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守礼

《孔子故事系列》五十一


【原文】

子夏三年之丧毕,见于孔子,子曰:「与之琴。」使之弦,侃侃而乐,作而曰:「先王制礼,不敢不及。」子曰:「君子也。」

闵子骞三年之丧毕,见于孔子,子曰:「与之琴。」使之弦,切切而悲,作而曰:「先王制礼,弗敢过也。」子曰:「君子也。」

子贡曰:「闵子哀未尽,夫子曰『君子也。』子夏哀已尽,又曰:『君子也。』二者殊情,而俱曰君子,赐也惑,敢问之。」

孔子曰:「闵子哀未忘,能断之以礼;子夏哀已尽,能引之及礼。虽均之君子,不亦可乎?」

——《孔子家语·六本第十五》

【白话易解】:

子夏守完三年的丧礼,前来拜见孔子,孔子说:「给他一把琴。」子夏边拉边唱,神情和乐得很,唱完站起来说:「先王制作的礼乐,我不敢超越它啊。」孔子说:「是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闵子骞守完三年丧礼,也来拜见孔子,孔子说:「给他一把琴。」闵子骞边拉边唱,悲伤得很,唱完站起来说:「先王制作的礼乐,我不敢超越它啊。」孔子亦称赞他说:「是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子贡听了疑惑不解,向孔子请教说:「闵子骞的哀思还没有完,先生您说他是有道德修养的人;子夏的哀思已尽,您也说他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两人的感情不同,而您却都称赞他们有道德修养,学生疑惑,请问何故?」

孔子说:「闵子骞没有忘记悲哀,可他能按照礼制来截断哀思;子夏的哀思已尽,但他能够按照礼制的规定来延长孝思,即使都称之为有道德修养的人,不也可以吗?」

孔子虽然把孝看作「六本」的首先原则,但并不拘泥于礼的各种规范行为。闵子骞与子夏的悲哀不同,但都能以礼来规范自己。「闵子哀未忘,能断之以礼;子夏哀已尽,能引之及礼。」都依着先王的礼乐来自我要求,克己复礼。

我们生活中,每个人个性不同,认知不同,身处环境不同,处事态度、方法也不尽相同。然而能在自己的本分之内,遵守道德,自然也可称为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由此,我们也可看到夫子的宽容、善巧,不是以苛刻标准来要求每个人,一定要内外一致,虽有不及,虽有超越,但仍能守之以礼,那也不失为一个君子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孔子家语》卷15 六本诗解(全版)3君子有礼至礼志诚情通万物
“乐”的道德象征意义(全文)
读书笔记:《论语》
《孔子家语》精读笔记——第四卷. 六本.第二
为父母守丧不满三年没人性:丧礼顺天理合人情
《孔子集语》卷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