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南有个家族,富了400年,12代子孙皆富豪,只因遵守这4句家训

《孟子》中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说的是一代人所积攒下来的美好品行与财富,在经过多代传承以后就会渐渐消散,通常不会超过五代,而在民间甚至还有“一代富二代穷三代要饭”的说法,真正能够长盛不衰的家族非常少,哪怕是古代的皇室家族也大多是传承三百年左右。


不过河南有一个家族,却比很多皇室家族的兴旺时间还要更加久远,那就是中原河南省巩义市康店镇的康百万家族,人称“河洛康家”。康百万家族从明朝开始创业,真正的发家是从其六世祖康绍敬开始,因为他担任了两个在当时非常重要的官职,那就是洧州驿丞、东昌府大使。

相信大多数人对驿丞、地方大使之类的官职都并不放在心上,毕竟与史书上众多的王侯将相比起来,驿丞这个官职的品阶确实很低,但是在当地算得上是要害部门的实权人物,放今天就是相当于地方交通局的局长,管理地方的水陆交通,而东昌府大使则是负责管理官盐、税务、仓库之类的事务。


康绍敬的官级虽然不高,但却在“有油水”的部门掌握实权,在古代“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环境中自然能够迅速致富。不过若是仅仅因为有这两个职务的话,康家纵然能够兴盛一时,也很难会维持长久,之所以能够富了400多年,此后的12代子孙都是富豪,是因为康绍敬又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将自己手中暂时的职权便利,化作了长久的资产,由于他掌管交通、仓库、官盐、税务,而明清时候的盐务已经由国家控制转为了“官督商办”,于是他让自己的家人从商进入盐业,这自古便是一个极其暴富的行业,康家就此真正地发家。


第二件事就是定下了4句家训:“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也就是说天下间任何的好事,都不要让康家独占,而是要与其他人一齐分享,这也让在康绍敬去世以后,康家在商场、官场上依然有着众多的人脉,不仅可以维持固有的生意,而且还可以开拓出更多的生意。

此后的康家后人一直固守着这4句家训,同时又顺应潮流大胆创新,将康家的生意做到了全国各地,被人们称为“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直到后来慈禧西逃的时候经过河南,康家当代的家主康鸿猷捐了百万两白银给慈禧,让“康百万”名闻天下的同时,也让康家成为了满清统治者“打秋风”的去处。


这个时候已经进入晚清时期,满清统治者由于经常战争与赔款,所以也是非常缺钱,一旦缺钱就想要让豪商大户“捐献”,康家在慈禧那里有了名头以后,就经常“主动捐献”,渐渐地就伤筋动骨,最终彻底破产消散在历史长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曾经最富有的家族,富了整整400年,12代子孙均为富豪!
中国有一个家族,百年不衰,12代子孙皆富豪!至今仍在
河南有一个家族,400年来兴盛不衰,12代子孙都是富豪!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中国这个家族却富了13代,历经400年兴盛不衰
别人富不过3代 可是河南这个家族默默连富12代 比马云还有钱
【河南】康百万庄园,四百年前中原巨富的惊世豪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