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原反应救命的关键步骤----判断和急救

雪山下登山的山友本身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今天就应大家的要求,着重谈两个要点,第一是出现高原反应时怎么及时地做出正确判断,第二是怎么能快速正确地处置。这两条都是能否救命的关键。但在讨论它之前,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再讨论一下态度问题。(如果对态度对基本知识都有共识,可直接跳到第三和第四去看脑水肿和肺水肿的具体判断方法和处置措施。)

  再谈态度的重要性

没有想到这个文章一发引起了那么大的反响。看来受过高原反应折磨的同志们也不少啊,它勾起了大家的野外回忆。也有很多小白第一次发现自己原来是从鬼门关走过一遭但都没有发觉,读完文章才知道自己当初有多么无知无畏。这文章写下来就是希望把经验分享给大家,大家能从中得到受益,甚至就能直接指导到行动,就是最好的。

感谢大家的认同,这篇文章被转发到好多群里,各个群的讨论也很不一样。多数是说学到了东西。但也有好些同学不以为然。还有人特意发了图片------ 我当年就是这么脱光膀子在高原上奋力跳跃的;我当年在你说死人的地方就是身轻如燕的;不一而足。我为大家的勇气所倾倒,但还是坚持认为虽然不必对高原反应谈虎色变,但思想上重视它还是很有必要的。

在这里我也引用刀刀同学的话,提醒一下各路英雄好汉。“高原反应,个体差异很大。别人身上不发生,不意味着自己身上不发生。也不是说你身上这次没有发生,下次也不会发生。另外,在A地没有发生,也不意味着在B地也不发生。”好多人就容易栽倒在这上面。

我其实挺害怕遇到那种牛气的驴友,更不敢跟他们结伴。多次在野外遇到驴友,但凡爬山到了垭口,一定要脱光了膀子在雪地里摆好POSE拍照留念;但凡到了高原海子一定要脱了鞋下去泡脚。是否有违当地文化传统犯禁忌咱先不说,初到高原,这真是把自己往危险境地里推啊。论装备我不如他,论体力我可能不如他,论胆略和见识我更不如他。但如果在野外遇到真出了问题,你说我是救呢,还是不救呢?

青藏高原东部的山地海拔2500米左右高度的美景。 

基础知识补充

有同学说看了这个文章感觉很害怕,不敢上高原了。这个也没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知识有助于大家正确地理解高原,理解高原反应。

什么才算是高原呢?

海拔1500-3500米为高海拔。在这个高度,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大多数人都可以适应。

海拔3500-5500米为超高海拔,在这个高度,个体的差异决定能否适应。

海拔5500米以上为极高海拔,在这个高度,人体机能会严重下降,有些损害是不可逆的。没有人能在这个高度呆上一年。即便藏民和夏尔巴人,一般也都生活在5500米以下的区域。

从实际情况看,超过2400米,如果有合理的海拔阶梯和足够的时间,还是能够逐步适应。超过5500米后,无论花多少时间都无法完全适应。

高原反应是指人达到一定海拔高度后,身体为适应高海拔环境(低气压、低含氧量、空气干燥等)而产生的一系列自然生理反应。

以下情况容易出现高原反应:

1、到超高海拔或极高海拔地区------一般来说海拔越高反应越明显;

2、进入方式-----进入海拔的速度和幅度,直接影响反应的强弱。海拔极速升高(如乘飞机)比循序渐进阶梯升高反应要强。有报道,3日内从平原抵海拔4200米处,急性高山病发病率为83.5%;而由2200米阶梯适应在7-15天内抵达4200米时,发病率要低40%。这就是我一看见自己哥哥准备成都飞拉萨然后去那曲,然后就火急火燎地赶紧给他打电话要他改变行程的原因。

张远彬博士和王大军老师都是我钦佩的科学家,高原工作的经验也非常丰富,很有幸与他们曾经有过很多美好的野外经历。在群里讨论时,张远彬博士贡献了一个故事。

我和大军也冒险过一次。那是2006年,早上6:20的飞机到格尔木,然后立即坐车到五道梁(海拔4800),11小时不到,就从海拔500上升到4800米,晚上在兵站斜靠床头过了一晚,我和大军随时相互观察对方,都不敢深睡!想起来都后怕!”

我觉得张博士他们这样的就是一个非常值得肯定的态度,不会因为自己经验丰富了就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了,反而是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有很清醒的认识。互相盯着,防止对方深睡出现了严重高原反应而不能彼此发现。所谓对自然的敬畏,这也算一种吧。

3、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这个真的就叫做人比人气死人了。每个人最好对自己都有个正确认识,知道自己的边界在那里,千万不要逞能。以我自己为例,基本上没有尝过高原反应的滋味,直到我到了三江源通天河附近的莫曲村。海拔4600米,跟周围地方没有什么区别,但2012年我在那里就是被折磨得七荤八素。我知道要么是我自己已经老了,要么是我就对那地方敏感,以后去那里要小心。

4、区域和时间差异

不同地区,即便同样海拔高度,植被茂密的地区就比植被稀少的地区反应轻;同样,在同一区域,空气交换好的地方就比流通慢的地方(如山谷)强,白天比晚上好些。

从季节来说,冬季进入高海拔地区比其他季节患病率高。这是因为严冬的气温降低,大气压随之降低。含氧量进一步减少;而且寒冷会刺激新陈代谢,增加人体耗氧量,并且更容易并发呼吸道感染。

老司机都知道,青藏公路上五道梁是道坎,很多人都是在那里倒下;玉树路上玛多县是个关,好多藏族同事在那里住下都会被折磨到死。有经验的人在规划自己的路线的时候,都会特意避开在这些地方住宿。

向极高海拔攀登的登山者,都需要预先经过科学的海拔适应过程,否则极易出现严重高原反应。

三  高原反应的要害

高原反应是正常是生理现象。一般人通过调整都能适应高海拔,克服高原反应。对于高原反应,我们要在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才能做到有备无患的同时,不会一说去高海拔,就背上思想包袱。前面所说高原反应症状,并不是一个人会出现那么多,每个人的感觉和程度都有区别,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明显高反。如果线路,海拔阶梯设计好,个体适应力强,可以很小,甚至没有。即使有一些反应,也在一般人可以忍受范围,采取有效措施就会适应,缓解或者消失。

说起来高原反应其实并不是什么大病,治疗起来也不难。甚至都不需要治疗,只要你能及时快速下降海拔高度,自然都会恢复。

但为啥让人对它如此忌惮呢?就是因为它来得神出鬼没,你并不能确认它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找上你。而且它一旦发展成脑水肿和肺水肿,恶化很快。如果没有及时发现,没有正确应对,半天时间就可以致命。

恶化太快!它的可怕就在这里,你从活蹦乱跳到死去非常快。跟溺水一样,一旦发生,就一会儿时间。再有天大本事,回天无力。好多高反死人的,旁边亲友朋友都是懵的-----好好的人,活蹦乱跳的,咋一会儿时间说没就没了呢?

无意吓唬大家,是觉得很多人真的是没有经历过,感觉不到它的危险。甚至我前天文章中提到的两个案例,一些亲历者都是看了文章才发信息给我说,自己在现场没有居然都没有意识到当时情况原来这么凶险。

草原夏季的赛马会往往吸引很多缺乏经验驴友去围观,但这也往往是高原反应容易发生的时候。

四  判断和处置严重高原反应的关键要点

严重高原反应通常指的就是脑水肿和肺水肿,它的要害就在于恶化太快!如何处置它就有两个最关键的环节。第一,怎么判断人是不是严重高原反应了;第二,如果是严重高原反应了,到底该怎么应对。我在留言里面回答了一些人的提问,还是把它写出来,让更多人看见。

在这里也感谢我家媳妇,她是医生,给了我很多专业的建议。让我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把它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

关键一  如何判断?

高原反应本身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还是有一定发生发展规律的。

1 发生的时间

一般发生在到达高海拔6-12小时后,少数1-3天后发生

2 恢复时间

一般3-7天内恢复,情况严重的恢复时间可能达2周以上

3 普通表现

  • 呼吸循环系统:、心慌、气短、胸闷

  • 消费系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 神经系统:头部剧烈疼痛意识恍惚、认知能力骤降

  • 其他:鼻出血、口唇指甲紫绀、全身乏力等

  4、严重高原反应的表现和判断

  •  肺水肿

肺水肿是常见的重症高原病,发病率在3%左右。一般在4000米以上发生,常在极速登山后6-36小时发病,迟者在7-14天发病。一般认为寒冷、繁重的体力劳动和上呼吸道感染是发病的主要诱因。严重的肺水肿病情可迅速恶化,数小时内病人昏迷、死亡。

症状:快速登山6-36小时后,出现头疼、胸闷、不同程度地咳嗽(初起干咳,以后有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重者咯粉红色泡末样痰。此时病人惊恐不安、心慌、口唇面部紫绀,严重者血尿或逐渐神志不清。

初步判断方法:(严谨的医学判断要按规定临床检查和机器设备检查,我们不做讨论,只谈野外就能用的。

1 仔细观察,看病人是否有上面的这些症状,尤其关注是否有痰,痰的颜色是否带血色。

2 如果有设备就用听诊器,没有就直接将耳朵趴在患者胸脯听,看肺部是否有有水泡样呼吸音。(医学上称湿罗音)。

只要有其中任意一条,不要犹豫,赶紧急救。实际操作中,第二条是最好操作的。随时都可以趴下去听听。至于什么是湿罗音,可以提前到医院去找医生请教下,找个肺炎患者听听就知道了。

在五须海的案例中,我们的高山导游睡在帐篷里,就是迈克发现他不对劲,然后趴下去听到他肺部有湿罗音,然后赶紧来找我。又发现他轻微鼻血,并且痰中带血丝,所以我们迅速判断他已经肺水肿。

  •  脑水肿

高原脑水肿发病急,常在夜间发病。发病率低,但死亡率高。

主要症状:剧烈头疼,呕吐甚至喷射性呕吐;逐渐神志恍惚、定向力差;个别人出现抽搐、大小便失禁,最后嗜睡至昏迷伴瞳孔改变。

初步判断方法:

1 观察病人是否出现上述反应。

2 让患者指自己的鼻、耳朵、眼睛等,看动作是否准确;或者做简单的计算题,看他能不能准确回应。

在的澜沧江源头的例子中,半夜里志愿者不行了要紧急下送。我用的就是这个方法做判断。我钻到帐篷里,伸出手去,问他我比的手指头是几,他含含糊糊,说不出来。让他抬手摸自己耳朵,摸不到。当时判断就是脑水肿。

另外要特别注意的是肺水肿同脑水肿可能会同时发生。在澜沧江源头的例子中,大力就是脑水肿和肺水肿同时发生了,并且发现得比较迟,等我见到他时,他已经有非常明显的肺部水泡声,并且人几乎已经丧失意识。所以他的情况当时已经非常危急,从死亡线把命抢来的。

高原夏季美丽的花海。

   关键二     肺水肿、脑水肿的现场急救措施

 昨天给大家特别推荐了十块钱就能救命的特效药。媳妇马上给我指出来,必须要特别说明。速尿和地塞米松是处方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请大家转发文章时,也强调下这一点。尽管如此,在严重高原反应的危急时刻争取时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个人觉得还是可以做一些常规准备,在关键时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有些同学问,地塞米松、速尿这些是不是带一种就行了。其实它们的作用是不同的,如前面所说。高原反应也是身体的应急反应。应急反应是对的,必须的,但反应过度了,就会造成严重高反,对身体是巨大伤害。地塞米松其实就是让身体放松下来,血管放松下来,让血液顺畅地流动,减少对血管壁的压力,减轻液体渗透。

而速尿则不同,它是把血液里多的水分从尿里排出,从而减轻水肿。

简单归纳起来,治疗脑水肿肺水肿的医疗原则就是强心、利尿、扩血管。

  •  急救过程:

现场的急救处理,其实不是单独吃药就完了,是一个综合的过程。

1、摆好体位----让病人半卧,或者斜坐起来。两腿下垂,减少静脉回流

2、吸氧---- 如果有的话。

3、速尿,或其他利尿剂----降低血容量,减小心脏负荷。口服速尿(呋塞米)20mg/片。起始剂量为一次20~40mg,一日1次,必要时6~8小时后追加20~40mg。一日最大剂量可达600mg,但一般应控制在100mg以内,分2~3次服用(这是成人用量)。

再特别提示一下:速尿是处方药,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平时多攒几个医生做朋友,提前备下药,提前让医生做好指导。

使用速尿可能会出现轻微恶心、腹泻、药疹、视力模糊、直立性眩晕、肌肉痉挛、口渴等副作用。

 4、强心剂、氨茶碱----这个有效,但咱玩不了。非专业人士暂时忽略。

5、心痛定(硝苯地平)、速效救心丸----血管扩张剂,降低心脏前后负荷。

6、地塞米松(糖皮质激素)----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口服地塞米松0.75mg/片。1日0.75~6mg,分2~4次服用。维持剂量1日0.5~0.75mg(以上是成人用量)。

注意:地塞米松是处方药,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滥用此药,在真正需要抢救时会降低其应有的作用。

可能的副作用:大剂量使用,可引起眼内压升高、高血压、消化道溃疡、出血甚至穿孔等。并发感染者,单独服用此药可使感染扩散或者加重。

 7、经初步急救,迅速转移至低海拔处。

 8、一旦呼吸心跳发生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媳妇批评得很对,我不是医生,不能给大家推荐处方药。这些是在医生的指导写出来的,相应的信息大家其实也可以在网络上查到。我不生产医疗知识,只是网络信息的帮运工哈。帮大家做点小归纳,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谢谢你的耐心阅读,让我们一起平安地欣赏高原美景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抱儿子进西藏遗憾终身!大家紧急了解高原反应科普!
一般海拔高度达到多少米时 就会发生明显的高原反应
畅游西藏,拒绝高反——前往高原旅行你应该准备些什么
1_高原反应2019攻略
高原反应终极攻略!转给每一位准备进藏旅游的朋友
高原反应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了解它,你适合进藏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