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书房行走笔下的入直生活
——新发现的几部南书房行走自撰史料
许文继 李 娜
南书房原为清朝内廷乾清门内的皇帝读书之所,康熙十六年(1677年)康熙帝命侍讲学士张英、内阁学士衔高士奇入南书房当直,始为清朝的一个非正式机构,直到清朝灭亡。入直者称为南书房行走,又称南书房翰林。
学界对南书房研究已取得诸多成果。《南书房记注》a等史料的发现,解决了南书房研究中的若干难题,推动了南书房研究的发展。近期,笔者发现了几部有关南书房的史料:一部是藏于上海图书馆的查慎行手稿本,一部为《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中陆宝忠所撰的《陆文慎公年谱》,一部为徐琪所撰刊本。三部书的作者都曾任南书房行走,他们用亲身经历撰写的有关南书房的资料,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一 查慎行与《查他山南斋日记》
《查他山南斋日记》,又称《查他山太史日记》,作者为清代诗人查慎行。该书为手稿本,封面题为“查他山南斋日记”。扉页有两行文字,分别为“查他山太史日记”和“康熙四十六年正月初一”。该稿本共91页,毛笔手书,字为行草,飘逸洒脱。手稿中多有涂改,特别是日记中有多首诗词底稿,涂改之处更多。
查慎行,浙江海宁人,字悔余。原名嗣琏,字夏重,号他山、查田、橘州,晚年有书斋名初白庵,学者称其为初白先生。生于顺治七年(1650年),卒于雍正五年(1727年)。查氏是海宁望族,家族多仕宦。查慎行曾入黄宗羲门下学习,对经文奥旨深得体要。然而两次入京会试,均未能及第。康熙四十一年,皇帝南巡,驻跸德州,特传帖下县,令查慎行前往行在,召对良久,深为嘉许。不久,被召入内廷考试,受命在南书房行走。第二年四月,查慎行中二甲二名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授编修,兼武英殿修书总裁。
(一)南书房行走的主要职责
南书房行走入直是非常辛苦的,逐日入直,每日皆有记录。在皇帝视朝听政的情况下,南书房行走先要处理政务,之后到南书房入直。查慎行通常是辰刻(大约早七点)到达南书房。十一月十五日,“五更至起居注馆。天未明。移时诸公始集。上御门毕,辰刻始至内廷”。在天气不好时依然要入直。七月十七日,“雨中入内廷。十四皇子赐瓜果四种”。十月初九日,“隐晦不见日。早入直庐”。十一月初八日,“大风。早至起居注馆⋯⋯皇上不御门,余等随入直”。正月二十九日,“大风,受寒。早同玉符、亮功入直”。皇帝外出时,南书房行走也要入直,但似乎不如皇帝在宫之时那样勤谨。六月十九日,康熙帝巡视口外,查慎行“黎明至南书房,同值诸先生俱以事不来”。南书房行走离开南书房的时间是在傍晚。正月十五日,“酉刻,下直已到家园矣”。酉刻大概是17
点。与张英所记《南书房记注》中南书房行走入直、退直的时间基本一致。
南书房行走入直时间较早,一天都在宫中,因此皇帝特意为他们准备了早、午膳,有时还会赐食。正月十三日,“辰刻入直。早膳赐精面五笼”。正月十五日,“早至直庐。辰刻,赐御馔两笼⋯⋯申刻,仍回直庐,上赐酒馔”。正月十九日,“入城,余等仍入直。早膳赐粉面六盘”。三月初八日,“黎明入直,阅列朝诗四册。午饭赐御馔六笼”。皇太后等偶尔也会赐食。正月十八日,“早入直庐,赐御馔一席。传谕云:此皇太后□者特分赐汝等”。这里的皇太后是指孝惠章皇太后。皇太子等人也可赐食,其他皇子也有赐食和水果的记载。
南书房行走的入直地点,主要是在内廷的南书房。但是,由于康熙帝喜欢到畅春园,所以在畅春园也有南书房行走的办公地点。据《查他山南斋日记》载,正月初二日,“辰刻出平则门经西直门候驾,至乃行,遇家谕德于途,午刻抵小东门,时直庐三层,新经改造,余辈住第一层,紫沧、扬孙、亮功及玉符、研斋两前辈先至,时少詹蔡方麓先生赐第西华,与正詹陈乾斋先奉旨俱当直,今日尚未来,傍晚直宿自怡园”
这一时期,南书房行走的主要工作是编写书籍、校对文稿、诗词唱和、书画鉴定等,与前期和康熙朝以后的南书房行走的工作基本一致。下面试举数例:
三月初八日,“黎明入直,阅列朝诗四册”。
三月十四日,“早入直庐。发下米芾行书手札,系俗手赝草”。
四月初四日,“早入直庐,发下《渊鉴类函》第二、第三两套,令余等再加详校,驳正计二十三
条。是日傍晚,上御舟打鱼,赐臣等鲜鱼数十尾”。
正月初四日,“卯刻入直,检阅《东城诗集》及唐人五言绝句”。
十一月初六日,“黎明入内廷。内侍李玉传旨:汝等所进增韵甚合朕意,昨已览过一本,殊见实心办事。嗣后所辑可陆续进呈。巳刻赐三中堂貂套三领,又赐随驾诸臣人各一领”。
十一月二十九日,“午前幸直庐,臣等俱跪迎。上登御座,命臣等侍立两旁从看。语及算法,上
手绘经一图、三围图,从图中画成六角形,于中取径,复成三角,丝毫不差。又谕臣等曰:今人自谓精于数学,及朕面试,往往多错,皆是工夫不密之故”。
皇帝外出巡视时,随扈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甚至是一种荣耀。那么,是如何决定哪些南书
房行走扈从呢?下面这段记载清楚地说明,扈从名单都是皇帝钦定。
五月二十四日,“早入直庐⋯⋯皇上将幸口外,遂署余等八人开写职名呈请御批。巳刻奉旨:臣升、臣壮履、臣名世、臣灏四人着随驾,臣升元、臣瑄、臣廷玉、臣慎行俱留南书房办事。臣廷锡俟假满到京下令随驾”。
(二)翰詹轮直南书房
南书房设立后,高士奇、徐乾学等人因宠而骄,成为朝臣争先巴结的权臣,遂多有不法之事,康熙帝令其回籍。但随着多人先后离职,康熙帝深感南书房行走人数不足,但又不愿看到党争再起,乃于康熙三十三年采取了一个新办法——命翰林院、詹事府、国子监官员轮直南书房。这样做还有两个目的,一是康熙帝想借此考察翰林才学人品,二是让轮直翰林有所历练。
《清圣祖实录》康熙三十三年五月初七日记载,康熙帝谕礼部尚书兼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张英:“翰林系文学亲近之臣,向因日讲,时时进见,可以察其言语举止。近日进见稀少,讲官侍班,不过顷刻,岂能深悉。著将翰林院、詹事府、国子监官员每日轮四员,入直南书居,朕不时咨询,可以知其人之能否,以备擢用。”
康熙帝对轮直南书房的官员非常重视,不但亲自出题目考试,还当面询问家世、籍贯、科甲等情况,以及讨论学术问题,增加直观印象。此外,轮直官员的待遇和入直南书房行走基本一样,要求每日辰入酉出,并在南书房赐饭二次,偶尔还能得赐御书墨迹或御书石刻。
五月初九日到闰五月初二日,少詹事朱阜等共8 5人分班入直一周,康熙帝对其考试。清人吴振棫在《养吉斋丛录》中记录了翰林轮直南书房之初时的这次考试情况:“康熙三十三年五月初九日至闰五月初三日止,轮直南书房者皆试以五七言律,悉加品藻,并颁赉御书,儒臣夸为荣遇。入直人数不止四人,有多至八人九人者。"
那么,到了康熙四十六年,这一制度是否还在执行呢?《查他山南斋日记》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如十一月十一日记载,“早入内廷。轮直四先生陆续御制霞览寺碑文五言排律十二韵,皆称旨”。康熙帝似乎对轮直南书房的翰詹官员非常满意,在十二月初四日,康熙帝“特谕大学士张等云:庶吉士供奉南书房者,办事劳苦。可查姓名,即着授职,不必待散馆之期”。
事实上,翰詹轮直南书房制度在康熙四十七年暂停,康熙五十三年又恢复四人轮直,直到康熙六十一年终止。暂停的数年,正是废立太子的时期,这可能是康熙帝因储位而焦头烂额,无力顾及与词臣唱和,或是不愿意看到大臣因与皇帝亲近而介入立储一事。
(三)康熙朝储位之争中的南书房
这个时期,正是皇储之争尖锐、激化时期,诸皇子各自拉拢大臣形成羽翼,窥视皇太子宝座。南书房行走身份特殊,故此成为皇太子和窥视皇储宝座的皇子拉拢的重要对象。
皇太子地位仅次于康熙帝。作为皇位继承人,皇太子对于南书房行走既有指派也有拉拢。对此,《查他山南斋日记》中多有记载:
正月十五日,“伙紫沧、亮工赴东宫召,随蒙赐宴,即以酒器赐臣等三人。慎行得玉杯一执”。
六月二十一日,“黎明至内廷,奉东宫令旨,著余等各□□新园匾额五十个”。
十月初九日,“隐晦不见日。早入直庐⋯⋯傍晚回家。相国送酒肴一席,与紫沧对饮。东宫遣内侍传谕至家中,召余及紫沧、亮功、□□四人。时天微雪,联辔而行,经新苑小西门外下马步行约二里许至便殿旁,赐宴观剧,后命内侍宣劝。楼下三鼓,谢恩出。雪月朦胧。回家鸡唱矣”。
十一月二十一日,“早入内廷。皇太子召余至东书房,问所注□诗,令写凡例以进”。
那些觊觎皇储宝座的皇子们,不能像皇太子那样任意指使南书房行走,更多的是拉拢,寄望于他们在康熙帝面前为自己美言。几个主要的皇储竞争者都在《查他山南斋日记》出现过。
皇长子多次出现。正月初八日,“上即幸南书房。直郡王赐饼饵二盘”。正月初九日,“早入南书房,录虎诗五张。是日大风,驾幸景山,尔后回宫。直郡王又赐馔六笼”。正月十七日,“大雾。早入直庐。晚出。黄昏同诸君至皇长子苑东观放烟火”。直郡王,就是皇长子爱新觉罗·胤禔。他排行第五,但因康熙前四子皆夭殇,故为皇长子。母为惠妃纳喇氏。因皇二子胤礽的生母是皇后,故胤礽被立为皇太子。胤禔心里并不服气。《查他山南斋日记》为康熙四十六年所记,此后的一年,即康熙四十七年,胤禔便因为魇咒皇太子、谋夺储位,而被康熙帝削爵软禁。
十四阿哥也多次赐赠水果。七月十七日,“雨中入内廷,十四皇子赐瓜果四种”。七月二十四日,“冒雨入南书房,杨、蔡两先生不至。十四皇子赐瓜果二盘。阅《南史·齐本纪》二卷”。
(maudlin注:这是康熙46年,那里轮得上十四阿哥争储。。。俺觉得就是觉得先生冒雨来不容易,关心几位先生,暖男一面。。)
日记中还有关于皇九子的记载。七月初四日,“黎明入内廷,为九皇子书扇”。
查慎行身为南书房行走,处于斗争之中难以自拔。全祖望于查氏墓表中指出:“南书房于侍从为最亲,望之者如峨眉天半。顾其积习,以附枢要为窟穴,以深交中贵人探索消息为声气,以忮忌互相排挤为干力,书卷文字,反束之高阁。苟非其人,即不能容。而先生疏落一往,辰入酉出,岸然冷然。或应制有所撰述,立即呈稿。先生非有意先人,顾不能委曲周旋同事。于是忌者思去之,乃以武英殿书局需人,荐充校勘官,稍外之也。”
(四)其他方面
《查他山南斋日记》还为其他事实的破解提供了必要的依据。比如,查升是何时入直南书房,在一些资料中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在日记中找到了线索:四月初三日,“臣世叔(查升——笔者注)初奉旨召入南书房,进谢恩七律二篇。奉旨即为直庐共事”,综上而言,《查他山南斋日记》是一部了解康熙朝中后期南书房发展的重要史料,是与张英《南书房记注》同样值得重视的资料。但是因为是手稿本,还没有被充分利用。
二 陆宝忠与《陆文慎公年谱》
张英《南书房记注》和查慎行《查他山南斋日记》分别对康熙帝设立南书房初期和中后期两个阶段的南书房运行情况以及南书房行走的入直生活进行了记述。以后各朝有关南书房的日记尚未发现。《陆文慎公年谱》f是光绪朝南书房行走陆宝忠的自撰年谱,对南书房有零散的记载。陆宝忠,字伯葵,原名尔诚,字易门,江苏太仓人,生于道光三十年(18 5 0年),卒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光绪二年中进士,朝考改庶吉士,次年散馆授编修,旋丁父忧。光绪八年,充国史馆纂修。光绪十一年至十四年,任湖南学政。光绪十七年,陆宝忠4 2岁。该年三月,充会典馆撰修。九月,奉旨入直南书房。“九月初,南书房需人,掌院麟芝葊、徐荫翁以予及张野秋g、黄仲弢、王廉生编修、陈冠生修撰保奏。得旨试于南书房,蒙恩召见一次。初八日,奉上谕:编修陆宝忠、张百熙均着在南书房行走。钦此。次日,即入直。”
初入南书房,陆宝忠感到了慈禧太后和皇帝的优待。“十月,慈圣万寿,拜赏及内廷例赏派听戏。是后,岁以为常⋯⋯十二月,蒙慈圣赏御笔益寿大字、福寿字大卷、江绸四卷、貂皮六张、帽纬一匣。蒙上赏福字大卷、江绸等。又拜燕窝之赏。立春前一日,偕枢臣进春贴子祠,拜御用笔朱锭五色绢福方之赐。除夕赏龙字一方,大小荷包、银锞、貂皮、手巾,又平安吉庆小黄荷包一。此后岁以为常。”i陆宝忠曾深有感触地说:“入直南斋,恭逢大考,超迁学士,三年间洊迁二品,遭际不可谓不隆矣。”
南书房行走待遇虽优,工作也辛苦,除早出晚归外,还有临时性差遣。光绪十八年,“是年以颐和园方竟工,宫殿联匾贴落甚多,朝朝染翰,卯入巳午方散,忙时有至过午者。赏件大约照年例”。为了练字,他还特意租赁房子。光绪十九年,“三月杪在景运门外迤外南神机营他坦赁屋三间,退直后即在彼写字⋯⋯十一月,上宿斋宫。甫得雪,御制七律一首,命南书房翰林和诗”l。在查阅书籍的同时,陆宝忠还要应付翰詹考试,为此他赁屋静修。“三月十八日,奉上谕于二十六日在保和殿大考翰詹。予即至东华门外黄酒馆赁屋三间,与野秋比屋而居。晨入查书,午刻散,在寓习静”。南书房行走辛勤工作,得到了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的肯定,光绪二十四年元旦,“进内朝贺,即见上,谕懿旨:予本年六旬庆辰,所有南书房行走各员,供职克勤,宜加恩赏。陆宝忠着赏加
五品衔,并赏戴花翎”
光绪二十四年,光绪帝令南书房行走检校内廷藏书。有机会看到珍贵的版本,陆宝忠格外珍惜。“三月十五日,奉朱谕:检查天禄琳琅书籍。次日即偕同直徐颂阁、陆凤石、吴勰丞、张野秋,同诣昭仁殿检查⋯⋯此次清查,上命逐一点检换笺,并缮书档,一呈览,一存书房。次日,添派毓庆宫师傅翁同龢、孙家鼐二公会同检阅。四月初一日检齐,分别经史集安架毕”
此后,南书房行走又多次奉旨查阅宫中书籍字画,“天禄琳琅查竣,又派查武英殿传进书籍”p。“四月初九日,又命诣建福宫查书。次日至御花园查书,得遍窥各殿座之胜,前此侍从所未有也⋯⋯十一日,上谕南斋诸臣至景阳宫检书籍字画。宫为乾东五所之一,距乾清宫约里许。正殿五间,满储书籍,两旁木壁中皆宋元瓷器,左右有大柜四,皆系字画,后曾为御书房,乃文宗初年读书之所,亦有珍本在架。上两厢各三间,皆藏殿本各书及旧抄本盈床,插架年久失修,尘封尺许”q。五月初七日,奉上谕:“以校勘方略叙劳,南书房翰林均赏加一级。”r光绪二十一年七月,“转补翰林院侍读学士。上派查天穹殿古董房。书籍皆数十年未经检点者,尘封蠹蚀悉庋正,月余始毕。于此见先朝嗜学之笃与公趋事之勤焉”。
当时,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内忧外患,南书房行走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非常关心,在入直时多有讨论。“中秋后,警报叠来,余与野秋入直后,互论国事,以为欲挽艰危,非亟召亲贤不可,顾以资浅言微,恐不足以动听,踌躇数日。八月二十七日清晨,至万善侧直庐,与曹行铭同年野秋反复相酌谋诸李若晨前辈(文田)。若老忠义奋发,愿不避谴责,联衔入告。即与同志诸人到若老宅,由伊定稿,即日缮写,傍晚封口,明晨呈递。列名者为李文田、陆宝忠、张百熙、张仁黼、曹鸿勋、高庆恩。二十八日,入直。宝忠独蒙召对。所宣示者,不敢缕记。临出,上谓:吾今日掬心告汝,汝其好为之。退至直庐,即往谒徐荫翁荫老,约同志拟折。到者只数人。翰林科道皆有公折。翌日同上。又次日,上照诘南上两斋之未列名者,令其补递。于是传知宗人府令恭亲王预备召见。时军事孔亟,人心惶惑,慈亲春秋高冀觅善地暂避风鹤,乃令家人辈奉老母游易州娄山主王
昌侯家。既金州盖平此地陷落,敌焰愈炽。中国之大局之坏自是年始”。
南书房行走还参与了当时一些重要事件,比如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两宫召见诸王贝勒、军机大臣、内务府大臣、南书房、上书房、各部院尚书,谕立端王子溥儁为大阿哥。公瞻仰景皇帝天颜清癯已堪,不禁泣然欲涕。盖知事变日亟而忧愈深矣”。
从上面这些记载可以看出,清末南书房行走入直生活,与前期相比没有发生太多的变换,文学侍从仍然是他们主要任务,但是因为国内外情况发生了重大变换,清朝处于内外交困的情况之下,南书房行走参政的愿望更加迫切,然而虽心有余而力不足矣。
三 徐琪与《南斋纪事诗》
《南斋纪事诗》,徐琪著,光绪二十四年刻本,国家图书馆等亦有藏。徐琪(18 49—1918)字玉可、花农,号俞楼。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光绪六年进士,历任山西副考官、广东学政、内阁学士、署兵部侍郎等。光绪二十七年,革职。为俞樾弟子,工诗词书画,画多花卉,学恽寿平。该书共一册一卷,为徐琪光绪朝入直南书房后创作的诗文。封面题为《南斋纪事诗》,侧有“光绪戊戌夏俞陛云署”。俞陛云(18 6 8—195 0)字阶青,别号斐盦、乐静、乐静居士,晚号乐静老人、存影老人、娱堪老人,室名乐静堂、绚华室。浙江德清人,近代知名学者、诗人,并精通书法。俞陛云是清末闻名中外的经学大师俞樾之孙,现代著名文学家俞平伯之父。徐琪为俞樾弟子,俞陛云是俞樾之孙,正因为这种关系,诗集才请俞陛云题名。
南书房的资料多散落在众多史料之中,为南书房研究增添了许多困难。徐琪《南斋纪事诗》为了解南书房及南书房行走入直生活提供了一些特殊的史料,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徐琪入直南书房是哪一天呢?徐琪在《南斋记事诗》中有“十月初六日蒙恩入直南斋”句,可知是在光绪二十三年十月初六日。《清德宗实录》中记载可以印证,光绪二十三年十月壬戌“命翰林院编修徐琪、吴士鉴、张亨嘉在南书房行走”。光绪二十三年十月壬戌正是十月初六日。关于南书房的位置,史料多有记述。“大内南书房在乾清门内西廊下,内直翰林官居之”x。徐琪在诗集中所记更加具体,记述了入直之所准确位置:“南斋在乾清门之西北向,六楹,近西三楹为入值之地。”
关于南书房内部陈设,史料记述不多,《南斋记事诗》中有所记载:“南书房三字,刘文清所书。旧时只悬墨迹,吴县潘文勤师始钩摹木榜。今墨迹犹藏斋中。”z刘文清即刘墉(1719—1805),字崇如,号石庵、青原,谥文清,山东诸城人,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刘墉书法与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齐名,称为清四大家。潘文勤即潘祖荫(1830—1890),字在钟,小字凤笙,号伯寅,亦号少棠、郑盦,谥文勤。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潘世恩孙。咸丰二年(1852年)探花,授编修。在南书房近4 0年,官至工部尚书。通经史,精楷法,藏金石甚富。此外,关于南书房室内陈设的记载还有几处。“斋中设一铜方炉,晨夕添香。又车前有灯,导灯上亦画书炉形,若扈从帐幄,上亦以炉为识也”ヒ。“斋中木架环列,所藏珍籍皆人间未睹书也”フ。
关于南书房制度,《南斋记事诗》中也有记述:“禁中行走尺寸不能稍乱。凡进景运门者则上乾清宫东阶,进隆宗门则上西阶。其退直时由东者仍东,由西者仍西,不容稍紊。上斋与南斋虽咫尺相望,平时皆不准过谈。此祖制也。”ヘ上斋,为上书房,皇子读书处,位于乾清门东侧南庑。另外,关于南书房行走入直膳食,徐琪在《南斋记事诗》中记载与张英、查慎行等人记载近似,由此看来此制至清末仍然实行:“若散直迟,斋中兼有珍膳。”ホ《南斋记事诗》也记载了皇帝驻跸西苑的情景:“谨按:每逢驻跸西苑,书房在万寿殿旁,入直者皆进蕉园、福华二门。住东城则进蕉园者多,西城则进福华者多。入门即为液池,平时许得乘舟,冬深则坐冰床。”
关于南书房行走的政治地位,徐琪在《南斋记事诗》多有阐述。南书房行走官位不一定高,但是政治地位却很高,这一点徐琪深有体会。“凡朝班,三品以下在午门外。若驻跸颐和园,三品以下皆在排云楼外。独内廷在门内。琪官虽七品,而朝班则在阁学之次,皆天恩之优待词臣也”。南书房行走班次很靠前,甚至超过了六部尚书。“内廷班次在六部尚书之前。若尚书而兼内廷者,则在两斋之前”。
以上三种史料,对于南书房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对其进行了初步考证和简要介绍,还很不完善,希望能够为南书房研究提供些许帮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粹[文物鉴赏]——清代宫廷书法珍品
康熙帝与南书房
南书房是什么机构
养吉斋丛录
故宫博物院讲解内容总说
生活在紫禁城的皇子们,是如何勤勉读书的?【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