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话养生】末伏“躲老虎”,这些养生诀窍需知晓
俗话说:“初伏防中暑,中伏除病根,末伏躲老虎。”
进入末伏后,季节由夏入秋,气温由热渐冷,阴阳变化交替。
这期间人体的阳气都在外面,身体里面较虚,“风、寒、暑、湿”等邪气很容易趁虚而入。想要降服“秋老虎”,一定要知道这“三忌”“三宜”“四要点”。
末伏养生三忌
一忌急躁
进入末伏后,余暑未消,热扰心神,容易使人产生焦躁、心烦不宁等情绪,让人坐卧不安,思绪杂乱。
中医认为,情绪变化会直接影响气血运行。可以弹拨极泉穴,调畅气血,理气护心。
极泉穴是手少阴心经第一要穴,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弹拨时应力度柔和,动作连贯,一次弹拨10次左右。

二忌吃辣
立秋后应少吃辛辣食物,辛味通肺、助长肺气。若摄入过多,肺气太盛,易使人出现上火、便秘等秋燥症状,还会刺激皮肤,长痘痘。
三忌贪凉
末伏昼夜温差较大,白天气温高,早晚又偏凉。此时切忌不可贪凉,不要长时间吹空调、喝冰镇冷饮等,以免寒气入体,损伤脾胃阳气
末伏养生三宜

一宜润燥
俗话说:“荷莲一身宝,秋藕最养人”。莲藕可以润燥止渴养阴清热,还能清心安神。秋季正是鲜藕上市的季节,此时天气干燥,多吃莲藕有助于补肺养血。此外,搭配银耳吃可以滋补肺阴,搭配黑木耳吃可以滋补肾阴。

二宜清补
饮食方面益清补,即以清淡为主,多补充高蛋白的鸡肉、鸭肉、鱼肉等。同时,多吃蔬菜水果,摄入膳食纤维,保持排便顺畅。
三宜补脾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好,胃才能健康,身体才不易生病。夏天经常吹空调、吃冷饮,容易导致脾虚湿气重,而湿气又会加重脾虚另外,湿气重还容易引发多种疾病,如哮喘、中风、高血压、前列腺炎、妇科病等。所以,一定末伏天里吹空调吃冷饮的同时,也不能忘了健脾补脾。
可以用食疗的方法来健脾益气、补脾养胃,日常饮食上要少吃辛辣油腻、不好消化的食物,多食用红小豆、茯苓、山药、芡实、枸杞、莲子、大枣等。还可适当食用鸭肉、冬瓜、黄瓜等,滋阴养胃,帮助恢复肠胃功能。
除此之外,结合专业的食疗方祛湿,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专业的食疗方都是经过科学配伍的,针对性更强,效果远不是家常饮食的调理能比的。
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祛湿清方“九香平”,此方乃世界“食疗鼻祖”孟诜(shen)留下的传世名方,可扶正纳气、健脾祛湿

孟诜为唐代医药学家,师从“药王”孙思邈,也是与孙思邈齐名的唐代“四大名医”。孟诜针对湿气重浊粘滞的特点,甄选蒲公英、甘草、阿胶、玉竹、陈皮、茯苓等药食同源的药材,从健脾和胃、利水渗湿、补肾填精、润肺益气四方面入手,本末兼顾,温而不燥。补脾气而又不伤阳气,从内里调节脏腑,强健脾胃,赶走湿气。

此方经孟诜创办的膳食养生药号“孟余堂”传承至今,为践行中医药现代化,孟氏后人将古法炮制与现代化技术相结合,将“九香平”制成了冲泡方便的固体饮料,无论寒湿体质还是湿热体质、痰湿体质都可以用
现在点击下方小程序码进入官方商城,可了解更多“九香平”详细信息。

末伏养生四要点
  
避免秋燥
夏季酷热,人体津液流失严重。入秋之后,很容易出现秋燥,应注意防燥养肺,可多吃养阴润肺的食物,如秋梨、莲子、莲藕、百合、银耳、南瓜、枇杷等。
适当锻炼
适当锻炼,可以提高肺活量,增强机体的耐力和抵抗力。但需注意运动量不宜过大,可以选择轻松和缓的运动项目,如瑜伽、太极拳、慢跑、散步等,以防出汗过多,耗损阳气。
早睡早起
立秋之后,夜间气温逐渐凉爽,晚上可早些上床休息。早卧可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到舒展。充足的睡眠也可帮我们恢复体力,会让我们第二天更有精神。
谨防“秋冻”
很多养生达人提倡“秋冻”,意思是说秋天不要过早穿上厚衣服。
虽然夏末秋初之时,多经受寒冷的刺激,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但过犹不及,一味“秋冻”不但达不到强身健体的效果,还容易患上感冒。所以一旦气温急剧下降时,应及时添加厚衣物。另外,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身体调节功能较差的人,尤其要注意加衣保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末伏 | 如何抓住排湿最佳季,改善体质?
全年“最补”的最后10天!做好四件事养全身,不给秋冬留病根!
三伏天是敷贴最佳时
三伏天如何养生?北方热在初伏,南方热在中伏
秋分养生
2016年三伏天时间 夏季保健养生饮食消暑防病全图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