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出土文献看“马子”(女朋友)的来源
时下,人们使用语言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求新求异,以求耳目一新,旧词的启用或翻新是其手段之一,但是一些词语的使用非但不新颖,反而很扎眼,如一些网络、媒体、影视作品(尤其是港台一带)常以“马子”来称呼女朋友、情人。与之相应,表示追逐、寻觅、玩弄或调戏女性的行为则称为“采马子”“把马子”“吊(钓)马子”“泡马子”等。这些并不是什么好字眼的词语在时下年轻人的话语中广为流行,成了经常挂在他们嘴边的高频词,这种现象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关于“马子”的来源,李晖(2003)认为,自汉代起,溲器有了“虎子”的俗称,唐朝起,舍弃“虎子”,兴起“马子”之称,宋朝人赵彦卫《云麓漫钞》“汉人目溷器为虎子。郑司农(玄)注《周礼》有是言。唐讳虎,改为马,今人云厕马子是也。”杨文全、王 刚(2006)亦认为,“马子”在汉代被称为“虎子”,到唐代因讳“虎”而改称“马子”。笔者认为,“虎子”为男用溺器,并非唐代因讳“虎”而改为“马子”。
  以往学界对“虎子”用途说法不一,诚如李铧、郑淑霞(1999)所指,有溺器说、盥洗器说、酒器说、水器说、洒水器说等。当前学界大都认同溺器说,黄展岳(1999)认为,圆体形虎子出现于东汉,开始就是溺器,但数量很少,至魏晋时与伏虎形器并行发展,大约至隋唐时,溺器多呈圆体形。李铧、郑淑霞(1999)以(宋)洪迈《夷坚志》和(清)和邦额《夜谭随录》为据指出,虎子属男用溺器,至今民间不少地方仍将男用尿壶称为夜壶或虎子;从史料记载得知,虎形溺器源于汉代,但从出土资料得知,商代已有较为成熟的溺器,“虎子”作为溺器的代名称应产生于汉代,盛于三国两晋。容答贤(2002)以丰富的文献资料与文物实体结合指出:“从‘虎子’的器物造型和2000多年来相关器物的传统实际使用情况,将其用途定为溺器物是合乎实际的”。
  与上述李晖、杨文全观点不同,冯双元(2006)从文献记载结合出土虎子器形,断定汉魏南北朝墓葬中常见的“虎子”,与唐以后文献中常见的“马子”,当属两种不同器物;“虎子”是一种伏虎形器物,而“马子”即马桶,是一种桶形器物;“虎子”与“马子”绝非同一种器物,“虎子”为男用小便器,而“马子”则为女用溺器;“虎子”在唐代并未因避李虎讳改称“马子”,而是改称“兽子”。容答贤(2002)亦认为到了唐代,为避李虎(唐高祖之祖)名讳,“虎子”被改称为“兽子”。笔者赞成冯氏和容氏观点,作为溺器的虎子,只能是男性所用溺器,“马子”则为女用溺器。
   事实上,作为女用溺器并非“马子”最早来源。作为一个复合词,“马子”以口语的形式较早出现在汉译佛典中,“马子”即马夫,该义《汉语大词典》未加收录。到唐五代,这种用法已相当广泛。如:“马子郭氏生久被重病,困……补马子。”(《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一册“兵曹属为补代马子郭氏生事”) 。
  到了宋代,“马子”一词则用来指马桶,这种用法一直延续到近代。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八大王之子》也说:“元吴自牧《梦梁录》有项桶、浴桶、马子桶之名,此言马子,即今所谓马桶也。在宋时已有马子桶之称。”例如:
  (1)其巷陌街市,常有使漆修旧人,并挑担卖油,卖油苕、扫帚,大小提桶、马子、桶架。(宋吴自牧《梦梁录》卷十三)。
  (2)打扫两间房,铺下两张床,两个短枕头,一个马子,一个尿鳖。(《全元南戏・施惠・幽闺记》)
  由上例可知,尿鳖为虎子之类男用溺器,而“马子”则显然为女用溺器。那么,“马子”(女用溺器)与女人之间有何联系呢?在弄清楚这个问题之前首先看一下“马子”(马儿)与女人的关系。《说文・马部》:“马也,女阴也,象形。”龙潜庵(1985)说:“马,女阴,亦以指女性。……旧医籍称女阴为‘马眼’。”李晖(2003)指出:“在父权制的社会里,‘养马者’无疑是马的驱使者,也即马的主人。从白居易《有感》诗‘莫养瘦马驹,莫教小妓女。’可知,至少在唐朝里,社会已经将‘马’作为女子的寓意甚至等同的风俗。当代文史大家钱钟书《管锥编》里也有‘或人考证谣谚风俗,断谓自上古以马与妇女双提合一。’的记述。”竺家宁(2004)指出,“马子”有三义:一是指养马的人,即马夫;二是指“马”本身;三是指女朋友,尤其指临时女朋友。认为第二义由第一义引申而来,第三义与第二义之间没有内在联系,二者是“同形词”关系。胡萍(2005)则认为“马子”词义发展是:“养马的人”――“马儿”――“女朋友”,三者是引申关系。“女朋友”是“马子”的比喻义。“马子”由指马本身到指女朋友,是一种词义转移现象,“女朋友”义是在“马儿”的基础上通过比喻的手段产生的比喻义,中华民族深厚的马文化是该比喻义产生的前提和背景,日益发达的媒体网络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杨文全(2006)指出,宋元市语常称女阴、女人为“马”,是比较粗俗的俚语,含贬义;明清以降至今,用“马子”指“女人、女孩子”,正是宋元俚语用“马”来指“女人”的沿用和延续。竺氏指出了“马子”的三个义项,认为“马(儿)”与“女朋友”间没有内在联系,其余各家均看到了“马(儿)”与“女人”间的关系,但“马桶”义与“女朋友”又是如何联系起来的呢?
  龙潜庵(1985)说:“薛福成《庸庵笔记》称月经布为‘骑马布’……盖以骑、坐喻之(溺器称马子、马桶亦此意)。” 杨文全(2006)据此认为,用“马子”来指“马桶”本来就是对女性的侮辱。笔者认为,与以“马(儿)” 喻“女人、女孩子”“马子”(溺器)相同,把“马子”(溺器)喻为“女人、女孩子”亦以骑、坐喻之,以“马(儿)”为中介,由表“马桶”这样的亵器、溺器,进而转指女性,该词经历了由器物借喻人的语义演变过程。“马子”借指女人时完全是一种贬义的性象征,是对女性的玷辱,是十足的粗话和亵词,是男权社会中女性低下地位的现实在语言中的写照。我们切不可视粗鄙为新潮,将女人或女朋友称作“马子”。
  
  参考文献:
  [1]冯双元.也谈“虎子”与“马子”[J].东南文化,2006,(5).
  [2]胡萍.“马子”小考[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3]黄展岳.伏虎形器和“虎子”的问题[J].文物,1999,(5).
  [4]李晖.“虎子”被改称为“兽子”的商榷[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6).
  [5]李晖.溺器“虎子”之后当称“马子”[J].东南文化,2003 ,(4).
  [6]李晖.兽子・虎子・马子[J].民俗研究,2003,(4).
  [7]李铧 郑淑霞.“虎子”的用途及相关文化[J].文物春秋,1999,(2).
  [8]龙潜庵.宋元语言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
  [9]杨文全 王 刚.“马子”意义源流浅说[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刘希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朝时期的“虎子”
马桶的来历
为什么叫“马桶”,而不叫“牛桶”呢?
春秋兽子、汉晋虎子、唐宋马子,就一个夜壶,名号为何变来变去?
我们常说的这些话,你都明白它的含义吗?
马桶的诞生,从虎子到马子,这件器物是怎么跟女人联系在一起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