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学论语#18.6【2017-10-23】

#每日学论语#18.6

【原文】 

长沮(chánɡjū)、桀溺(jié nì)耦(oǔ)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fú)执舆者为(wéi,下同)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yú)?”曰:“是也。”曰:“是知(zhī)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wéi)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yú)?”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yǔ)其从辟(bì)人之士也,岂若从辟(bì)世之士哉。”耰(yǒu)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夫(fū)子怃(wǔ)然曰:“鸟兽不可与(yǔ)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yǔ)⑾而谁与(yǔ)?天下有道,丘不与(yù)易也。”

 【译文】

长沮、桀溺两人一同耕田,孔子路过那里,让子路去问渡口的位置。

 长沮说:“那个手执马缰绳的人是谁?”子路说:“是孔丘。”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呀。”长沮于是说:“那他应该是知道渡口在哪儿的呀。”

 子路转而问桀溺。桀溺说:“您是谁?”子路说:“是仲由。”桀溺说:“是鲁国孔丘的门徒吗?”子路回答说:“是的。”桀溺说:“如今世道纷乱,如同滔滔洪水般的坏事恶事满天下到处都是呀,而谁又能改变它呢?况且你与其跟从孔丘那种躲避恶人的人,怎么比得上跟随我们这些隐居而躲避乱世的人呢?”说完,依旧不停地播种和覆盖种子。

 子路返回孔子身边,把两人的话告诉了孔子。孔子怅惘地仰天感叹道:“我既然不能与鸟兽同群为伍,不和世上的那些人相处共事,又与谁相处共事呢?如果这个天下安乐太平的话,我孔丘就不会与你们一道四处奔走,谋求参与政事与寻求改革社会的灵丹妙药了。”

【微言微感】

子路问津,引起了儒家和道家的一桩公案。

长沮、桀溺等人,都是传说的隐士。隐士为什么要隐居起来?

因为他们看透了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看透了这些争名夺利的人生。看透了,明白了,放下了,所以,既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想搭上自己做无谓的挣扎。

庄子就是这样的,他宁做缩头乌龟在烂泥里摇尾巴,也不愿意做人人羡慕的千里马。

他认为,千里马本来就应该在草原驰骋,无拘无束,来去如风。后来有了伯乐,发现了千里马,他烧铁来烁马,修剪马毛,铲削马掌,在马身上烙印,上马嚼子,用饥渴来折磨它训练他的耐力,用鞭子抽打它逼迫它快跑。更要命的是,为了区区五斗米,它被关在马槽里,失去了原有的自由。

千里马遇伯乐,是幸运的,还是不幸呢?

有一次,楚王派使者请庄子出山。庄子说:“我听说从前楚国有一只神龟,已死三千年了,你们的大王对它很敬仰,用精美的竹器盛着,上面还盖着华丽的丝巾,高高地供在庙堂里。你们说,它是喜欢送了性命,被人把骨头当成宝贝供起来好呢,还是喜欢生前那种爬在烂泥塘里快快活活,摇头摆尾好呢?”两位使者见如此简单的问题,便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活在烂泥里好啊。”庄子马上说:“你们可以回去了,我也还是在烂泥里摇头摆尾地活着好。”

对隐士而言,与其为了五斗米战战兢兢,奴颜婢膝,何若退隐山林,自耕自食?

道家消极避世,因为他们已经看破红尘。他们不想做恶,也不想助纣为虐,又知道大势所趋,无能为力,所以选择了洁身自好。

长沮、桀溺劝孔子师徒别折腾了,因为他们觉得像孔子这样热脸贴人家冷屁股,到处游说人家实行仁政、德政,以礼治国,几乎是不可能的,结果定然是劳而无功。

大势所趋,人心已经乱了,诸侯们想的只是称霸,做老大,让别人都听自己的,谁愿意真正的为天下百姓着想?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何曾有过做尧舜禹,为天下苍生?

道家无为,是希望大家都去掉贪嗔痴,都做好自己能做好的,不给他人找麻烦。

环境不能改变,就让心灵自由;世界不能改变,就让自己圆融。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每一个人,都不伤害别人,只快乐自己,这个世界就是人间天堂了。

从修行角度说,道家是很好的。我们不能改变环境,就适应环境;不能改变别人,就改变自己。远离是非,做好自己,何必杞人忧天,操心些自己无能为力的事情呢?

然而,孔子不这样看。人不能太自私,不能光想着自己。你不做,我不做,大家都不做,什么时候才能做成做好?天下乃大家的天下,因为不美好,所以才需要我们努力去改变。天下兴亡,我的责任。人需要使命和担当。

孔子之所以是孔子,就因为他为我们打开了一个美好世界,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彬彬有礼,谦谦君子,兄弟友爱,君臣和睦,老有所养,少有所乐……

多么美好啊!尽管始终没有实现。但是,这个梦想一直吸引着更多的人前赴后继。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为梦想而矢志不渝,这样的人生才是永不疲惫的。这样的人,才是让人肃然起敬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之旅 第532天:《论语》中的真知灼见(162)(一)
《论语·微子篇》感悟八十五
长沮、桀溺耦而耕|《论语》没有那么难
孔子比今天的很多知识分子幽默大度多了
中考语文名著《论语》内容简介及习题(2),为孩子收藏好了
《论语》全文释义(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