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宴酣之乐”献疑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云:“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初中语文课本第6册注释为“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酣,尽兴地喝酒”。笔者以为“酣”字释为“尽兴地喝酒”值得商榷。
  早在春秋时期,就已有“酣”字的用例:
  (1)《管子》卷十一:桓公、管仲、鲍叔牙,宁戚四人饮,饮酣,桓公谓鲍叔牙曰:“阖不起为寡人寿乎?”
  (2)《晏子春秋》卷六:景公有爱女,请嫁于晏子。公乃往燕晏子之家饮。酒酣,公见其妻曰:“此子之内子耶?”晏子对曰:“然,是也。”
  这里的“饮酣”“酒酣”大致都含有“饮酒至某种程度”之义。
  之后司马迁的《史记》中有大量用例:
  (3)《史记》卷八: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
  (4)《史记》卷八十六:四月丙子,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杀专诸。南朝宋裴氏的《史记集解》卷八对例(3)中的“酣”字引用了东汉应劭的一条注解:不醒不酢曰酣。
  “宴酣”一词在宋代亦多有用例,我们试看一二:
  (5)宋・钱易《南部新书》卷八:晋公在中书,左右忽白以印失,所在闻之者莫不失色。度即命张筵举乐,人不晓其故:窃怪之。夜半宴酣-左右复白以印存焉。度不答,极欢而罢。或问度以其故,度曰:“此出于胥,徒盗印书券耳。缓之则存,急之则投水火不复更得之矣。”时人服其宏量。
  (6)宋・韦骧《钱塘集》卷三:令节伸眉且自宽,与民同乐是民官。宴酣岂为残更促,醉兀何妨万目观。舞袖飘飘凌夜月,灯山闪闪战春寒。孤城谁谓萧躁甚,无愧途人即可欢。在这两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酣”有“饮酒”之义。只是是否如注释所言,“尽兴地”喝酒,恐难以作出分别。
  金韩道昭《五音集�》卷十二有云:酣,饮酒未醉。我们以为这才是“酣”之本义。“酣”是对“人饮酒但尚未醉”的一种客观描写。至于如何达到“酣”这种状态,是“尽兴”还是其他,并不是“酣”之本义所包含。《醉翁亭记》中的“宴酣之乐”释“酣”为“尽兴地喝酒”似与文义相谐,司验之他卷却未必通。
  我们试看这两例:
  (7)白居易《与诸客携酒寻去年梅花有感》(《白氏长庆集》卷二十):马上同携今日杯,湖边共觅去年梅。年年只是人空老,处处何曾花不开。诗思又牵吟咏发,酒酣闲唤管弦来。樽前百事皆依旧,点检惟无薛秀才。(去年与薛景丈同赏,今年已逝)
  (8)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二十一:酒酣,四娘叙述宫中旧事,悲不自胜,引节而歌声甚哀怨。
  若拿“尽兴地喝酒”来验证这两例,就明显不合适了。其实,“酣”是对醉与未醉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的描写,有的人尽兴而酣,有的人悲痛而酣,还有的孤独而酣,如此等等。这些表明原因的成分本不是“酣”之本义,如何至“酣”,是否尽兴,恐怕只有饮酒人最清楚。
  所以,我们以为“酣”就是指“饮酒未醉”,释为“尽兴地喝酒”是今人的一种臆测,即使于文义看似相通,亦不足取。
  [作者通联:辽宁渤海大学中文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字】“毋”字原来与性生活有关!
细说汉字:都鄙有章——说“鄙”
文言善读20:孟尝君
聘字
曲未终,人也散;酒未醉,心也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