制的更珍贵,当年我出售时引起数人争抢,一年后仍有人来电邮询问。此机可谓“小相机,大影像”。


8、禄莱 AFM 35:是富士造的,镜头是38mm/2.6 HFT,天塞结构,采用低色散高折射率玻璃。感觉成像与传统的HFT有所差异。性价比很好。


9、尼康 600 AF:当年是世界上最小的AF PS相机,大小如一张名片,其小巧至今仍可排进PS胶片相机的前三名。与尼康著名的28Ti、35Ti和700 VR同时问世,是尼康在PS相机领域的四大力作。镜头是28mm/3.5,除暗角明显外,其他素质颇有专业水平。


10、佳能MC QD:佳能和宾得一直不重视专业PS相机,至今未制造任何此类产品,令人遗憾和不解。找来找去,找到这个MC QD,镜头是35mm/2.8,含当时罕见的非球面镜片。试拍结果相当满意,结像细腻清晰,色彩层次良好。可惜机身不是专业级的。


11、奥林帕斯XA、XA 2:奥林帕斯当年的杰作,一共四款,号称“太空囊”。机身金属含量较高,体积小巧,如果不算外接闪灯,甚至小于尼康600 AF。XA镜头是高档的35mm/2.8,有重影对焦;XA 2镜头是35mm/3.5,目测估焦;XA 4是28mm/3.5镜头,比较罕见。出片是典型的奥林帕斯味道:高清晰度,高反差,色彩饱和。可惜后来奥林帕斯没把它们AF化。


12、奥林帕斯U I、II:前者镜头是35mm/3.5,后者是35mm/2.8。价格很便宜,成像虽达不到专业要求,但优于普通变焦“傻瓜”机。销量很大,是U(mju)系列的代表相机。
旁轴镜头的优势是广角镜可以设计为对称式结构,各种像差较小,主要指标优于多为反望远结构的单反广角镜头。历史上重要的135旁轴广角镜头有蔡司Hologon 15/16mm、Biogon 21/25/28/35mm、Topogon 25mm、Planar 35/45mm、施奈德Super Angulon等,几乎都是对称式结构。我对可换镜头的旁轴相机兴趣不大。

 

 

以上是我十年来把玩过的主要器材。现在已经不再对器材“发烧”,改烧照片了。很多人有与我类似的历程,“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
十年经历积垒,今日一吐为快。佛曰:放下。我放下了手中的花瓶。


最后,以我写的一首诗《好相机》,结束此文:


好相机有颗敏感的心,喜欢细究物理
光移影动,好相机眼圈一眨,心门轻启
定格了前后心事
好相机是一枚灵犀


寒潮砭体,撞击着无意
好相机裹紧自己滋润自己
一台好相机是从不叫苦的
第一次触摸,它就是你的肢体


尊重你的悲喜,尊重庄严或者闹剧
好相机穿过弹雨;丛林的夜晚,
有人说
愿意带它走进墓地


面对邪恶,好相机的锋芒胜过利器
一对新人,是它百年的回忆
对于藏进箱柜
好相机不感兴趣


是青岛一李姓玩家所作,我转贴


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就像一棵爬满猴子的大树,
向上看全是屁股,
向下看全是笑脸,
左右看全是耳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35镜头:兵书二十二卷
[图文]世纪回眸!大话135相机镜头卡口进化史
相机之家文章
索尼FE口转接环怎么选?(佳能EF及索尼A口镜头转接环购买以及注意事项)
我的摄影心得(4)---摄影器材的选择之机身|摄友之家 - 魅力庐江论坛 - Powere...
几款美能达镜头基本质素简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