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假如“最励志考生”蒲松龄早早入仕,世上可能再无《聊斋志异》

公元1715年的今天,清朝文学家、短篇小说家、一代文豪蒲松龄去时,享年76岁。

而在这之前的71岁,他“援例”成为贡生。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经历,蒲松龄也被人戏称为“最励志的考生”,只要考不死,就往死里考!

什么叫“援例”?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引用惯例或先例。

什么是贡生?

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意谓以人才贡献给皇帝。

做了贡生以后理论上可以当官了。贡生又分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例贡等许多名目,蒲松龄是“岁贡”。每一年或两三年由地方选送年资长久的廪生国子监读书的,称为岁贡,由于大都挨次升贡,故有“挨贡”的俗语。

关于蒲松龄援例出贡的事,有记载说:

康熙四十九年(1710)正月,淄川县举行乡饮酒礼,蒲松龄和张笃庆、李尧臣三位老友,都被推举为乡饮宾介。乡饮酒礼原来是古代大夫向诸侯推举贤人的一种仪式,后来沿袭下来便成了地方上表示尚德行、敬贤老的一种虚排场。不过,被推举为乡饮宾介的都是年高德劭的人,县官要敬酒的,所以也算是一种荣誉。

后来,蒲松龄得到一个虚衔“儒学训导”。传统社会公办学堂分好几级,国家一级是国子监,省里面是府学,县里面是县学。这个儒学训导就是县学的副长官,贡生算是地方层面的高级知识阶层,所以有资格获得这个级别的“职称”。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济南府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

蒲松龄出生于一个已渐趋败落的小书香家庭,早年热衷功名,19岁接连考取县、道、府3个第一个,名震一时,但此后屡应省试不第,71岁才援例始成贡生

中年一度在异地做幕客外,后来终生在家乡为塾师,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

也就是在家乡做塾师的日子里,蒲松龄创作了《聊斋志异》。

相传,他自幼便对民间的鬼神故事兴致浓厚,为了搜集素材,他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茶馆,来喝茶的人可以用一个故事代替茶钱。借助这个方法,蒲松龄搜集了大量离奇的故事,经过整理、加工过后,他都将其收录到了《聊斋志异》中。 

据清人笔记《三借庐笔谈》记载:蒲松龄每晨起就在大道边铺席于地,并摆设烟茶,坐待过往行人,以搜集奇闻异事。每听到一事,回家后就加以粉饰润色。

康熙元年(1662),蒲松龄22岁时开始撰写狐鬼故事。康熙十八年(1679)春,40岁的蒲松龄初次将手稿集结成书,名为《聊斋志异》。此后屡有增补。直至康熙三十九年(1700)前后和康熙四十六年(1707),该书还有少量补作。《聊斋志异》的写作历时四十余年,倾注了蒲松龄大半生精力。

《聊斋志异》的重要主题,是揭露现实政治的腐败和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压迫。这类作品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根本矛盾,具有更高的思想价值。

《聊斋志异》将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从此以后,文言小说就雄风难再了。《聊斋志异》之后,虽有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等,但已难成气候。

《聊斋志异》一问世,就风行天下,翻刻本竞相出现,相继出现了注释本、评点本,成为小说中的畅销书。文言小说也因此出现了再度蔚兴的局面。

《聊斋志异》自(乾隆三十年)1765年初刻,其后200年间,所刊版本极多。因此人称:“流播海内,几千家有其书。”《聊斋志异》不仅在中国国内深远,而且在中国国外也有很大影响。19世纪以来,先后出现了英、德等六十几种外文译本。它已被写进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大百科全书,从而成为享有很高声誉的世界名著。从20世纪20年代起,便出现了根据该小说原本改编的影视剧,约有70多个版本。

郭沫若评价说:“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而现代文学家老舍的评价则是:“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书存世,总近200万言。

很难想象,假如蒲松龄年纪轻轻入了仕途,劳于案牍,可能世上只会多了一个庸官,也就没有《聊斋志异》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蒲松龄一生热衷科举比范进还惨,72岁才为岁贡生,何谓岁贡生?
蒲松龄及其对联
蒲松龄: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蒲松龄的传奇人生:少年得志中年著书身后成名,一生著述颇丰
《聊斋志异》的由来
《聊斋志异》八句智慧名言!习经典名句,知世间情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