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强“限塑令”掀起产业变革风

“白色污染”一直是环保领域备受关注的议题,今年以来被严格执行的“限塑令”将加速材料市场的技术迭代,重塑相关行业的上游格局,亦将改变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与消费习惯。

“限塑令”下如何找到满足消费者需求最佳替代方案,做到环保与体验兼得?在“限塑令”置换带来的巨大市场蛋糕面前,入局各方比拼的就是各种替代材料的技术突破、成本控制等能力。

难免产业阵痛

去年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提出,自2021年1月1日起,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餐饮打包外卖服务以及各类展会活动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这版全国“限塑令”实施以来,按照禁止一批、限制一批和替代一批的原则,正着力构建起覆盖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末端处置全生命周期的政策体系,也让相关产业和消费领域激荡不一。“限塑令”是“以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为导向,研发推广性能达标、绿色环保、经济适用的塑料制品及替代产品,培育有利于规范回收和循环利用、减少塑料污染的新业态新模式。”“限塑”、“禁塑”已是社会共识,但也有太多商家面临着包装成本升高、顾客使用体验下降的两难境地。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兼物流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刘大成曾指出,“快递与餐饮市场对塑料制品的大规模使用,使限塑令的效果打了折扣。这些领域的环保替代产品很难取代传统塑料袋。”事实上,“限塑令”对不少对成本敏感的领域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如商场、超市、餐饮、宾馆、酒店、邮政快递等领域,禁止和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让其成本有着颇为不小的变化。

全国性政策已经落地,各个地区亦有因地制宜的施行细节,但都不会脱离这样的原则,“本轮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并不是单纯地'禁止’或'限制’塑料制品使用,而是秉持'循环经济’理念,采取'减源头、控末端、促循环、防泄露’等措施,构建覆盖塑料制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模式。”

寻求技术优解

从塑料购物袋、塑料吸管、塑料刀叉勺,到洗面奶、牙膏牙粉等日化品中的塑料微珠、塑料棉签,再到农业生产中的农用地膜……种类庞杂的塑料制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甚至是无所不在,而当不符合要求的普通塑料制品逐步在消费领域淡出,原有产业链条上的相关企业如何转向,以及空置出来的替代品市场份额都值得关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消费领域每天使用塑料袋约30亿个,一年消耗的快递包装材料近1000万吨,这一度让塑料生产持续紧俏——在“限塑令”之下,之前火热生产场景需转至塑料替代品领域。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塑料包装市场规模即达541亿美元,预计2025年我国塑料包装市场规模将达698亿美元,若按照可降解塑料替换率为30%计算,预计2025年我国可降解塑料市场规模约为209亿美元——这样广阔的市场自然引来各方争抢。随着“限塑令”的全面严格落地推行,可降解塑料在今年伊始就迎来了需求高峰。可降解塑料中PLA(聚乳酸)和PBAT(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是目前最主流的两种原材料,岁末年初生产这两种原材料的厂家一货难求。而业界对此显然有所准备,按照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马占峰的说法,“塑料行业很早就意识到塑料制品被丢弃后在环境中不能降解所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生物可降解材料便应运而生——这不仅是国家新材料战略发展的重点,也是目前绿色概念最丰满的材料之一。”当然,可降解塑料的发展除了技术攻关,还得致力让产业链得到彻底的转型发展。

可降解塑料制品确实是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重要有效手段,但尚不是目前最好的替代方案。可降解塑料价格约为普通塑料价格的3倍,在价格上不具备完全的替代优势。在某些领域,其需让位于具有质地平滑、耐磨防水等优点的白卡纸,这种高档包装材料多用于高档礼盒、化妆品盒、吊牌、手提袋、宣传画册、高档明信片、中高档烟包、饮料包、纸杯、面碗等,“限塑令”让其被用于更多对卫生、品味要求更高的细分领域。国内多家大型造纸企业加快了产能扩张与研发“以纸代塑”产品的步伐。这甚至让备受关注的成本也有了暂时接受的可能,业界人士乐观地表示,“限塑令对于纸包装替代品会有利好,至于成本问题,需要产业化生产之后的规模优势来化解,就像一次性塑料制品用的人多了,规模上去了,成本也就下降了。同样,纸包装替代传统塑料时,随着市场份额的增加,成本也会下降。”不过,纸品本身也面临着环保性和应用环境的局限,防水性问题也有待解决,并不能敞开了使用。

塑料循环经济

被严格禁止使用的塑料在完成了功用后就成了“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并不会马上消失的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再制造潜力可观,是塑料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里指明了塑料循环经济的产业转型方向,“到2022年,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要大幅提升。并且要培育有利于规范回收和循环利用,减少塑料污染的新业态模式。建立可循环物流配送器具回收体系,鼓励重复使用非一次性制品和包装,彻底跟'生产-消费-丢弃’的一次性时代塑料告别。”

不过,据去年数据,我国可回收塑料相关企业的注册总量已由2008年的4万家增长至17万家,扩容近4倍,技术未见突破与头部企业欠缺的痛点让整个行业缺乏话语权。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再生塑料分会会长王永刚谈及了该领域的问题所在,“虽然国家把塑料回收划到新兴产业里,但由于这个行业过去给人的印象是小、散、污,造成项目在地方落地时比较困难。塑料回收行业是整个社会新陈代谢的一个基础,与大城市里遍布的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一样,社会资源都需要循环利用,没有这些回收设施,就没法支撑社会的运行,所以不能把塑料回收行业当作工业体系,而应是服务体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严限塑令”来袭,启动“塑料循环经济”箭在弦上
锐评 | 关于可循环快递包装,我们想说些真心话
[首藏作品](3707)消除白色污染,我国再次明确时间表
聚焦“无废城市” | 消除白色污染,我国再次明确时间表
多种塑料制品迎大限 消除白色污染中国再次明确时间表
塑料循环经济中,化工可以做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